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利国利民!大明钱庄现状!(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第815章  利国利民!大明钱庄现状!

        翌日清晨。

        朱高煦带着周忱视察大明钱庄。

        当年朱高煦还是汉王爷的时候,奉命监国理政,为了抢救不断贬值的大明宝钞,在与财税专家夏元吉商议之后,立刻退出了大明钱庄计划。

        调动国库和永乐皇帝的内帑金银作为储备金,允许老百姓用大明宝钞等价兑换真金白银,这才总算是将大明宝钞给保住了。

        当然,这也难免导致某些人趁机发了一笔横财,但更多的则是被朱高煦给一网打尽,就比如当年的缙绅之首杨荣。

        这家伙伙同大量官员缙绅,试图囤积大明宝钞拿到大明钱庄兑换真金白银,一方面可以借此敛财,另一方面则可以打击朱高煦这个汉王爷。

        可惜他远远低估了朱高煦的决心,反倒是被他给一网打尽,直接沦为了阶下囚徒。

        杨荣也是那一次,直接被打入了诏狱,硬生生地完成了改造,洗尽铅华重新做人。

        大明钱庄通过兑换业务提升了大明宝钞的公信力,顺利解决了大明宝钞的信用问题。

        而另一项存款业务补充钱庄的准备金,并且大大有利于百姓出行,毕竟纸币本就便于携带,真金白银踏实是踏实,就是太重了一些。

        大明钱庄问世之后,也变相刺激得大明经济更加繁荣。

        除此之外,大明钱庄正常运行后,也早已开设了借贷、放款、基金等业务,就比如朝廷一直鼎力支持的耕地扶持基金。

        这耕地扶持基金,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可以在钱庄获得一笔低息贷款,拿着这笔钱去购买种子农具,然后种在钱庄指定的田地里面,仅仅只需要缴纳一成收成作为田税,其余收入全归自己所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钱庄的耕地扶持基金,一直都是老百姓最希望得到的天大好事。

        但很可惜僧多粥少,而且大明钱庄名下的田地,也基本上都是藩王外迁之后留下的王田,以及地方上那些被查处的贪官污吏名下的田地,数量有多有少,并不能真正做到满足所有百姓。

        对此大明钱庄还特别退出了相应的考核监察制度,要是哪个人占了这名额却不老老实实地耕田种地,最后收成也不好的话,那会直接取消其申请这耕地扶持基金的资格,永远都不会恢复!

        除了耕地扶持基金外,还有商业借贷基金、工厂投资基金等等不一而足,可谓是照顾到了老百姓的方方面面。

        大明钱庄自诞生至今,早已逐步走上了正轨,发挥出了后世银行那般的重大职能,这是大明君臣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此刻朱高煦与周忱走进的这大明钱庄,正是朱高煦当年亲手开办的第一所大明钱庄,那个时候朱高煦还邀请了太子爷朱高炽亲自来剪彩。

        如今钱庄依旧,却是物是人非。

        老大的尸骨都被朱瞻基给运到北美去了,现在他陵墓里面只是衣冠冢。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忍不住有些神情黯然。

        “恂如,这大明钱庄运行得如何?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吧?”

        基于大明钱庄的重要性,它是直属于朝廷户部直接管辖,这南直隶的大明钱庄则是由南京户部尚书直接管理。

        周忱早就明白大明钱庄的重要性,对此也很是上心。

        “陛下明鉴,自大明钱庄运行以来,逐渐发挥出了重要职能,而且还开设出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备受官员百姓好评。”

        “如今百姓将余钱存入钱庄,或是将金银兑换成武德宝钞,这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事实证明,老百姓对大明钱庄无比放心。”

        听到这话,朱高煦欣慰地笑了笑。

        “倒是前不久扬州大明钱庄那边,出现了内部人员挪用公款、欺上瞒下的恶劣事件,好在监察机关及时发挥了作用,将一干人等全部揪出拿下,扭送去了衙门治罪,这才总算是平息了风波!”

        朱高煦闻言哑然失笑。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人性贪婪、欲壑难填。

        大明钱庄里面的这些工人管事,天天跟那么多的真金白银和大明宝钞打交道,不生出别样的想法才怪事。

        所以朱高煦早就设立了一整套完备且严厉的监察体系,一旦真有人从中贪腐,而且对不上账的话,那都察院就会派遣巡查组前来清查,别说什么“上下勾结、互相包庇”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按贪腐之罪从重严惩。

        “那扬州大明钱庄换光了吗?”

        “陛下放心,所有人全都换的一干二净,哪怕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职员也全部给革职,不予录用!”

        嗯,这就是朱高煦推行的连坐制度!

        这种地方不比其他地方,人性的贪婪将会无限放大!

        若是不推行极其严厉的处罚制度,难以压制这些内部人员的贪婪心理。

        乱世当用重典,就是这个道理。

        可惜还真有人胆敢以身试法,这倒是一件大好事,至少给其余钱庄的职员了鲜明的前车之鉴。

        “此外户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一应钱庄职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