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清国留学生计划(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荷兰王国,1882年11月20日。
  第一大城市悉尼的悉尼大学校内。
  威廉四世正在静静旁听授课,而在他身边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其中就有该校校长赫尔曼.范佩龙.
  “大英帝国统治时期开始,悉尼在澳大利亚的地位就是仅次于首府墨尔本。
  自从我们荷兰统治以来,特别是荷兰首都从阿姆斯特丹迁移到墨尔本之后,整个澳大利亚就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
  墨尔本形成了整个荷兰的政治中心地位,而悉尼却是成为荷兰的经济中心,成为接过英国的统治权后,经过20年的开发,成为荷兰乃至在第一个百万城市城市。
  按人口算可能比不上清国的首都京城,甚至比不上日本的京都,但是在东方的城市GDP方面,绝对是东方的第一”
  华威是来自于北方清国的二代移民,他父亲原本是一个清国普通官员,不过那是在5年前。
  自从四年前在大伯一家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也从清国G府离开了,前来到了悉尼。
  而自己也凭借着在鹿特丹的优异中学学习成绩及努力,两年前考上了悉尼大学这所全球最著名的大学。
  经过荷兰政府过去20年的推动下,悉尼大学如今拥有18个学科分属三个学院,有着非常广泛的课程供选择,而且许多课程在学院结构方面是灵活的、可变的。
  在这个全球顶级的高校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所要学的课程,从热门的会计学到小众的土著学研究,从机械科学到刑法,从海洋研究到音乐,以及从人文学到汉语日语等。
  悉尼大学是目前全球拥有最多学科的大学,它拥有经济、商务、机械、人文艺术、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护理学,兽医学、法律学、工程技术等几十个学科专业。
  华威作为第一代澳大利亚的国民,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特别是父母还在身边的情况下。
  “华威,如果你成为荷兰首相,你现在首要想做的是什么?”讲台上,悉尼大学二年级3班大学政治老师彼特正在上着政治课,刚刚他正在认真无比的讲述着荷兰从英国接手澳大利亚之后,荷兰发展澳大利亚的各种成就摆出来了,可是他发现,一向上课认真听讲,而且在彼特看来属于对政治很感兴趣的华威,今天竟然不在状态,这让彼特十分不解。
  同时也感到恼怒,自己的课程,竟然出现了分心,实在不该,要知道1882年能上大学的人可不多。
  更何况,现在旁边坐着旁听的,还有悉尼校长范佩龙不说,就连荷兰国王威廉四世也在这里,这样的表现机会,华威竟然在自己的课程中神游天外,这对自己来说,绝对是很恼火的事情。
  彼特的脸色变化威廉四世看在眼里,心中倒是有些理解对方的心情。
  荷兰普及率还高一点,但是在其他国家,特别是所太平洋沿岸来说上大学绝对是顶尖中的顶尖,要知道这时候的清朝真正属于大学生级别就是太学生了,然后就是留学生。
  历史上,清国末期素质和西方之列强的不断压迫,清国越加难以维系,想要扭转当时局面,只能够依靠先进的技术对清国进行工业化的提升,所以在容闳的建议下,由曾过潘、李宏章作为支持而实行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留美幼童行动,正式被批上上了行程。
  可能很多都不知道容闳,但是他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留美的留学生,毕业于美利坚耶鲁大学,被称为华夏留学生之父。
  清国的留学生之父容闳作了两件足以载入史册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创建了清国最早也最完整的机器厂,将清国带入工业化的进程。
  第二件就是提议和组织了清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对清国后来的命运,影响极为关键重要。
  现在和过去是十数年清国也同样在容闳的支持下进行了政府出资派遣年轻的少年孩子们进行留学,年龄十分年轻。
  这现在的时代,十六七岁的人开始结婚生子,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脑瓜子里面的视线已经开始慢下来,精力分散。
  所以按照前世历史书的说法,容闳派遣更年轻的留学生的人选上的理由是,越年轻集中精力学习西方知识更加好。
  于是清国的政府要求这些孩子的年龄需要在10岁至16岁之间。等到最后选拔完成之后,更是把这些年龄限制在12岁左。
  威廉四世朝一旁的人给了一个眼神。
  于是旁边的赫尔曼.范佩龙轻声讲解道:
  “这是一名来自我们战略伙伴国清国的留学生。”
  威廉四世假意疑问的看向范佩龙,似乎在等待后者的进一步解释。
  赫尔曼.范佩龙作为悉尼大学的校长,对于华威这个学生还是很有印象的,特别是他那股学习的认真劲儿。
  “华威来自清国几年前的留学计划学生名列。这么说吧。清国最早被派往美利坚的留学生,要求天资聪颖,不敢是说每个都是神童,最起码也要比一般的孩子聪明伶俐,整个留学计划每期为十五年,就是说这些孩子要在异国他乡待上十五年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