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全力攻城(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轰轰轰……”

        唐军用石机弩炮对阳成隘再度发起了猛攻,关隘上箭矢如雨,遮天蔽日。一颗颗巨石带着九天风雷,如流星一般坠入隘内。

        整座关隘,连同雁子山都因恐惧而颤抖,无助且凄厉地惨号着。

        依靠着这些矢石的掩护。唐军士卒们手持盾牌,顶着伪燕军的箭雨,灵活而有组织地扑到了隘口下。

        趁着隘上守军难以冒头出来垂直向下射箭,他们高举盾牌,飞快而有条理地竖起众多的云梯,抛扔出无数飞钩,开始向上攀登。

        另有百十人推着以多层厚牛皮蒙覆的冲车,对隘门和关墙发起了重重的撞击。

        “胆敢临阵退缩者。杀无赦!”端木煌身批锁甲,手提三尺青锋,慨然长呼道。周围纷飞坠落的矢石,似乎全然不放在他眼中。

        十数名持盾地亲卫,紧紧护卫在端木煌的身旁,生怕这位士人出身的儒将真的被流矢所伤。

        “把擂石滚木砸下去!”

        “滚油准备好了么,倒下去!”

        “扔火把!”…………

        勉强打退了敌军的又一次进攻后,端木煌全身上下也如同从水中出来,完全被汗水和血水浸透。

        失力之下,他一屁股坐在了关楼的石阶上。

        一队队伪燕军和那些被临时征召的百姓,匆匆忙忙地整理着关隘上的石头和箭矢。

        同时将阵亡负伤地士卒抬下关楼施治。

        百姓的脸上满是畏惧之色,身体不自然轻微颤抖着,见过这样的惨烈恐怖的景象。

        许多人夜里睡觉都要做噩梦。

        伪燕军们的表现也只是稍好些而已。

        还有前途,还有希望么?

        低落绝而望的情绪正逐渐地蔓延着,犹如一块千钧大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大人,敌军好象又增兵了,光投石车就多了不少。再这样下去,恐怕我们也撑不了多久……”几名部将来到端木煌身旁,其中一人谨慎地回道。

        端木煌抬起头,双眼冷漠地看向说话的那人。

        “大人,末将没有他意……”惟恐端木煌误会自己的意思,那名部将忙不迭地解释道,“末将只是……只是……”

        “哼!想要增援?”端木煌耷拉下眼皮,冷淡地打断说道,“不要再妄想了!端木固将军的防守压力比这里还大,其他地方也没有剩余兵马。没有别的指望,只能靠我们自己!

        “兵卒阵亡,都伯填上去;都伯阵亡,军司马填上去;军司马阵亡,都尉。校尉、中郎将填上去;全死光了,那就我填上去。除非全部死绝了,这阳成隘口才能落到敌军手中。”

        端木煌说到这程度,几名部将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只能耷拉下脑袋。

        “陛下已行将击灭郭子仪,东线大捷在即,我军扭转乾坤之日已经不远。”缓缓站起身,端木煌凛然说道:“如此关键时刻,谁敢败坏陛下的大计,我绝不轻饶!”

        端木煌地话虽然严厉,但几名部将却意外地流露出了些许兴奋。

        还没有到绝望的那一步!

        希望,依然还存在着……

        不为人见的角度,端木煌自己地脸上,却迅速地闪过一丝怅然。

        明日,后日……还能再看到这夕阳落山、红霞映天的美丽景象么?

        死,虽然不可怕;但生,无疑要更宝贵!

        战争的阴云,已经是一层一层地笼罩在了濮阳的上空,空气中的紧张气氛,简直能够令人窒息。

        在方圆百里的土地,已经云集了近二十万大军。

        一场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但出乎意料的是,双方在短时间内,居然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僵持对峙局面。

        继突破翼水之后,徐璜玉率部继续朝濮阳方向攻击前进。

        马璘虽然拼死阻击,但无奈缺乏可以凭借的有利地形,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无奈撤入濮阳。

        赶抵濮阳城下后,徐璜玉与史朝义两部,近七万大军以左右钳击之势,形成包围。

        随即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攻城。

        与此同时,败撤出定陶的令狐彰、郭晞两部兵马。

        在令狐彰的建议下,没有直接退进濮阳城,反而在濮阳西南方向,寻找了一处密林展开了就地防御。

        紧追其后的骆悦,对令狐彰的这一出人意表的举动大感诧异,随即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

        由于骑军无法在林战中发挥,骆悦只能动用步卒。

        但极为擅长特种作战的朔方劲卒,却给了伪燕军当头一棒。

        恼羞成怒之下,骆悦正准备展开更加猛烈的进攻。

        但这时,李元遇和郝玭、路嗣恭的兵马也已经进到了濮阳地界。

        再有傅士则和薛忠义的兵马……

        伪燕、唐两军的兵马,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地交叠着,形成一种奇特又脆弱的平衡。

        濮阳城内,郭子仪巡城归来,刚进到议事厅内,张傪就迎了上来,递过一封军情的绢书:“郭老令公,刚得水军飞鸽传讯,武安郡王亲统大军东出虎牢,正从原武和新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