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民兵扩编(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好了,都是公忠体国之辈,休要再以些许小事争论不休了。”李幢打着官腔呵斥着,又冲按察使褚维安道:“褚巡察应当是不会与一百户计较的吧?”

        按照品级,褚维安若与林世贤计较,实在有些自降身份了。所以只沉着脸道了句‘自是不会’,便不再说话了。

        随后就听林世贤在大羽兮的眼神鼓励下道:“卑职以为,        我们不妨将八剌忽部与火噜噜的请求都应承下来。如此在保证我们超然物外之时,又能有一定的干预手段。”

        “可若与朝廷的旨意相悖,岂不是闯下了大祸?”林世贤的话头刚落,就有人急切问道。

        “一无字据凭证,二无人证,光凭一张嘴,那两部怎能轻易取信于朝廷?”林世贤反问道。

        李幢却是已经听出了他的意思,说道:“待会儿你跟本官去一趟书房,些许内情还要与你分说。”虽然没有当面应下他的主意,        却是已经透露出意思了。

        随即李幢又宣布了第二件大事,只道:“刚接到上面的旨意,民兵再扩编一万。”如今龙江省的民兵编制已达到了三万,这是今年暴增起来的。其中有六成是从投靠过来的归化民中招募的。

        对于这些刚成为明人不久的归化民,五军都督府那边其实是心存疑虑的。但眼下军队中,其实占据多数的都是非蒙古人。在现实面前,军中的蒙古将领们不得不低头。

        况且现在军中的汉人已经有近半了。用归化民来对冲汉人的比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归化民的单兵战斗力确实不错。

        和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汉人不同,归化民大多从小就生活在条件艰苦的林子里,是丛林法则下优胜劣汰的产物。论单个身体素质,和一直走精兵路线的中军近卫相差毫厘。

        只是他们散漫惯了,在守规矩上需要多耗费些精力。

        但经过快一年的整训了,已经可以拿得出手了。

        剩下的四成则是从各地的新移民中招募的。以山东的汉民居多,高丽、倭国其次,蒙古人、回回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少数部族,        占据的比例少得可怜。

        虽然这不是第一支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        蒙古人占据的比例都不高的军队。但却是转为正规军中,最有希望的军队。如果真能成事,说不得就是现有的正规军中,蒙古人占比最低,归化民占比最高的军队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不好。

        按照兀鲁图斯和五军都督府的意思,明国所有的军队,都不应该让单一族群占比过高。这既是为了防范某些风险,也是为了促进整个族群的大融合。

        眼下扩编的命令一出,那些军中将领们都高兴坏了。

        “总督大人,这招募的兵源,还是老规矩吗?”有军将在高兴后,就出声问道。

        老规矩就是归化民占比一半,剩下的则从其他族群中招募。若有差额的,则再从归化民中补足差额。

        和那些从南边迁移来的移民相比,一直生活在北地的归化民对于参军的热情很高。因为就农耕技术而言,这些归化民是远远比不上那些汉人和高丽农夫的。哪怕赐予了同样的田地,对他们来说也种不出和汉人一样的庄稼来。

        但参军了之后,情况却大大的不同了。他们的家人成为军人亲属后,        就可以在官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选择更适合他们的生活。比如去矿上当监工,        去工坊当个普通工人。比起技术性要求更高的农夫而言,去当流水线工人更方便他们融入大明的生活。

        就算这些不行,也可以去大的商行充当护卫。

        反正不管怎么选,只要不种地就行了。

        别以为在后世,种地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在缺少化肥和优良农种的当下,要想获得一个好的收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算有着黑土地的肥力,也会因为突然出现的植物病而导致绝收。

        在全家都指望着一亩三分地能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一旦收成不好或是绝收,整个家族就有饿死的危险。

        而林中的部落都是以渔猎为生的,让他们像那些汉人一样精耕细作的种地,真不是一种好的体验。因而再有别的选择下,能不种地就最好不种地了。

        另外搬入城池里生活是很多归化民非常向往的。

        现在的明国还处于那种包分配的阶段。城池里落户的百姓虽然多数没有田地,但他们一定有着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少部分百姓则在建城之初的时候,就有官府给他们在城池周边分配了田地。

        真正的无家可归者,在被治安军发现后,定然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移民村落安置下来。

        这也是在大明城池、乡下,都很少见到流浪和乞讨者的重要原因。

        “嗯!依照前例办理便是。”李幢应承道,心里却已经在憧憬着民兵转为正规军的那一刻,随即又嘱咐道:“宁可缺员,也不可滥竽充数。若是因此而失了咱们龙江民兵的机缘,本总督可会问责到底的。”

        依照李幢如今在龙江省的威严,他还真能办到这一点。其他人纷纷应是,待离开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