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这事没毛病(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科学教的人是疯狂的,甚至有人建议人工感染hiv(有史料记载)。

        真是何其的作死。

        不过科学教本就是这样,不断有人作死,成功了的才叫科学家。

        “他们在说什么?”声音越来越大,以至于姜坤都听到了。

        陆压点了点头“他们是在关心你的健康。”

        “那是,我可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姜坤很是自信。

        想一下。姜坤的伯父伯母在努力练小号,他的大妹甚至一直在用他研究hiv……

        家中唯一的男丁?呵呵。

        陆压看着他的迷之自信。陆压决定什么都不说。太伤人了。就让他活在“我是家中唯一男丁”的美梦中好了。

        “咱们先去办手续,然后再去买菜。”陆压说。

        “好。”姜坤同意了。

        在吃过陆压的煎蛋后,姜坤觉得不让陆压加入高夫人手下,培养他做一个厨师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他以后的“吃”会很幸福。

        去了镇上,把资料、手续上报上去,陆压带着姜坤去买食材。

        “就只买鸡蛋与面粉?”

        见陆压只买这两样,姜坤不明白。

        “是的。我打算先蛋饼,试一试市场。”

        唉!囊空如洗没办法,只有20美元,不蛋饼,还能做什么?

        “嗯,对了,已经报上去了。准备好,取了证就可以营业了。”

        “哪用这么麻烦,没证照样可以……”

        鸡蛋饼,用面摊饼,煎好鸡蛋一夹,可放葱、酱,也可以不放,看各人的喜好。

        陆压的面是树妖根敲打而成,劲道、可口,而且非常的纯天然。

        姜坤一吃便喜欢上,对他来说,这饼比鸡蛋还好吃。

        而陆压看了一眼饼。“拥有微弱灵气的饼”。

        好吧。这似乎可以开业了。这都有了特色商品了。

        “好!听你的,开业。”

        “听我的没错。我姜哥,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陆压没有搭理这位一天不吹牛一天便不舒服斯基,准备开业。

        其实姜坤这人并不坏,除了爱吹点牛。老实说,陆压现在甚至怀疑这货到底认不认识高夫人。

        嗯--吹牛的面大。

        “来啊,来啊,来尝一尝,上好的鸡蛋饼,美味的鸡蛋饼。5角你买不了吃亏,5角你买不了上当……”

        比如现在,姜坤不仅开出了家中的小货车……嗯,有可能这车不是他的,是他伯父的,但是他真的在帮忙,在吆喝,不是吗?

        由于陆压是华裔,而且他的食物确实便宜,就连墨西哥卷都要1块--2块的时候,他卖5角一个,当然有人尝试。

        而只要有人尝了,便会成为他忠实的客人。

        这样一来,陆压的生意越来越好。那些汉堡与墨西哥卷的生意自然就差了。

        陆压本以为他们会闹事,然而事实上没有。

        很轻松的便卖光了所有的食材。

        “厉害啊!一天便收入一百。没想到你除了长得帅、能打架、吊大,做菜也这么赞,你这手艺跟谁学的。”

        在这个周薪不过百的时代,陆压一天便收入一百。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只卖鸡蛋与饼。

        赚的这么多。

        “走,跳舞去。”

        80年代,跳舞是很流行的。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有事没事,都去跳跳。

        对于这件事,陆压并没有拒绝。以后是要做警察的,提前了解一下环境也好。

        于是他们便开着他们的小货车去了迪厅。

        嗯,很好,很有朋克风。

        说的直白一点儿,就是真玛个基斯的土。

        上头一丫彩灯,必须的。地面就是简单的水泥地……这装修,就是陆压上一世的普通百姓家都不这么装修了。

        姜坤进来后,却是精神大振,仿佛被刺激到嗨了起来,笑嘻嘻的说道“兄弟,在里面几个月,肯定憋坏了吧,你看,那俩妞怎么样。”

        陆压摇摇头“我对她们没兴趣。”

        “好!不愧是国内来的。守身如玉。大妹交给你,我放心。咱们中国人就要找你这样的。大妹虽然冷了一些,但是二十好几了,来个男朋友都没有,我这当哥的急啊……我那帮朋友不是混子,便是流氓,根本配不上大妹。”周坤大声道。

        陆压看着他。

        这货说真的,还是说假的?

        陆压他们叫了啤酒。

        “坤哥。”

        “坤哥您来了。”

        “坤哥又来玩了。”

        ……

        上酒的侍者认出他来,打着招呼。

        至少姜坤的话有一点是真的,他在这儿人头真的很熟。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中国的特定国情,从清朝起,在外的华人们便纷纷加入洪门,以抱团取暖。

        这不是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