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老爸的崛起!(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放学后人走空了。

        不久,提着个头盔的逗逼老爸走进教室来。

        “她打你了没有?”老爸关心的问。

        张子文摇摇头:“我跑了。”

        老爸松口气:“我不主张你在外打野,但你今天回家被她收拾的概率蛮高,我都拉不住。”

        “废话,你从来拉不住。所以你‘都’字用的好销魂啊,哪个语文老师教的?我们班主任吗?”张子文道。

        老爸在课桌上放了三包好烟,外加一张五十元大钞道:“背诵一遍打野法则,就归你。”

        张子文道:“一,任何情况下没钱来偷你的,不许偷除你之外任何人的钱,否则会被人当贼打死。二,坚决远离吸毒以及疑似吸毒的人。三,不能在外数路灯,如果没有安全的地方睡觉,宁愿回去被她打一顿。四,打野不能超过三天,因为通常两天后她就急着说再也不动手。”

        老爸点点头,内心里知道这么做不对,但这是最优选。

        否则两个都是死犟死犟的,对抗起来就比较麻烦。

        儿子小那会儿还好,但现在逐渐大了,处于最逆反时期。弹簧压的越狠弹的越高,不这样缓冲的话,老爸当心以儿子的性格,某天出去后就终身不回家了。

        这样提前让他逐步“卸力”,兴许是个办法也说不定。

        老爸转身后的身影有两份落寞,明显有什么心事的,他只是在极力维持着惯有的逗逼模样。

        张子文叫住:“爸,你不对头。最近到底怎么了?”

        老爸欲言又止。

        张子文追问:“说吧说吧,你再怂也是我爸,我又不笑你,说的你还有其他人可以说话似的。”

        老爸叹息一声,却还是不愿多说的样子:“加工厂我脱手了,以后就只上上班、炒炒股了。”

        其实老爸这人除了怂点,逗逼点,从知青时候就很积极先进。

        返乡后,他成为了时代吃香的工人阶级,律属行政科,在食堂工作。

        那年代一切讲求自力更生,哪怕工厂的食堂也要尝试自己养殖,不能老去外面买,物资太紧缺了。

        别人老把鸡养死,于是指派了很有文人气质的老爸去养鸡。

        为此老爸专门去图书馆借了全部相关书籍,又去了国营五农场找朋友取经。

        把鸡养好之后,领导把老爸调离了岗位。但养殖技术却已经存在于脑中,任何领导也拿不走。

        知青时候就精通了木工手艺的老爸,开始借助养鸡的一些心得,自己设计并制造孵化箱,孵化小鸡后,边工作边抽空去市场上卖。

        那是老爸第一次发现:市场如此饥渴,是东西就能卖掉。

        而且太来钱了,当时二十多块的工资,但孵化一个小鸡能赚一块多。

        一个月就能挣普通工人一年收入。

        不论什么时代,只要先进的人,是一定有人崇拜有人跟随的。

        后来,厂里其他一些想改善生活的人来找老爸拜师学艺,想一起养鸡挣钱。

        但孵化箱却稀缺。

        于是老爸很鬼的,自己不养了,教他们养的同时,制作孵化箱卖给他们。

        这样一来附加值再次提升,一月等于工人干两年。

        既然有人跟,就逐渐小有了名气。

        于是周边厂矿村子越来越多人加入进来,搞养殖。

        但老爸累死也供应不了那么设备购买需求。

        于是又开始鬼了,找些学徒来,管理着他们制造更多的孵化箱。

        自己造和别人造是两回事,走了些弯路。后面不得已,又去研究木工工艺中的“模具”环节。

        模具是为了让功力太低的学徒,也能在一些重复劳动中达到等效师父的水准。

        这就是流水线初形,是没念完初中的老爸的创业之路。

        这些,仅仅只是城市的一个缩影,全省的沧海一粟。

        而当时整个中国大地草根林立,各行各业的奋进青年们也都这样齐头并进、你追我赶、逐渐遍地开花。

        这就是改开。

        是中国制造崛起的部分缩影。有过血泪也有过辉煌。

        当时来说老爸就是全厂最受羡慕的人,厂长有事也都会来和老爸聊聊。

        不过93之后老爸就慢慢成了个笑话,头发白的越来越快,越来越不自信。

        甩甩头。

        张子文问:“是你炒股还是股炒你?”

        老爸很烦的样子摆手:“这些你不懂,小娃娃家别管我的事。”

        “你这德行么,被套了吧。话说你到底买了那只股票?”张子文又问。

        迟疑许久,老爸道:“我买了深发展,跌好几天了,只今天,半辆本田王没了。”

        张子文神色古怪起来:“股票既然让你不爽,我有一计:果断割了它。老爸啊,你怎么永远这么怂,像个战士一样面对人生不会啊?”

        “你你,你觉得该割肉?”

        老爸惊奇的看着儿子。

        关键割肉这词,在这年代也必须有点见识的才能说出来。

        张子文想想又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