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伊水之腹(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个头和小马驹差不多,更胖些,一身的白毛懒洋洋不紧不慢地走。小熊背上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娃娃,白衣外面罩着件精致的鹅黄小袄,圆脸蛋大眼睛,乌黑的头发……可爱至极。  W.7KaNKan.co。

        这三人是谁?

        走在前面的少年叫箫良、骑在马上的是展昭,而那只小熊其实是爪狸,叫石头,驮着的娃娃是小四子。

        展昭前几日接到了大哥展晧托人送来的一个锦盒,打开一看却中了机关,双眼中毒暂时失明。

        展晧给展昭的口信里头提到了蕖山县,展昭怕晚了大哥出事,所以没等到公孙研制出解药,就独自走了。

        没想到半道让骑着石头追来的小四子和箫良截住了。

        小四子狠狠“训”了展昭一通后,两个孩子决定给他做“眼睛”,陪着他来蕖山县,并且一路留下记号,好让公孙他们能追来。

        “应该是有银子的人家吧?”四凤托着下巴微微一笑。

        三凤看了半晌,“你从哪儿看出这书生俊俏的?都看不清楚五官!”

        “一看身形就知道。”四凤说着站起来。

        “你要干嘛?”

        “做买卖啊。”四凤对她姐姐眨眨眼,“顺便看看是不是真的俊。”说完,走过去了。

        远远的,她就听到坐在小熊上的小娃娃说话,“喵喵,你渴么?前面有茶摊。”

        四凤微微皱眉——喵喵?还是妙妙?一个男人怎么取那么个名儿?

        “好多人啊,看来要等很久。”箫良见茶摊也没位子坐了,就从马背上解下水囊来,跑去茶摊买水和点心,让两人原地等着休息。

        四凤一看见机会正好,就晃了过去。

        “哎呦。”她到了展昭身边,佯装不小心摔倒,仰起脸来,就见展昭正低头看她呢。

        双眼一对,四凤一惊——暗道还好没有冒冒失失动手。这人俊是俊,但她就混江湖了,能看出此人不止会功夫,而且还很强。

        展昭问她,“没事吧?”

        “没。”四凤爬起来,偷眼又看了一眼,心说,乖乖,眼睛亮鼻梁挺。

        正在出神,前面来了一队官差,正沿路发衙门的榜文。

        “好多官差哦。”小四子对展昭说。

        “官差?”

        “嗯!走到跟前了,在发东西呢。”

        四凤听到后有些狐疑,下意识地又看了展昭一眼,就见他双眼望着前方,眼睛是漂亮……却似乎是少了些神采。想到这里,四凤心中咯噔了一下……不会吧?!

        这时候,捕快已经到了跟前,递过一张榜文来,“唉,都看看啊,进城都小心些,有线索的赶紧到衙门报官,有重赏!”

        展昭接过榜文来,递给了一旁的小四子,“小四子,念念。”

        “哦。”小四子接过榜文自己先研究了起来。

        四凤想笑,这么小个娃娃能认识多少字啊……心中也已经了然,真可惜啊,这么好看个人,竟然是个瞎子。

        “喵喵啊,榜文说,城里出了命案死了好多人,还有三个小乞丐的尸体被偷走了,要知道线索就去衙门报官,抓到人赏银子五千两哦!”

        “小乞丐的尸体丢了?”展昭轻轻一扬眉,不太明白为何要偷小孩儿的尸体。

        这时候,箫良急匆匆回来了,“展大哥,听说城里出了大案子,县太爷都死了!”

        四凤心中暗暗琢磨,原来这书生姓展啊。

        展昭问捕快,“谁那么大本事,将县太爷也杀了?江湖巨盗还是朝廷钦犯。”

        “呵。”那捕快见展昭像是有些身份的人,就无奈地笑了笑,摇头,“要是人干的倒也简单了。”

        “什么?”箫良吃惊,“你的意思是杀人的不是人?”

        正在说话,突然不知从哪儿冲出来了一个乞丐,趴到捕快面前,“大人,您行行好给我们要饭的留条活路吧。”

        “啧……”捕快皱眉,对远处的衙役说,“唉,这儿还有一个,拷起来带回去。”

        展昭不解,“为何捉乞丐?”

        “上头吩咐的。”那捕快说着话,见乞丐抱着自己的腿不放,厌烦地一脚踹过去,“去你娘的,滚远些,别脏了老子的裤……”

        只是那捕快还没骂完,突然就不说话了,定在原地不动弹。

        “啊!”四凤正面对他站着呢,惊叫了起来……再看那捕快,晃了两下后仰面栽倒,七窍流血气绝身亡了。

        这时候,不知道人群中谁喊了一声,“马腹大仙杀人啦!”

        人群瞬间乱了起来,众人撞开城门一拥而入,连守城的官兵都不敢拦阻。

        ……

        蕖山县南岸的渡头,一艘渡船正慢悠悠地驶离,往北边的蕖山县城行去。

        船上人不算多,几个精装汉子腰间绑着绳索,看来是去北边县城干力气活的。几个带着孩子的老妇挎着篮子,里头有新鲜的冬笋,应该是去走亲戚。还有几个商贾和一些走江湖的人物。

        在渡船尾部的墙边,坐着一个白衣人。

        此人头上带着个白色的斗笠帽檐压得很低,身边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