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门状元(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天符五十三年,朝野上下万众瞩目的科举落下帷幕。

        今年的科举,可谓是才子云集。

        有阳山书院山长、大儒王林甫悉心教导的学生宋功文。

        有丞相司马眕最得意的后辈司马博彦。

        有一门三状元,书香门第之家清源王家的麒麟子王琰。

        还有文圣后人孔德祥。

        随着老一辈隐退,这四人也被好事者称为新晋的大周四大才子。

        礼部南院之外,有一堵高大三丈的墙。

        放榜之时,中举学子的名字,便贴在此处。

        此时,无数好事的盛京百姓,还有一些准备榜下捉婿的富家翁,都围在榜下,等待着放榜。

        有不少参与这次科举的学子,都挤不进去。

        李青便是其中之一。

        他站在外围,脸色凝重,袖子下面的拳头捏紧。

        大周帝国文风鼎盛,读书人的竞争力非常大。

        两世为人,再加上这一世所付出的努力,他并不担心有人跟他竞争。

        院试、乡试,他都力压那些天子骄子,获得茂才和解元。

        可会试不一样,全国学子集中在一起。

        这里面不乏世家子弟。

        大周帝国的世家,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往届的科举,中进士的学子几乎九成九出自世家。

        “立功、立德、立言,不入朝堂,很难做到。”

        “寒窗苦读十几载,能否逆天改命就看这一次了。”

        李青喃喃自语。

        在这个高武近乎仙侠的世界,没有实力只能任人宰割。

        偏偏他根本找不到能传他修行之法的人。

        无奈之下,李青只能走科举之路,老老实实的做个普通人。

        好在当他开始读圣贤书之后,一些异常之事发生了。

        他体内慢慢的凝聚了一种“气”。

        随着他读书越多,对一些道理越有感悟,体内的“气”就越来越庞大。

        从最初的一缕,到粗如手指,再到如今形成一道气柱。

        自身的体魄也随之变强,头脑也更加清晰。

        体内的“气”,不知是才气,还是浩然正气。

        但李青知道,读书是自己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并且他得知,这个世界的其他读书人,甚至是大儒,都无法通过读书养“气”。

        只有他是特殊的。

        立功、立德、立言,是读书人心中的三不朽。

        想要更进一步,想要获得更强大的力量。

        进入朝堂是最好的选择。

        “来了,礼部的官吏出来了。”

        随着礼部大门打开,四名官吏拿着榜单走了出来。

        人群当中,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不少考生的紧张之情也瞬间加重。

        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盯着墙面上金色的榜单,期盼着自己的名字能够被写上去。

        “清源王薪!”

        随着一名官吏的唱榜声传出,另一名榜吏立马提笔在金榜最下面的位置写上了王薪二字。

        “最后一名?我怎么是最后一名?这下老爷子非得打死我不可。”

        人群当中,一名相貌年轻,约莫十七八岁的锦袍男子哭丧着一张脸,脸色十分难看。

        旁人要是登科及第,非得开心的跳起来不可。

        他倒好,居然哭丧着一张脸。

        “你年纪尚小,第一次参加科举能及第便算极好。老爷子那边,下手应该不会太重。”

        王薪身旁,一位和他长相有三四分相似的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正是清源王家的麒麟子王琰,也是王薪的族兄。

        “老爷子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才不会管我是第几次参加科举呢。他只在乎会不会给他丢脸。四哥,回头你可一定要在老爷子面前给我求情啊。”

        王薪说着说着,忽然眼睛一亮,嬉笑起来,“如果三哥你能高中会元,甚至在殿试中摘得状元,说不定老爷子一开心就不会跟我计较了。”

        王琰摇了摇头,道:“若是往年我自信能三元及第,但今年不好说。宋功文、司马博彦还有那孔德祥,都是有真才实学。”

        “承州李谦!”

        “龙阳伍子瞻!”

        “荆南黄郜!”

        随着一道道唱榜声传来,及第的学子们激动的狂喜落泪,落榜的学子难掩悲戚。

        李青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榜单之上,鲜有寒门子弟!

        若说寒门子弟比不过世家子弟,这一点李青也承认。

        毕竟世家子弟有名师教导,不用被生活上的琐事牵扯,更不用为了买不起书而发愁。

        但二者之间的及第比例,不应该这么夸张!

        至少李青认识的几位寒门书生,的的确确有真才实学,却一位都没有出现在榜单上。

        当太阳已经高高挂起,唱榜也终于进入到了尾声。

        榜吏对着人群说道:“接下来,是第五名到第一名的及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