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甩手掌柜

    武承运低着头,眼角斜看向皇帝后面的姑母。
    只见姑母袖底下的手指轻轻摆了两下,显然是不同意让他接这个差事。
    道理不用想也明白,这案子太大了,牵扯到的人个个身居高位,不是他武承运能查的了的。
    没人重视他,到时候连各衙门的门都进不去,怎么查?
    “陛下,臣人微言轻,能力有限,恐怕难当此大任。”武承运躬身说了一句。
    “这么大的案子,让一个普通军兵去查,的确有些不妥,”李治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自言自语的说着。
    过了一会儿突然抬头对力士道“传旨,宣柳嘉泰前来见驾。
    此事让他来牵头倒是合适。”
    柳嘉泰是河东柳氏子弟,本身又是正六品下的千牛备身,祖父还是中书令,由他来牵头复核此案,当然没人敢掣肘。
    “喏!”力士躬身应一声,然后去传旨。
    李治又对武承运道“此案玄机是卿发现的,卿当尽心辅佐柳卿,如若有所斩获,朕必不吝赏赐。
    不过,只有你们两个人查案,还稍单薄,你看看可还需要别的什么人帮忙?”
    武承运见皇帝认定了自己,这案子恐怕躲不过去了,他想了想道“臣倒想到了一个人,若是有他助力,查案当事半功倍。”
    “哦?”李治眼前一亮道“是哪个部堂的官员?只要不是三法司的人,尽管向朕提出来。”
    “此人乃并州晋阳人,姓狄名仁杰,字怀英,如今为汴州判佐,”武承运道。
    狄仁杰生于贞观四年,想来现在应该已经二十一岁了。
    要说查案,谁能比的上这位狄公啊,只可惜,恐怕找不到元芳这个人。
    “仅仅一个判佐?”李治皱起了眉头。
    他本以为武承运能选哪位朝中官员,至少也是各部的属官来帮忙,谁想到他却仅仅点了一个判佐的将。
    判佐是各州判官的副手,仅仅是从八品的低级官吏,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小官,哪值的他皇帝重视?
    李治淡然一笑道“罢了,到时让柳中书给你们推荐人才吧,你这选人也太随意了。”
    “可是……”
    武承运正想辩驳,突然看到姑母眼神制止,于是赶紧闭了嘴。
    这件案子主事官是柳嘉泰,他只是从旁协助而已,推荐什么人,也应是柳嘉泰或者柳中书的事。
    虽然狄仁杰是一等一的办案人才,但此时并不显著,还轮不到他去推荐。
    自己与姑母相比,还是太嫩呐,武承运心中暗想。
    过了一会儿,柳嘉泰来了,躬身向皇帝行礼。
    皇帝大略将事情经过向柳嘉泰说了一遍。
    其实就是让他们独立于三法司之外,将案件复核一遍,若查出什么隐情,便可以用来驳斥三法司,省的三法司抓住这个案子不放,向皇帝施压。
    “陛下,臣乃一介武夫,恐怕会辜负陛下重托啊。”柳嘉泰听了有些懵。
    让他奋勇杀敌还差不多,哪有什么查案经验?
    “卿不试过怎知不行?”李治以不容置疑的口气道“此事就这么定了,领旨吧。
    再说,不是还有武卿协助于你么?
    朕会知会柳中书,让他设法延缓三法司结案。
    另外,卿可选拔所需人才,到时把名单报到朕面前即可。”
    “可是……臣乃千牛卫军士,此去查案,恐名不正言不顺。”柳面露难色。
    “这倒也是,”李治微微颔首,想了想道“这样吧,朕赐你金牌一面,你持金牌办案,自然没人敢对你轻视。”
    所谓金牌,就是皇帝为某件事所任命特使的信物。
    柳嘉泰的脸依然跟吃了苦瓜一样,这不是金牌不金牌的事,关键他不是那块料,皇帝却非要赶鸭子上架。
    就算把案子的所有关窍都告诉他,他还要仔细想想,更何况让他自己去查?
    可是此时皇帝已经不给他推脱的机会,让旁边力士取来一面金牌给他,便摆了摆手,示意他出去。
    武承运也跟随一起告退。
    两人出了清醉阁,柳嘉泰边走边沉着脸道“方才是你禀报圣人,育州案另有隐情的?”
    “圣人问起,我只是把当初所见所闻告知圣人而已。”
    “多事!”
    柳嘉泰突然停下脚步,脸色不善的回身道“你育州的差事已经办完了,如今你是千牛卫军兵,职责乃是拱卫皇城与圣人,却要牵扯到案子中,岂非自找麻烦?”
    说起来,这的确不是他们该管的事,柳嘉泰也明白,要不是新收了这么个部下,恰好这个部下又在皇帝面前多说了话,这案子无论如何都不会落到他一个千牛卫军官头上。
    “柳备身,”武承运却笑吟吟的道“这其实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吧。
    此案如今即将由三法司当做贪腐案来了结,我等前去复查,若能查出什么端倪,自会顺了圣人之心。
    即使什么都查不出,咱们也不可能损失什么。”
    柳嘉泰驻足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办好了有功,若是办不好,顶多也就说明三法司办案严谨,没有疏漏,皇帝也不能怪罪他什么。
    既然皇帝主要是听信了武承运的话,他索性将金牌往武承运胸前一拍,道“那你就持此金牌去查吧,过几天要是没有发现,就回去跟圣人复命,交回金牌。”
    说着,便大摇大摆的走了。
    武承运忙喊道“柳备身,您不能当甩手掌柜,把这差事全甩给我啊。”
    “谁惹出来的乱子谁兜着,”柳嘉泰头也不回的道“军营里惹出的黑锅我可以给你背,这锅,我不背。”
    武承运苦笑了一下,虽然他对柳嘉泰说办不好也无过,可实际上如今御史们讨伐房遗爱的攻势正猛,万一皇帝顶不住,要丢车保帅,还是要把他们贬往阳关,平息众怒怎么办?
    他现在危险还没有解除,必须找到此案的隐情(如果有的话),抓住三法司办出冤假错案的把柄,才能让皇帝跟三法司摊牌
    如此既能让皇帝有了驳斥三法司的筹码,又能解除他自己的危机。
    所以如今柳嘉泰当了甩手掌柜,把金牌交给他,让他放手去查,也不错。
    正当他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背后有人道“承运,慢些走。”
    武承运回头一看,只见姑母正一个人走了过来……
    ……
    且说柳嘉泰,把事情推出去之后,又回到军营处理公务。
    不多时就有家中侍从前来禀报,说老阿郎有请。
    柳嘉泰不明所以,扔下手中公文,急匆匆的回到家里,只见厅堂中祖父、父亲、叔父以及王家几个人都在。
    而且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善,场面有些吓人。
    柳嘉泰忐忑的上前,怯生生的道“阿翁,阿爷,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