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大河巧取张家业 小乐赌气考大学(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话说在河北小县城治下有个章家村,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有个闻名十里八村的有钱人章继祖。

        章继组原本穷的叮当响,直到二十八岁的时候才取上媳妇。为了养家糊口,章继组找了个师傅学做木工活,学了两年到城里找活干。

        他记得清清楚楚,那是1982年,在天京,章继祖在劳务市场等活时,有个老板过来找人,五块钱一天,包吃住,要100个人。

        章继组壮着胆子说了一句“老板,我给你找50个人咋样?”

        这句话改变了章继组的一生,着急用人的老板想都没想就立刻答应了。

        于是章继祖连夜坐火车赶回村里,以四块五一天的价格组织了50十个壮劳力,成了村里第一批进城务工的队伍。

        靠着每天每个人五毛钱的差价,章继组就算什么都不干,一天净赚二十多块钱,在城里至少是一个工人半个月的工资。

        后来章继组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也有传闻章继组至少赚了一百万,背地里管他叫章百万。

        章继组的儿子章小乐出生在1980年。

        章小乐上小学的时候,吃穿用的都跟村里别的孩子不一样。

        在老师眼中章小乐也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因为章继组给村里的小学捐了不少钱。教室漏雨,章继组出钱给翻修了。桌椅板凳坏了,章继组花钱给买了一批新的。学校没有运动器材,章继组找人给修了一个篮球场,买了好多运动器材。

        校长带着校师生敲锣打鼓给章继组送了一块“支教楷模”的牌匾。

        章家村小学王校长曾经是章继组的老师,也是章继组唯一的老师。章继祖上完小学就退学了,当时还不是校长的王老师劝了章继组很多次,让他不用担心学费,可章继组还是退学了,因为家里不光拿不出钱,还拿不出吃的,他要去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弟弟妹妹们。

        这些事都是章继祖喝醉的时候,跟儿子说的。

        章继组赚了钱之后,就回到老家,城里的活都交给苏大河打理。

        第一批进城务工的队伍里并没有苏大河,当时苏大河在外面跟一个远房亲戚学做生意,生意没学成,亲戚死了。

        苏大河回村后听说章继组混的不错,就投奔过去。苏大河是村里唯一上过初中的人,跟章继组又是把兄弟,很快就成了得力助手。有苏大河负责照看着几个工地,章继组就放心的回村里。

        苏大河的儿子苏宇新比章小乐小一岁,章继祖为了让两个孩子一起上学,就让章小乐晚了一年才上学。

        1990年,年底分红时,苏大河建议章继组搞一个自己的建筑公司,这样就可以接更大一点的工程。

        “搞啥公司,认识人就都好办,这么多活儿,还不都是靠我喝酒喝来的,要啥公司,不需要。”

        章继组在老家这些年,也谈下来不少工程,都是一些小活,不需要什么招标,资质之类的,喝喝酒就搞定了。所以他根本没在意苏大河的提议。

        “继组,我可跟你说,现在很多工程都走招标,咱们要是又自己的公司,就能参与投标,到时候可不只是赚工钱,整个工程的利润会更高。”

        “开公司太麻烦,你没见那些给咱发包建筑公司,都是高级人才,大学毕业,会画图纸,会做预算,懂施工监理。咱们都没上过学,就是干活的命,没那个能耐,也揽不了那样的活,踏踏实实的做个包工头挺好。”

        苏大河没再说话,以后也再也没跟章继组提过开建筑公司的事情。

        章继组的包工头做的不亦乐乎,每年赚个几十万,挺满足。

        苏大河在帮章继祖盯着工地的时候,自己在天京注册了个建筑公司。凭着这个建筑公司营业执照陆续接了几个有模有样的小工程,不仅抬高了农民工的工资,还聘请了两个大学生给他打工。等到章继组发现赚工钱差价的模式越来越难时,已经晚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1996年,章小乐刚上初三的时候,苏宇新转学了。

        苏大河在县城买了房,托关系给苏宇新办了个体育特长生,进了县城的中学。

        章继组在一次喝醉之后,一个人躲在屋里哭了很久。章小乐从来没见过老爸这么伤心过。

        从章继组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中,章小乐才明白,苏大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几年间不知不觉的把章继祖的包工头事业,变成了苏大河的建筑公司。

        而他和苏宇新从小一起长大的友谊,也就止步于此了。

        “爸,你别难过!不就是个建筑公司吗,没什么了不起都。不行您也开一家。”

        “你不懂,这不是建筑公司的事儿。苏大河跟我这么多年的兄弟,我一直管他叫大哥,你说咋能干这么缺德的事儿呢?你说钱我少分给他了吗?你说,他儿子上小学,上初中,不都是我给操办的。这咋就不用我管了呢,说搬走就搬走。你说村里人咋看我,我不成了傻子了吗?”

        “爸,您咋会是傻子呢。您给学校捐钱,谁不说您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