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兴更不要脸(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大臣们一个个的如狼似虎,摩拳擦掌的准备狠批自己做的诗词了。

        这一回,李儒还真就猜错了,不管是白之礼还是殷肱,压根就没打算欺负李儒。

        因为在他们眼里,李儒这个不务正业渣渣,连给六皇子李霄提鞋都不配!

        只要开始比试,李儒必定惨败,甚至李儒能不能写出一手像样的诗,都是未知之数。

        得到了预期的局面,白之礼和殷肱等大臣全都面色坦然了,也不管之前被李儒怼的屁滚尿流的丢脸劲头了。

        个个翘首以待,等着太监发放试题。

        到底是皇宫重地,一旦恢复秩序,效率就变得很高,不一会功夫,试题就发放到了十几个皇子手里。

        皇子们拿到题目后,神色各异,最坦然的莫过于六皇子李霄,三皇子李兴。

        唯独李儒是个异类,压根就没看自己的试卷,而是一直朝着身边的其他皇子处打量着。

        看到这一幕,皇帝李世隆皱起了眉头。

        就算他想偏袒李儒,也得这子答卷啊,你整个白卷,让劳资……让朕如何是好?

        反观群臣,却一个个都窃喜起来,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李儒丢丑后,皇帝龙颜大怒的的样子,届时,李儒不学无术,惹怒陛下,毕竟被罢黜太子之位。

        自家女眷蒙受的耻辱,都会还到这个纨绔皇子身上!

        过了很久,六皇子已经作答完毕,其他皇子也都接近尾声时,李儒终于动了。

        不过,他可没老实写自己的答卷,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一旁的十皇子跟前笑道:

        “十皇弟,让哥哥看看你的卷子。”

        十皇子愣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比李儒七八岁,时候没少挨李儒的揍,哪敢半个不字?

        委屈的看向众臣,可众臣也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李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儒不耐烦的一把夺过老十的卷子,看了一眼道:“嗯,以冬雪为题,作诗一首……”

        “我老十啊,你写的这是狗屁啊,待为兄给你来一首!”

        稍加思考,李儒便轻轻吟诵出声: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全场寂静。

        大臣吞咽唾沫的声音都被听得真真切切,十皇子更是一脸震惊,不敢相信刚才那首诗是出自于自己的大哥之口。

        在他的心目中,大哥李儒就是个喜欢恃强凌辱的无耻之徒。可刚刚那首诗里,却隐隐听出天仙狂醉,揉碎白云,圣贤之气纵横,最终隐藏于温润的玉佩之中。

        难道,大哥以前只是韬光隐晦,故作狂妄之态?

        龙椅上,李世隆失神良久,才回过神来,随即神色激动的赞叹道:

        “绝唱,真的是千古绝唱!殷宰相,你来,太子这首诗如何?”

        殷肱双眼死死地瞪着李儒,他是文臣之首,一向以清高自居,可如今听了李儒这首诗,直感觉自己不过是个俗人,李儒才是孤标傲世的谪仙!

        “圣,圣上,这首诗……臣不敢评价!”

        李儒嘴角含笑,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却一点没感到意外。

        莫几个皇子,今天就是大儒路子方亲临,又能如何!

        今天他李儒,就是诗仙李白诗鬼李贺的综合体,你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我整一双!

        豪气纵生,没等众人细细品味诗中的玄妙,李儒大踏步的来到了四皇子跟前。

        “老四啊,你写的这是诗吗?这也太茨毛了吧,题目这是让写美女,但我怀疑你上课时去看美女了……”

        李儒摩挲着下巴,已经计从心来,你子当年不是一首咏月轰动京城吗,劳资今天就在你最擅长的领域将你打败,让你知道什么叫降维打击!

        四皇子见到李儒一脸憋坏的样子顿时蒙了,这是要干啥,难不成你还能再整出一首神诗来?

        却听李儒已经淡然的吟诵出声:

        “世间美女,多红颜命薄,故让我辈牵挂的,不是其倾国绝色,而是她们的出尘气质,哎,再为我心中的美女作一首诗吧!”

        李儒此时的神情,堪称业界“B王”,装的那叫一个巧夺天工,叹为观止。

        但众人早已顾不上厌恶,而是一个个竖起耳朵聆听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震惊!

        全场震惊!

        壮年的大臣听完此诗,想到家中的如花美眷,不由的嘴角浮现笑容。

        年迈大臣听完此诗,回忆起美好的初恋,顿时热泪盈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