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五、边境急报(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悠然的小日子被进京的人打破,锦鲤坊的门子受命去市集打听何人进京闹如此大动静。

        竟是一队人马,为首的男子虽没穿戎装改穿朝服,但气势力拔山河,俨然是位武夫甚至将军。

        跟在其身后的洪正第二次进京,威风凛凛。

        “哇,回汴京就看到这种阵势。”挤入人群的两个少年垫脚伸头,认得洪正。

        看着队伍越走越远,两人才去做正事——找澄王府。

        人马止于宫门前,男子和洪正进宫面圣。

        他们并非来报喜讯,凝重和忧虑尽在眉间,使得朝堂更加压抑。两人步步生风,接受百官的注目礼。

        靖明宗手里的恰是边境捷报,自从正月,太真国屡屡犯境。他们非大规模进攻,而是小打小闹试探。

        一共试探了五次,边境的军营烦死了。

        靖明宗也烦死了。太真国的士兵只在交界线旁边扎营,没有进攻,己方没有借口攻打。而座下百官为此争论不休,每天上朝就为讨论攻不攻打。

        敌人三番四次在自家门口晃来晃去,边境的士兵气得内伤,何况朝堂。

        这次,镇守边境的霍将军携手下洪正面圣,亲自禀报边境的困境并求助。

        “霍卿家请直言。”

        霍将军抱拳禀报“太真国的士兵第一次试探乃正月初三,他们趁着过年到两国交界线徘徊,幸而及时被放哨的士兵发现。”

        “接着他们变本加厉,从徘徊变成驻扎,不过人数不多,几百人左右。直到三月初,太真国的营帐未曾撤去。末将认为,朝廷若不镇压,太真国以为后宋是纸老虎!”

        靖明宗面容肃穆。

        新上任的右宰相赞同霍将军的观点。“臣认为霍将军的建议不无道理,难保证太真国下一次直接攻城。”

        “但是己方没有借口镇压,太真国的士兵没有过界。”左宰相客观分析。

        靖明宗又头疼,每天都在争论这两个观点。一派认为要威慑太真国,另一派认为没有借口威慑。

        确实无故出兵会挑起两国战争,太真国正是捏准这点屡屡犯境。

        霍将军也面露难色,他并不想因此大动干戈,难道没有不费一兵一卒的方法?

        “皇上,其实末将此次进京还有一事。”

        “何事?”靖明宗预感他的“事”不是小事。

        “末将认为,威慑敌人不一定是出兵。昔日有吕布,超群武艺让敌人闻风丧胆,足以震慑。只不过这次,震慑敌人的未必是将领。”

        左、右宰相若有所思。

        “霍卿家的意思是?”

        霍将军声如雷霆“请王临边关。”

        大殿霎时鸦雀无声,百官表情不一。洪正的心则七上八下,这个建议是他提出,心里也有合适人选,就怕皇上不同意。

        没有他,洪正不会有机会被霍将军提拔为一都的统兵官。

        而霍将军冒着谋反的风险提出,无计可施的情况逼他剑走偏锋。

        靖明宗沉声开口“各位卿家认为此建议如何?”

        左、右宰相没有发话,兵部率先发言“臣认为此建议有纰漏之处。太真国未必识王,派将领威慑效果更好。”

        工部马上附和“没错,将领的威慑效果更大。”

        霍将军脸色不太好看。他就是边境将领,这些老家伙瞎了吗?

        “未必。”

        百官看向否定之人,竟是左宰相。

        “亲王乃皇室血脉,若亲王临边关能引起敌人惶恐和揣测,亦证明朝廷对边关重视。”

        “臣认为有道理。”右宰相赞同,“虚张声势之计不费一兵一卒,乃上策。”

        靖明宗摩挲龙椅的扶手,蹙眉深思。

        兵部坚持己见“派威名赫赫的将领也起同样效果。万一太真国攻城挟持亲王岂不雪上加霜?”

        一语中的,其他大臣包括两位宰相哑然。

        霍将军按捺不住,打断道“若太真国敢攻城,边关一定会反击,末将誓死保护亲王!”

        “说就简单……”一些大臣嘀咕。

        “如果太真国也忌惮这位亲王呢。”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纷纷寻找是哪位同袍说话,没想到是枢密院的唐宇德。

        燕承天的心头蓦然变沉。

        “唐卿家继续说。”靖明宗的语气波澜不惊。

        唐宇德却见好就收,“臣只是灵机一闪,想起去年潜伏巫山的太真国军队被肃清。”

        大殿再度死寂,百官不禁屏息,大气不敢出。经过二皇子一事,谁还敢触及雷区。

        唐大人此言不怕害死八王爷?

        右宰相打圆场“或者派太子去视察一番也能震慑太真国。”

        靖明宗闻言,心生一计。“各位卿家的提议都有道理。朕认为派亲王到边境可行,至于太子,朕打算派去巫山督促工程以及安抚巫咸遗族。”

        百官顿时相望,感叹一举两得。

        太子得人心,亲王震慑敌国。

        “至于派哪位亲王,朕思量一番。霍卿家和洪卿家长途跋涉,先行下去歇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