第一百六十三章 结盟(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许都。

        司空府。

        曹操面带笑意安坐于主位之上,一众文武分列两侧,面色肃然。

        自主公迎天子入许之后,他们平定兖、豫二州无往不利,唯独遇到荆州军之后,仿佛就跟遇到克星一样。

        先是攻伐南阳张绣失利,荆州军落井下石;再征徐州战吕布,平袁术,眼看大胜指日可待,又是荆州军横插一脚,让他们丧失了所有精锐骑兵,一路狼狈退回了豫州。

        仗都是他们打的,好处全被荆州得了。

        接下来这大半年,荆州军更是四处出击,还频频大胜,那位荆州兵马大都督刘琦刘伯威的名字,也深深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不久前听到从冀州逃回来的徐晃言道刘琦或可能联合袁绍各谋主公,不少人心中皆是一颤。

        而他们这位主公在仔细问了徐晃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却哈哈大笑起来:“诸位勿虑,那刘伯威哪里是联合袁本初合谋我曹操的,分明就是去下战书的,等着吧,很快刘伯威就会遣使者来许都了。”

        果不其然。

        数日后便传来了荆州遣使而来的消息,而今日正是接见荆州使者的日子。

        “禀主公,荆州使者刘晔刘子扬到了。”

        一名司空府管事快步而至禀道。

        “有请。”

        曹操轻轻挥了挥袖袍。

        “唯。”

        管事退出堂外。

        堂上众人纷纷望向门口,片刻之后便见一位儒生面带笑意大步而入。

        “荆州州牧府议曹从事刘晔参见曹司空。”

        刘晔在堂内站定,行礼拜道。

        “不必多礼,没想到竟是你刘子扬亲自来这许都。”

        曹操从座位之上起身,对着堂下刘晔笑道:“子扬贤名,操可是仰慕已久,不知子扬此次来京所谓何事啊。”

        “哦?司空竟然不知?”

        刘晔故作惊讶,目光扫向堂内,看着右侧面色严肃的徐晃道:“公明将军,我们又见面了,大都督托付你前往冀州之事,难道将军并未告知司空?”

        “某自然禀报过司空了。”

        徐晃脸色微变,沉声而道。

        被荆州军所俘之事,当着这么同僚的面被抖搂出来,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忿的。

        “原来已经禀报过司空了。”

        刘晔点点头,再看向曹操拱手道:“晔本以为司空已经知晓晔前来许都所谓何事,既然司空不知,那晔就明言了,袁本初倒行逆施,擅自征讨前将军公孙伯珪,接纳叛贼袁公路,胁朝廷安危,荆州愿与司空共讨之。”

        听着刘晔侃侃而谈,堂内众曹氏众将惊讶者有之,惊喜者亦有之。

        唯有荀攸和程昱对视苦笑,主公想让刘晔先提结盟之事,自己好占据主动,没想到反被刘晔讽刺了一把。

        “共讨袁本初……来人,给子扬看坐。”

        曹操面色未改,浑然不觉自己被嘲讽之事吩咐起下人,才看向两侧心腹道:“刘景升约我等共讨袁本初之事,诸位怎么看?”

        “司空。”

        荀攸冲主坐之上抱了抱拳,看向刘晔道:“在下荀攸,敢问子扬,不知这讨伐袁本初,荆州打算出兵几何?又如何共讨?”

        “原来是荀尚书令。”

        刘晔回礼,傲然道:“南阳太守张绣进驻司隶一事想必荀君和司空已然知晓,合司隶之兵有军六万,在晔来许之前,又命高伯平为司隶都督,领兵四万前往司隶,定将袁本初拖在河内不得寸进。

        另外,我家大都督还说了,司空无需担心徐州之事,袁绍未灭,只要司空之军还在徐州一日,荆州定不会进攻徐州,司空可整军备战,择机而动,与司隶互为攻守。”

        话音落下。

        堂内已是寂静一片。

        刘琦竟然在司隶布置了近十万兵马,这是铁了心要把袁绍拦在荆州之外了。

        “刘伯威还真是大手笔啊,十万大军守司隶,他还有兵马攻伐徐州吗?”

        曹操目光凝了凝,笑望向刘晔。

        “曹司空若是不信,不妨命徐州之军试探一番便知。”

        刘晔不急不徐,端起桌上的茶汤闻了闻,抿了一小口又轻轻放下回视曹操。

        跟随刘琦之后喝惯了清茶,这茶汤竟变的难以入口了。

        “哈哈,这就不用了,从子扬嘴中说出之话,我曹操还是相信的。”

        曹操笑着摆了摆手,认真看向刘晔:“子扬,今天子在许,你可愿留于京师协助天子重整朝纲,可况你为汉室宗亲,天子定不吝于九卿之位。”

        “司空,晔才疏学浅,九卿之位是万万不敢觊觎的,何况当今外有袁绍之流包藏逆贼,内有刘勋这等反复小人位列三公,司空当明鉴天子,外讨逆贼,内诛小人,如此方不复司空忠君体国之名啊。”

        刘晔拱手回道。

        “子扬此言甚妙,奈何是曹某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曹操叹了一口气,又打起精神再度道:“若子扬能说服刘景升父子入朝为官,协助曹某共参朝政,外讨逆贼,内诛小人又有何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