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斩蛟龙(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他写这首惊蛟龙的诗词其实心里没什么底,只是潜意识觉得可以,想试试罢了。

        可没想到这条蛟龙跟孝子贤孙似的,居然就biu一下的窜出来了。

        另外一边,丁度面色铁青,手指悄然捏紧。

        这次他同样带了一首诗过来,本想着等余宁把诗写出来之后,趁机打压他的文名。可没成想到最后却连诗都没能拿出来,句容雨灾便一扫而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打压一个举人怎么就这么难?!

        不过扪心自问,自己的画艺不过平平,别说一首诗,一幅画驱散百里雨云,便是十首诗十幅画都未必可以做到。

        他吐了口气,干脆不去看那小子。

        眼不见心不烦。

        只听一声狰狞咆哮,崖外紫气升腾,伸上来一颗巨大的头颅,那头颅似龙非龙,似蛇非蛇,仰头发出一声咆哮,吐出滚滚的紫气,一双金黄色的眼眸紧盯余宁等人。

        古书记载水虺、山蟒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变真龙,但这条蛟年岁顶多不过两百,却分明已经有了些许真龙的征兆。

        动则兴云吐雾,云气翻滚,汹涌如同怒涛。

        大雨再次“哗”的一声落下来。

        王阳明淡然与蛟龙对视一眼。

        以他为圆心,雨水朝外面层层炸开,好像是半空中开了一朵白莲花。

        那一瞬间,他朝着悬崖外面一脚踏出。

        身形轻飘飘的掠过了所有人。

        余宁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便连丁度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蛟龙还在向上盘升,周身散发着强大的血气,飞扑向了首当其冲的王阳明。

        金黄色的眼眸中露出了几分戏谑和杀机。

        但是它很快就猛然睁大了眼睛,露出一副疑惑的眼神。

        那个看起来渺小的蝼蚁,竟然一步不停的升入高空,跟它的距离还在不断拉近。

        王阳明在半空中站定,一字一句念道:“吾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蛟龙。”

        摊开右手,一丝金黄色的才气聚集在他的手中,不断凝结。

        片刻之后,手中已经凝结出了一把五尺长的才气古剑。

        通体金黄,吞吐着剑芒。

        在场众儒生都看得心神摇曳,就连丁度也概莫能外,他身为大儒,见惯了大场面,此时都脸色苍白得厉害。

        《蓝田异志》上曾经写道:儒释道三教至境,儒家圣人一身浩然正气接通天地,动辄能凭虚御空,口含天宪。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王阳明既然能凭虚御空,凭空凝结出一把才气古剑来,虽然还没到口含天宪的程度,但应该也差不离了。

        谁能想到这个两年多以前还在贵州龙场驿当一小吏的王阳明竟然有这样的实力?

        那条蛟龙昂首怒嚎,嘶吼咆哮,似乎也感受到了威胁,朝着王阳明猛扑过来。

        王阳明根本不理睬它的示威,握住才气古剑,轻描淡写的一剑挥出。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此前四十八年,自己无一刻停下探索,孜孜不倦的追求圣道,却不曾想到天理在我心中,圣道也自在我心中。

        刹那间,一剑破空。

        萦绕在蛟龙身侧的百余米雾气被轻描淡写的一剑斩开,这一剑甚至切开了蛟龙的麟甲,钉入了蛟龙的头颅。顿时血光四溅。

        王阳明挥一挥衣袖,蛟龙血顿时凝结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血球,被他纳进了袖子里。

        一人一蛟,一同坠落下来。

        重重坠地。

        只此一剑,便斩杀了蛟龙。一颗硕大的头颅滴溜溜的滚落一旁。

        余宁看得头皮发麻。

        这惊世骇俗的一剑,莫说蛟龙了,便是传说中的真龙,只怕也会被一剑斩杀。

        说也奇怪,蛟龙一死,天气便立刻清朗,萦绕在蛟龙周围的百余米雾气也消散无踪。

        王阳明掸了掸身上灰尘,轻飘飘的回到日观峰,抬头望了望晴朗的天色,微微苦笑:“王某总算不辱使命。只是,在王某看来,这蛟龙应该是被人豢养。”

        身为明华阁大学士的丁度被王阳明这轻描淡写的一剑看得呆了,他也听丁勉说过,独孤求败一剑破甲八百六,不知王阳明这一剑,又能破甲几何??

        如果说刚才还只是猜测的话,现在则已经是不离十,眼前这儒雅老儒生,虽然还未至亚圣,但已经是半圣里面的巅峰人物,就算是对上武评上排名前十的洞虚级高手,只怕也是有胜无败。

        听见王阳明说话,急忙擦了擦鼻尖上渗出来的汗珠,沉声问道:“阳明先生可有什么凭据?”

        王阳明俯低了身子检视地上的蛟龙尸首,淡淡说道:“普通的蛟龙三百年生角,四百年可行云布雨,一千年化为真龙。可你看,这条蛟龙尚未生角,但看鳞片,头颅已有了些许化龙的征兆,再加上已有行云布雨的威能,只可能是被道家大能豢养在江中,以秘法催熟。如果王某没猜错的话,应该便是天师道的手笔。”

        丁度勃然色变道:“什么?那南方多处连绵大雨,这江水之中,岂不是不止一条蛟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