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十个亿

    实则,齐东又何尝不想搞事情呢?

    但这几天里,他全神贯注于比赛,也就注定了他无法跟上现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

    “有什么看头?”一手按在王德发的桌面上,另一只手捉住商务椅的靠背,齐东弯腰看向他的桌面。

    很多软件开着,一些是新闻,一些统计。

    “没,就是在查那股时无意找到的,查了查,感觉还不错。”王德发翻了翻滚轮,把网站拉到最上方,然后用鼠标标记起那家公司的名字。

    完全没印象的公司。

    “没上市?”齐东问。

    “没。”

    那就是玩债券咯。一念及此,齐东又问:“收益曲线是多少?”

    “一年507,五年513,十年528。”

    “垃圾债?”

    “bb。”

    那就垃圾债了……

    齐东很少玩债券,但他有个朋友在g搬矿,根据他们的说法,aaa,aa,a,bbb算投资等级。但bb,b,,,都列为垃圾债。

    当然,不同的评估机构都有不同的评估。但出来的结果基本相差不大。

    而所言的垃圾债也并非垃圾的意思,不过就是高风险。相对的,收益也很高。

    在此的逻辑是:你看好祖国的成长,也愿意帮助祖国,所以你打算借一万块钱给华夏。

    但与此同时,你也想要一点钱,毕竟今天的一块钱比明天的一块钱值钱,而你不想看着你那些钱在慢慢失去价值。

    所以你跟祖国说:祖国,我借一万块钱给你,你给我一年5的年利。

    而祖国自然不差你那一万块,可谁不想要更多的钱?积少成多嘛,问题在于那5。

    你觉得华夏会在一年内破产,进而无法还你钱吗?这世界上估计除了某章和其信徒,估计没有人会这么认为吧?

    所以祖国不会答应,因为华夏有能力还钱这是必然且公认的,进而她对999999的人来说都是安全的,进而哪怕她出3,2的年利,只要借款方觉得这能让他们赚到一些小利或者至少抵得过通货膨胀的话,就有人愿意借钱给她。

    毕竟风险回避者多得是。有一个产品虽不能赚钱,但也不会让他们的钱一天天的失去价值?他们当然乐意买单。

    相反,你看到一家新公司向你借钱,说实话你并不确定他会不会成功,但是至少你知道他不会破产进而无法还钱,所以你还是打算借钱给他。

    问题是如果公司只给2的年利,为什么你不投资给更加稳定,更加安全,同时也给2的大公司或祖国呢?

    所以你说:公司,我可以借你一万让你有更多的资金运转,但你风险太高了,要是你只给2年利的话,那我不如借给更安全的公司或祖国,所以我要10的年利,我才借你那钱……

    犹记得齐东的一位大学教授曾问过一个问题:“我给你十块钱,你们谁愿意在二楼跳下去?”

    当场,没人举手,没人答应。

    然后教授又问:“我给你十个亿,谁愿意?”

    这一次,绝大多数的人举手了。

    这问题很极端,也很现实。

    教授在那之后,说道:“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他的奖励配得上他那些风险。”

    他没说风险是好的,或风险是坏的,他说风险是可以接受的。而当高风险有了高回报,它就是一笔合理的,可以接受的交易。

    期间,教授问了坐在前排但没有举首的齐东,“齐东,你为什么不举手?”

    齐东回复:“因为我不信教授你会给我十个亿。”

    在之后的四年大学里,就是那位教授把齐东当做“亲传弟子”培养的……

    “十年的牛市,在这个时候投资垃圾债其实还蛮危险的。”齐东对王德发说。

    “我知道。”

    “那就好,看好的话,就买吧。”齐东拍了拍王德发的肩膀,让他自己玩。

    黄永贵那边则没有走偏,一路盯着那个行业。

    “这几天什么情况?”齐东问向黄永贵。

    “太精彩了,一家一直猥琐发育的资管突然用几亿刀的单扑上去咬我们做空的那股,你敢信?”

    “翻出来让我看看?”

    黄永贵把那些天的交易和记录翻了出来,齐东盯着,看了好一会才说道:“……德跃证券在自救,这是当弃子用了。”

    “你怎么知道?”黄永贵愣了一下,他是怎么都看不出来了。

    “我怎么知道?你忘了我之前在哪上班了吗?”

    “……”黄永贵哑然。

    “当然,里面应该有人很多人浑水摸鱼。这股暂时别玩了,不然我们以后在米股市场不讨好,而且现在也没有多少利可以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