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狡猾的武安国(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看着这满地的俘虏,杨林开始头疼了。

        这起码不得有四五万人,关键是这些人里,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这可是个大问题呀,到底该怎么安置呀?

        正为难着的时候,却见后方冲过来一队官兵,为首一员大将手持一柄宣花斧。

        来到杨林阵前道“我乃北海郡都尉武安国是也,你等乃是何人?”

        杨林一听是武安国,赶紧上前道“在下杨林,家师蔡邕。”

        武安国一听是蔡邕的徒弟,也收起了轻视之心道“哦,原来是蔡大人的高足,在下有礼了,这些流民是你等打败的?”

        “正是。”

        武安国听了,赶紧下马拱手道“杨公子真乃当世英雄呀,安国带北海百姓谢谢杨公子了。”

        杨林见这武安国如此对自己行大礼,赶紧冲过去扶住他道“武将军,杨林乃是大汉子民,我杨氏更是世受国恩,如今大汉有难,在下怎能坐视不理,维护大汉国泰民安,是每个大汉子民的应尽义务。”

        说着,把武安国扶了起来。

        武安国见他谈吐大气,很是心折道“有杨公子这样的大才在,我北海安矣。”

        “呵呵,武将军放心,只要北海百姓需要,我杨林随时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挽救天下苍生。”

        “好,好,好一个抛头颅,洒热血,挽救天下苍生,若这大汉子民人人都如杨公子一般,何愁这黄巾不灭呀。”

        说完,武安国才笑着道“郡守大人此时在郡府里为众为将士设了庆功宴,还请将士们即刻前往。”

        杨林听了,有些为难的道“武将军,杨林也想马上离去呀,奈何这满地的俘虏无处安置呀,还请武将军为在下想个办法呀?”

        武安国一听,赶紧也为难的道“杨公子,此乃你之战利品呀,在下如何敢居功之,如今还有黄巾余党在各地作乱,在下还有要事,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竟是骑着马,带着手下将士就跑了。

        杨林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道老子还真怕你给我收了,这些人虽然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不过只要安置得当,也是一笔财富。

        不管在什么时代,只有人才是财富。

        见武安国走远,关长生上前道“哼,如此小人,也能居于高位,真是让某失望之极。”

        杨林笑着道“大哥,此事实属正常,这几万张口,既然我们给俘虏了,就得管他们的嘴,唉,如今只能麻烦贾云了。”

        说到这里,转头对身后的传令兵道“马上命贾云在他的农庄里圈一块地出来,我要安置这些流民。”

        然后又对太史慈道“三弟,我命你即刻押送这些流民前往贾府,协助贾云对其进行安置,你可能办到?”

        太史慈听了,赶紧大声道“是,主公,慈领命。”

        说完,太史慈快步走过去,带着自己的部下把这些流民押送着向贾府方向而去。

        见太史慈走了,才对关长生道“大哥,如今虽然打败了何仪所部,不过这青州之内,分散的黄巾何其之多,因此我命你带着你部人马,对青州之内的黄巾进行大扫荡,记住,以抚为先,战为后,你可知道?”

        “是,主公,末将领命。”

        说完,关长生也带着部下离开了。

        杨林叹了口气后,把何仪与何曼的人头绑在战马上,然后上骑上马儿,一拉缰绳,然后带着部下直奔北海城而去。

        他要去向北海郡守耿毕要些好处,如今他帮北海郡打败了黄巾,多少要给自己些好处吧。

        五百骑刚一到北海城下,那北海城赶紧紧闭上了大门,同时,城楼上,一位士兵大叫道“你们是谁,为何出现在北海城下?”

        杨林对身边的传令兵示意,传令兵赶紧上前道“我等乃是贾府团练,这位是蔡邕大人高徒杨林公子,如今我等已经击败了青州黄巾渠帅何仪兄弟,正带着两人人头来此拜见郡守大人,还烦请这位兄弟速速通报郡守大人。”

        那士兵听了,赶紧道“好,你等在原地待命,我马上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那城门终于开了,只见蔡邕跟着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老者,满脸带笑的走了出来。

        杨林见状,赶紧下马走了过去,来到蔡邕的面前拜道“徒儿杨林拜见师傅。”

        “哈哈哈,好,好,不愧是我蔡邕的徒儿呀,快起来。”

        蔡邕今天觉得非常有面子,自己这徒弟没有白收,笑着赶紧把杨林扶了起来。

        然后转身道“徒儿,这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北海太守耿毕耿大人。”

        杨林听罢,赶紧拱手道“草民参见耿大人。”

        耿毕见状,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长须道“不错,真是一表人才呀,难得的是居然还深诣兵法之道,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呀,伯喈呀,你收了个好徒弟呀。”

        蔡邕听了,笑着道“哈哈哈,耿兄过奖了,他能有今日,还真不是我教的,只怪他家学渊源深厚呀。”

        “是呀,想不到杨赐老儿既然有两个如此出色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