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东莱太史慈(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在村子里住了两日,经过一番调养,蔡邕的身体终于是好了些,能下地行走了。

        杨林见了,很是欣喜,上前道“师傅,您好些了吧?”

        蔡邕点了点头道“嗯,今日是好了些,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此一路下来,若不是有你,想我一把老骨头,可能早已能打鼓了。”

        见他都能自嘲一番了,杨林可以确信他是真的好多了。

        “不自师父接下来有何打算?”

        蔡邕在房间里跺了几步后道“我们先去黄县吧,那里有一位好友,吾年少时,他父亲曾资助于我,好些年未去过了,既然今日路过,我也当去拜会一番的。”

        “哦,师傅可知是哪家,弟子也好去安排一番?”

        “他就是黄县巨富贾云。”

        杨林听了,想了好久也没有想起这贾云到底是何方神圣,却听蔡邕又道“我这贾贤弟,家里世代为朝廷制盐,贩盐,近些年更是做起了粮商。”

        有道是穷文富武,但是在这世家大族横行的时代,你穷了其实文也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一个世家大族支持你,你顶多给某一个家族里当当师爷之类。

        像蔡邕这等大才,多的是世家大族愿意支持他,而很明显,这贾云的父亲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这就像后世明清时代的乡党一样,比如说某人是绍兴一带的豪商,但是自己在官府里却没有多少发言权,于是就想扶持一位有做官资质的年轻人。

        因此他们就在南北而京设立了很多老乡会,只要是他本地的学子,均可以免费入住,且还有生活供你吃喝。

        这也是后来江浙一带出了那么多的大官,却没有一人为朝廷考虑的原因。

        当然,这个时代其实与后世相差也不大,话语权都掌握在皇族,勋贵,以及世家手中。

        从袁杨二家能做到四世三公就可以看出了,而且大多数官职是可以世袭的。

        比如杨林的大哥杨彪,在杨赐身故后,就接了杨赐的班,做起了司空,后来更是被封为了太尉。

        所以在古代你一个草民身份的学子,若想上达天听,就得经过这些世家大族或者勋贵们的举荐。

        因此我们总能在两汉的史书上看到某某人推荐谁做了孝廉,而这孝廉就好比后世的举人一样,所明你已经经过了大家的认可,是为后备官员,朝廷随时可以起用。

        杨林想清楚了这里面的关节,也就明白在这样一个如此轻视商贾的年代,他一代大儒居然会云拜访一个商人了。

        次日一早,杨林就扶着蔡邕坐上了马车,一行人又开始向黄县进发。

        刚走入黄县地界,就见前方一位大约十三四岁的少年,背扛一只野猪从面前经过。

        只见这少年虽是年少,但是体格健壮,英武不凡,一双星目明若星月,腰悬一张硬弓,看其样子,至少也有三石。

        马上的关长生见状,很是惊讶的问道“小子,你那腰上可是三石弓?”

        那少年听了,转过身道“是又如何?”

        关长生见这小子如此冲,也是有些生气,不过念其年纪尚小,倒也不愿意与之计较,笑道“你如此年纪,拉得动吗?”

        少年轻笑一声道“如果我要是拉不动,我何必带这玩意儿,难道好看吗?”

        “哈哈哈哈”

        这话一出,倒把后面的杨林等人逗得笑了起来,毕竟看见关长生吃嘎的时候并不多见。

        关长生脸上有些挂不住,笑骂道“小儿无礼至极。”

        少年听了,鄙视了一眼,然后理也不理他就向前走去。

        杨林见罢,觉得好玩儿,于是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见杨林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很是桀骜的道“哼,小爷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太史慈是也。”

        杨林听罢,瞬间从马车上站了起来,一下就跳了下去道“你说你叫什么?”

        这太史慈见状,吓了一跳,把背上的野猪一扔,然后如临大敌一般道“你想怎么样?”

        “啊,你别误会了,我是说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我很是好奇?”

        太史慈听了,见他好像确无恶意,于是才放松道“我叫太史慈,怎么了,你认识我?”

        杨林听了,竟是哈哈大笑起来。

        要说杨林最喜欢三国时期的哪个将领,说真的,并不是关羽,第一当属那白马银枪的常山赵子龙。

        而这第二吗,就非这东莱太史慈莫属了,只因这太史慈身上有太多与赵子龙相似的地方了。

        都是英俊潇洒,武功高强,且忠义无双,怪只怪太史慈死得太早,让他没有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发光发热。

        “你真叫太史慈?”

        杨林还是怕认错了,于是再问了一句。

        “我说你这人怎么如此奇怪,我说我是太史慈难道还有假不成,真是的。”

        “好,好,好呀。”

        杨林听了,连叫了三个好,然后又道“小兄弟,不知你家在何处,如今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