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宝黛钗冤家聚头,可卿吟丧天香楼?(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贾蔷心生警惕,假装漫不经心地笑问道:

        “黄伯父,晚辈斗胆问一句,你跟当今陛下很熟吗?”

        黄老的嘴角微微一抽,心中暗道糟糕:他姥姥的!差点露馅了。

        “咳咳,不熟,但我认识一位朝中重臣。

        等我回去后,请他上一道折子,奏请皇帝陛下赐给你一块鸳鸯火锅的御膳匾额,

        挂到酒楼上面,肯定能生意兴隆啊。”

        贾蔷半信半疑地致谢道:“那敢情好,就有劳黄伯父了。”

        黄老笑着摆摆手:“都是一家人,不用跟我客气。”

        贾蔷和黄老开怀畅饮,越发熟络。

        酒过三巡,贾蔷借着酒劲儿把对他的称呼,从“黄伯父”变成了“老黄”。

        刚才黄老口无遮拦,问出犯忌讳的敏感问题,贾蔷无奈之下扯了一通歪理,才搪塞过去。

        黄老的刁钻问题给贾蔷添堵了,贾蔷可不想吃这种闷亏,就干脆把他的称呼改了,也算是对这个黄老头的小惩大诫。

        耳听贾蔷一口一个“老黄”,黄老只是无奈地笑笑,并没有表现出不满。

        但知道黄老真实身份的贾珍却是脑门冒汗,嘴角狂抽,心惊胆战。

        等到宴席结束,宾主尽欢而散。

        贾蔷把黄老送出院门后,就回屋了,心里暗道这个口无遮拦、妄议朝政的老家伙终于滚蛋了。

        贾珍趁黄老不注意,悄悄让秦可卿先去天香楼沐浴更衣,焚香等他,然后就跟着黄老穿过一条小胡同。

        在胡同的尽头,停放着一辆马车,周围环绕着几十个身穿便衣的大内侍卫。

        “微臣恭送陛下!”贾珍朝黄老拱手行了一礼。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曾下诏规定,官员行揖拜礼即可。

        揖拜礼,就是拱手作揖,不需要下跪。

        即使是草民见到官员,也无需跪拜,只有罪犯在公堂之上,才需要下跪。

        黄老微微颔首,笑道:

        “贾蔷这孩子挺有出息的,是你教导得好。”

        贾珍慌忙拱手鞠躬道:“微臣诚惶诚恐,不敢教导皇子殿下。”

        黄老伸手虚扶了扶,叮嘱道:

        “以后你要帮朕多照看一下蔷儿,先不要告诉他朕的身份,以后朕会亲口告诉他的。

        还有,暂时不要给他增加月钱,既然他想经商,那就让他自己想办法白手起家,正合适借此机会磨炼一下他的心性和才干。

        虽然蔷儿现在有心投身商道,但他的功课也不能落下,你要经常督促,朕还会抽空来看他的。”

        贾珍抱拳行礼道:

        “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严守秘密,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蔷儿的真实身份。”

        “嗯!”黄老满意地点点头,坐上马车扬长而去。

        贾珍静立不动,朝马车行注目礼,等马车消失在街巷尽头的拐角处,才转身朝天香楼赶去。

        然而,当他走到天香楼门口时,却犹豫了。

        现在皇帝已经知道贾蔷是皇子,怎么可能不派人暗中保护他?

        恐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也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

        贾珍脊背发凉,警惕地朝四周张望,却没有发现可疑之人。

        但他知道锦衣卫的手段高明,很可能乔装打扮,躲在某个隐秘的角落。

        皇帝临走之前,嘱咐他要像以往那样教导贾蔷。

        如果他继续跟儿媳妇勾勾搭搭,作风不良,岂不是给贾蔷做出了不好的表率?

        要是被皇帝知道了,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但秦可卿的花容月貌,在贾珍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就像百爪挠心,心痒难耐。

        他在天香楼下来回踱步,踟蹰徘徊,仿佛热锅上的蚂蚁,忍受着炽烈浴火的煎熬......

        另一边,贾蔷说干就干,拿着五百两银子,去宁荣街租了一座两层的街面楼,又雇了几个厨子,开办了一家鸳鸯火锅酒楼。

        对于黄老的酒后狂言,贾蔷一笑置之,只当他是在吹牛,压根就没指望他能让皇帝御赐一块匾额。

        宁荣街处在神京城的富人区,周围住了好几家豪门望族,

        也有一些富商巨贾为了彰显身份,在附近置办了宅院。

        贾蔷为了吸引眼球,把菜谱的价格雕刻在一块大木板上,然后挂在了酒楼门口。

        虽然附近的住户非富即贵,但一整套鸳鸯火锅的价格高达十八两。

        像刘姥姥这样的庄稼人,一汏家子人一年的开销只需要二十两。

        也就是说,一套鸳鸯火锅的价钱,足够刘姥姥一家人吃将近一年了。

        所以,鸳鸯火锅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得起的。

        其实,鸳鸯火锅的原料成本根本就没有这么高,

        但这个时代的人也秉持着“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理念。

        价格标得越高,就会显得越珍贵,越能吸引食客们的注意。

        一些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在看到这么高的标价时,也会暗暗咂舌,避而远之。

        虽然这么高的价格把一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