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前途无量(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石氏还没走到大门口呢,远远的二毛在那里喊着:

        “奶奶,这人是来找你和三婶的。”

        于是正好,石氏就和方青青一起走到了大门口。

        结果就吓了一大跳,府门外站着一大票人,齐齐的弯腰给她们婆媳行礼。

        石氏赶紧的退后一步,生怕是人家搞错了,还小小声的问道:“青青,这些人是干啥的?”

        方青青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白天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她一般会屏蔽脑海内的锦鲤系统。

        而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系统会破格出现提醒她。

        明显这次忽然出现的这群人身上还在释放着善意,系统也就不可能突破她的屏蔽范围发声提醒了,因此方青青对府门外面发生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的。

        还是二毛嘴快,已经利索的解释起来了:

        “奶奶,三婶,这人说他是来颁布皇上的圣旨的,诰封你们为六品安人。还有后面那些人,他们拿着的东西,据说都是皇上给你们的赏赐。”

        其它的石氏不太懂,就只有一条,她被皇上封诰命了。

        虽然石氏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是以前也看过大戏,知道如果儿子当大官亲娘是可以被皇上封为诰命夫人的。

        当初老三进京赶考之前也说过,有生之年,一定要为娘挣一个诰命夫人!

        结果老三考中状元才一年多他们全家人进京也不过一年,她就当上诰命夫人了?

        当然了,石氏并不知道,诰命夫人的等级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这个六品安人只是最低等的,她已然高兴的快要发疯了。

        方青青看着她婆婆微微笑,石氏此刻呆愣的模样,哪里有平日的精明能干。

        家里其他人不懂,方青青却是知道接圣旨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的,奈何现在公婆大概都是惊喜过度没反应过来。

        于是就只能她领头了,赶紧的让大姐去摆了香案,然后全家人一起到院子里来跪了下来。

        管事太监一直就只是笑看着这一切,当然也知道后面出来的这个嘱咐事情的应该就是黎大人的夫人了。

        果然就像是黎大人所言,是一位睿智的妇人,懂得的也比这满院子的人都多。

        明黄|色|的圣旨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管事太监认真地宣读了,然后笑吟吟的把圣旨递到了方青青的手上。

        对着她作揖,说道:“黎夫人,恭喜了,以后您还有后福呢。”

        管事太监后头的人正是弘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也算是皇上的心腹,对于黎大人敬献土豆的内情也是知晓的。

        此刻说这样的话语,也是为了提前卖一个好。

        方青青是聪慧的,自然也是听懂了这名太监的言下之意,伸手摸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实际上她身上当然不可能携带这么多钱,是直接从系统里面拿出来的,可是整整有十两银子。

        绝对不是小数目了,主要是这次皇上封赏的是两个人,自然地方青青就要准备两份赏钱了。

        哪怕就是不知道荷包里面具体是什么东西,但是看着就沉甸甸鼓鼓的样子,而那个读圣旨的人笑眯眯的接下了。

        推辞都没有!

        黎老头和黎家一干人等都好心疼啊,不敢怨恨老三媳妇/弟妹/三婶对待外人太过于大方,只能齐齐的将哀怨的目光投向石氏。

        “劳烦大人走这一趟了。”

        “杂家只是刚好有空闲,估计待会儿黎大人就会回来了,也替杂家问个好。”

        彼此寒暄了一会儿,两套六品诰命的服饰以及其他皇上的赏赐都已经被慎重的送进正厅摆好,然后管事太监就领着那一大群宫人轰轰荡荡的离开了。

        伴随着一起的,还有黎家众人那依依不舍的眼神。

        方青青只觉得好笑,估计大伙儿都没留意到,皇上赏赐的除了绫罗绸缎实际上还有金锭银锭?

        像是珠钗首饰布匹等等御赐之物只能留着自用,但是金银绝对可以拿出去花销的,这些应该比黎修平的俸禄多。

        而方青青不知道的是,这个管事太监回去之后先去找总管太监汇报了此行顺利完成任务,得到的荷包自己一个字儿都不敢留存的上交了。

        总管太监自然不是眼皮子低的,没要,却是仔细的查问了对方在黎府遇到的人事物。

        管事太监就当作一乐子,把在黎府的见闻都给说了:

        “果然啊,黎大人的爹娘这些都不懂的,后来知道要接圣旨还是黎夫人吩咐摆香案。”

        等等之类的都说了,着重强调了黎夫人的懂事能干。

        这个自然也是一个会察言观|色|的,知道总管太监想要听的就是这些。

        后来弘文帝休息的时候,总管太监伺候茶水,就把这事当一乐子说给皇帝陛下听了。

        弘文帝乐了,想起黎修平讲过的那些事情,说黎家特别是他能有今天全都是夫人的功劳。

        又说家里人包括爹娘侄子们都是非常喜欢他夫人的,而一家人进京之后其实生活习惯方面有许多不适应。

        而黎修平自打进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