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国博颁奖礼(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as奖,参赛年龄,限定在45岁以下。基本上都是这一批年轻的设计师。

        没什么大师,大师都去参加国外比赛了。

        只允许已建的项目参赛,杜绝方案类,更注重实力。

        真正实现设计价值的落地,能够有效规避,当前中国设计重想象,玄虚,不实用的弊端。

        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主办方还会会对获奖作品进行实地考察。

        这一届,以人居之美为主题。

        鼓励青年设计师,以生活方式为切入点,面向民众现实问题。服务大众,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

        今年的水平较往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鲜明的价值导向,是作品征集和评审制度标准。

        王泓与张鹿都参赛了。

        张鹿用冷山别墅,王泓则是用刚完成的老宅餐厅。

        一个家居空间,一个商业空间。

        对张鹿而言,as奖在此时虽然还不受关注,但是在后面举办的十几年,算是含金量较高的一个奖项。

        是国内室内设计行业至高的荣誉。

        主办方还会邀请很多顶级的专家来做演讲,为设计师们解决设计的难题,梳理设计逻辑。

        而颁奖典礼,会在帝都举行,并且是在国博。这个被誉为中国梦的发源之地的地方。

        在飞机上,艺魂设计团队就占了5排。这是来学习的好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

        王泓坐在靠窗的位置,戴着眼罩,正在睡觉。对于获奖不获奖,他属于佛系,因为这些年,已经拿了不少奖项了。

        这届还参加,是因为张鹿也参加了……

        胡鸢坐在中间。

        胡鸢“这次参赛作品,有1000多件之多。我关注了一下,你的点击率算是最高的。”

        而且还是争议比较大的,年轻,在读生,是否是独立操作好这个项目的。质疑声很多。

        张鹿今天穿着小西装,显得很是干练,戴着淡紫的无框眼镜。胡鸢是茶色眼镜,两人显得配一脸。

        只听她说道“顺其自然。”

        不敢报太大希望,不然失望越大。毕竟1000多件作品之中,只有几个金奖。

        下了飞机,帝都的机场真的是x市的大多了,人群也很拥挤。一行人走出机场,各自打的,直奔国博。

        一路上师父操着一口京片儿和他们聊着天。

        胡鸢看了看,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老城。之前有几次转机到这边,只是在机场匆匆而过。

        想着这一次来,参加完比赛,得住上一些时日。好好逛逛,游览一下。

        到了国博,伫立站了一会,眼看就在对面,印刻着国徽,是国家的象征。

        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馆。此时正值暑假,广场上都是人。

        烈日炎炎,纪念馆前面大排长龙,很多是年纪较大的人。

        能理解,一些老人对的感情。

        张鹿拉着胡鸢,说“走吧,先办完事,我们就好好玩几天,我熟。”

        正想到一块去了。

        走进国博,很大,大油画像,其中还有一副,是q市的古代商品交易图,不少洋人。

        胡鸢驻足观看,看着像是明朝时期的服饰。

        王泓都不耐烦了,这货是走一步停一步的。也不管时间的。

        直接搭着胡鸢的肩膀,带着他走,一起进了大会馆。

        他们已经来晚了,只能找到后面的位置坐下。

        主办方“as奖创办第3年了,受到了设计师广泛的关注和众多专家学者的无条件支持。今年有不少年轻的设计师都踊跃参加……”

        整体大概意思是,本届有了很大的蜕变,体制上完不一样。以往是官方主办,今年是组委会制。

        是国内顶级设计院校,还有行业组织,设计单位联合支持的。

        要尽量避免一方主导带来的发展主观和片面问题。

        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公平,公正。

        让奖项更加的权威。纯粹。

        底下的人都听明白意思了,反正想表达的就是含金量高!能获奖不容易。

        接下来是一些领导,大设计发言。

        张鹿和胡鸢看到了杨天,还有国内知名10位设计师,共同发生,大部分还都是港台的。

        这些人现在都开始往内地发展了。

        胡鸢小声说道“不知道这位大设计,对咱还有没有印象?”

        几位评审坐着开始学术论坛。

        杨天“设计类的奖项,评判标准,是将某种类型的设计,做到完美,做到极致。二是不要墨守成规,要有创新和突破。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我都认为算是好的设计。”

        as组委会主席“设计师不应该是社会的旁观者,而应该是改良者。不完美的现实在眼前,我们应该有责任的告诉他们,更好的可能在哪里。设计,为了更好的生活。好的设计,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