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的钱不香吗(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三天后。

        一辆黄包车跑在乡间小路上。

        张恒坐在车上,手边放着行李箱。

        拉车的是个光着脊梁的中年人,脚上穿着一双草鞋。

        “张老爷,你今天真够走运的,遇到了我,不然您下午出城,一般人可不敢拉您。”

        “怎么,我的钱不香吗?”

        张恒很是奇怪。

        “不是钱的事,是最近闹僵尸,万一天晚了没能赶回来,说不得这条小命就得丢在外面。”车夫回答道。

        “僵尸?”

        张恒楞了一下。

        不会吧,他是来民国赚钱的,怎么这里的民国这么恐怖,还有僵尸出没,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真的假的,你见过?”

        张恒皱着眉头。

        “那哪能见过,见了还能有命在?”车夫拉着洋车,喘着粗气:“不过有人见过,那臭味,隔着十几米就能闻到,吓死人了。”

        “是吗?”

        张恒将信将疑。

        因为他听人说过,民国时期有人借着迷信,假扮赶尸人来运送鸦/片。

        那些赶尸人和所谓的僵尸都是活人假扮的,就连身上的尸臭味也是提前准备好的死老鼠。

        所以对车夫的说法,张恒听三分,信两分,不敢说不信,也不敢说全信。

        “张老爷,大沟镇到了。”

        一路颠簸,一座小镇映入眼帘。

        这里是民国时期的大沟镇,阳江张氏一族的发源地。

        张恒在县城的时候已经打听过了,虽然这里是平行世界下的民国时期,可很多地方依然对得上号。

        比如有大沟镇,有大沟镇张家,张家的这一代族长叫张大海。

        张恒呢,算起来是张大海的直系后代,要管张大海叫老祖宗。

        这一对上,一切就好说了。

        “辛苦了。”

        张恒从洋车上下来,将一枚袁大头压在车上:“这是车钱,剩下的是赏你的,一会去镇口的茶棚喝口茶,歇歇脚。”

        正常来说,十几里的路就算坐黄包车,十个铜板《铜元》也就够了。

        一块大洋,那是100个铜板,能买100斤小米了,可不是一笔小钱。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车夫连连道谢,满心欢喜去了。

        有了这一枚袁大头,回去他就能请翠云居的刘掌柜喝喝酒,将家里的大儿子送去当个学徒。

        学徒虽然没有工钱,但是酒楼管吃管住,隔三差五还能打包一些剩菜剩饭回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那是要削尖脑袋的。

        “民国时期的大沟镇,比我想象的还要穷啊!”

        进了镇子。

        张恒拎着箱子,先在镇上转了两圈。

        大沟镇人口不少,光是镇上就有两万多人,算上下面的村落能有四五万。

        只是跟富裕沾不上边,整个镇子只有一条主街道还算繁华,有些店铺之类的撑着。

        往深处走,越走越穷。

        面黄肌瘦的老人,光溜溜的孩子,面带菜色的女人,麻杆一样的男人随处可见。

        很明显,这里的人连饭都吃不饱。

        不过也不奇怪,眼下正逢军阀混战期间,袁大头称帝和溥义复辟也就前两年的事。

        现在更是闹腾,连政府都有两个。

        一个北面的北洋政府,一个南面的民国政府。

        一大帮军阀团结在这两块招牌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城头变换大王旗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一年能换三四次县长,今天一个军阀上台,明天就有一大帮县长走马。

        后天一个将军倒下,他任命的官员又都不做数了。

        当官的跟走马灯一样的换,各种苛捐杂税能少了才怪。

        “这里是张家祠堂吧?”

        左拐右拐,张恒终于来到了一个像样点的地方。

        这里是张家祠堂。

        祠堂,代表着宗族脸面。

        一个再穷的地方,祠堂也会修的像模像样,如果连祠堂都破败了,说明这一支族人距离分崩离析也不远了。

        “后生,你找谁啊?”

        祠堂门口有颗老树,树下坐着几名纳凉的老人。

        “几位长者。”

        张恒先是一礼,然后才开口道:“晚辈张恒,我父亲是往南洋去的张大鲜,几位应该是张家的族老吧,劳烦向族里通报一声,张大鲜的后人回来了,想要认祖归宗。”

        “张大鲜?”

        “哎呦,他一走几十年,音信全无,我们还以为他死在外面了。”

        “什么死啊,活的,多不吉利。”

        “是啊,大鲜的后人回来了,别说这种话,不过大鲜今年应该有六十多了吧,他儿子怎么看着才二十多岁?”

        几名老人聚在一起嘀咕着。

        至于张恒是不是张大鲜的后人,这个倒没人怀疑。

        因为张恒一身白色西装,胸挂金表,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阔少爷。

        整个大沟镇谁家孩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