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杨家沟小学(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下面,我说一下支教前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事情。”

        “到了下面,首先我要求大家请重视前任老师的支教总结,尤其是对学生管理的总结。你们支教的时候,也要写好总结,以便等你们离开后,我们这边安排的新老师能够更快的适应并且投入工作,这个你们能不能做到?”培训的瞿老师朝所有人询问。

        “能!”

        台下一片应答。

        “还有,作为老师,你们要知道,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笨,可以基础差,但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培养,这是影响一生的大事,我希望你们支教的时候重视这个问题。”

        “到了乡下学校,我劝大家请不要用物质刺激学生,很多支教者往往带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到了下面看到学生穷苦,就大肆分发物品,以图博得学生欢心和自己的心里满足,我在这里警告大家,这种情况是万万不能允许出现的。”

        “如果我们发现谁这样做了,就会立马停止他支教的资格。”

        “适当的奖励可以,但千万不要乱来,否则学生的价值观很可能就会扭曲,一旦老师离开或是物质终止,反弹太大,会适得其反。”

        “还有,请珍惜学校的财物,不要以为太乱太破太脏,自己有几个臭钱,就想大换血,打造成舒适的休假场所。殊不知很多东西都是有用的,玩户外的都知道这个道理,能留下的东西千万不要扔掉,对于乡村的学校而言,这些都是宝贝。”

        “我知道很多支教者都是因为感情受挫或是为了逃避烦恼的工作,有的是为了体验生活,所以三教九流都有。这些都无所谓,关键是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听到这里,教室里有些骚动,很显然,瞿老师说中了很多人的心思。

        张小川摸了摸鼻子,有些不自在,感情受挫,好像是说的他。

        他旁边,李柏也是有些不自在,体验生活好像就是说的他这种。

        所有人都没说话,继续听瞿老师讲课。

        “在乡村,没有城市的那种繁华和方便,有的甚至连厕所都没有,所以我们给你们分配学校的时候,我请大家不要对学校挑三拣四,当然,你有钱可以投资,但请不要摆谱。”

        “到了下面,支教者之间肯定有矛盾,生活上的和教学管理上的,这些都无可避免。我的看法是,新老师最好听老教师的意见,他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却是最合理的。老教师也要包容新老师,毕竟新老师可以带来新的理念。”

        “到了下面,请大家尊重当地的风俗和现状,除非你有能力去改变,否则请不要乱开药方,存在就是合理,支教者能做的就是做好本分。”

        “支教时,你可以关爱学生,但不能溺爱,支教者可以有自身的癖好缺点或毛病,但最好不要让学生看到……”

        培训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两周时间就过去了,经过一番培训考试后,张小川顺利的成为了一个支教者。

        “张小川,经过两周的培训,我们发现,你是所有人中最能够吃苦耐劳的,这或许和你出生农村有关,我们经过慎重考虑,你被分配的学校是甘省的一个偏远小山村,这里条件很艰苦,我们对你的要求不高,希望你能坚持支教一年,一年后如果你想离开,我们会安排新老师过去……”

        北上的火车轰隆隆声中,张小川离开了贵城火车站,他的目的地是兰州火车站。

        经过十五个小时的旅行,到了晚上八点,张小川才走出兰市站。

        接下来,张小川又马不停蹄的买了转车去天市的火车。

        几个小时后,火车到达天市,张小川在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下,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张小川上了去庄县的汽车。

        在车上,在路途,张小川终于见识到了这里的偏僻与穷困。

        离开了城市以后,道路两旁入眼的尽是荒凉的黄土地,虽然有一些植被,但是相比起南方的大森林,就犹如头发茂密的人和地中海头发一样。

        公路两旁,很多砖瓦房,但是远离公路的地方,张小川还看到了很多用土坯建造的房屋。

        几个小时后,下午,汽车到达庄县后,张小川找到了当地的教育部门。

        第二天,在教育部门的一个人员陪同下,张小川乘坐班车前往了杨家沟。

        这里,就是他的目的地,杨家沟乡镇小学。

        “于校长,这就是来你们学校支教的张小川张老师。”

        “感谢教育局的同志把张老师送过来,感谢。”

        “您就是支教来的张老师啊,支教协会上周就通知我们了,我们早就盼着张老师您来了。”

        杨家沟小学校长办公室,校长于宏热情的拉着张小川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

        杨家沟小学校长于宏,是一个四十多岁,体型偏瘦的中年男人,一副黑框眼镜,颇有学术风格。

        和张小川寒暄一番后,随后,于校长又带着张小川和学校的另外几个老师认识了一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