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话说忆之熄灭了所有的灯,独留了一盏在书案上,她蜷缩在绣衾里,撩起幔帐的一角,瞧着烛火跳跃。
    倏忽,梁上有人跳了下来,忆之坐起身,撩起一边的幔帐,但见元皞朝她走来,她将鬓边的头发往耳后挽了挽,又去顺垂在胸前的长发,又用大袖去掩盖她赤裸在外的双脚。
    元皞走近了些,笑道“你就知道我会来?”
    忆之羞赧地低下头,心头突突直跳。
    元皞蹲在她的面前,仰着脖子去笑着望她。
    忆之姣怯怯道“谢谢你。”
    元皞朗笑道“又这么客气做什么。”
    忆之踟蹰了半日,伸手去拉元皞的衣袖。
    元皞见她两指的指腹捏着绸布,捏了半日,不见动静,不觉有些纳罕,又笑问道“怎么了?”
    忆之呆了半日,一时抬起星眼将他看了看,又迅速垂下眼睑来,如此几回,欲语还休,脸儿先涨得飞红。元皞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心潮随之澎湃,他偏着头,去看她的眼睛,想要从眸子中确认答案。
    忆之躲闪不及,对上了他的目光,二人同时如触了焦雷,浑身滚热。
    她说道“谢谢你为我们解围,谢谢你为我出气,谢谢你替我撑腰。”
    元皞看进她的眼睛,眸子里那团白色的火焰越燃越烈,也颤抖地越来越厉害。
    忆之终于鼓足勇气,一点一点往榻中央后退,元皞被牵着,站了起来,又钻进了幔帐,他有些出乎意料,更有些蠢蠢欲动。
    那一小方天地里,她肩头的素纱滑落一半,露出大片肩背,娇怯怯似梨花带雨,含情目晴波流转,含羞带臊。
    元皞丢了半魂,他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是为了你谢我,才做这么多,这不是交易。”
    忆之点着头,说道“嗯,不是交易。”她跪坐着,凑上前去吻他,她轻轻喘着,用低到呼吸一般的声音,说道“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想你。”
    她的吻由浅入深,二人很快寸断相合,纠缠在一处。元皞趁着离舍的间隙,对她道“我常常会梦到你。”忆之沉沦在分不清你我的亲密游戏里,她模糊了双眼,问道“你的梦和我的梦,是不是一样的?”
    元皞笑道“我的梦,和现在差不多,你的呢?”
    忆之咬着下嘴唇皮儿,羞赧了半日,说道“我也是。”
    她攀着他的肩膀,说道“即便我考虑地再清楚,一看到你,我又不清楚了。”
    元皞笑道“我不一样,我考虑的很清楚,一看到你,我就更知道该怎么做。”
    忆之不觉闷住了,她咕哝道“这样可不行。”
    元皞一下又一下地去吻她,笑道“为何不行。”
    忆之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他鼻子,说道“这场战,我不能还没打,就缴械投降。”
    元皞笑了出来,握住她的手,用掌心沃暖她。忆之望着那宠溺的笑容,心里愈发开了花一样,她翻着骑在他的身上,望着他道“我想你听我的话。”
    元皞道“你变得也太快了,方才还在谢我,这会又要压迫我。”他说着话,腹部一动一动,忆之一面红脸,一面笑,她趴在他胸膛上,用手掌垫着削尖的下颌,说道“你这个人,太可怕了。”
    元皞圈着忆之的腰肢坐起来,直视着她道“我听你的话,我早就开始听你的话了,你自己遮着眼睛,捂着耳朵,就是不肯相信。”
    忆之扶着他的肩膀,望着他笑。
    元皞望着那荡着雾气的笑容,更馋了起来,他把脸往她的脖颈里凑进去,痒地她咯咯直笑,她弓着背脊往后缩,握住了他的嘴巴,发出一叠声够了够了,不能再闹了。
    元皞将她滚倒在床榻上,说道“那不能够。”又补充道“多出些汗,对你的病也有好处。”遂一番云雨不详细说。
    忆之朦胧睡了半日,摸索不到枕边人,一时醒了过来,她撩起幔帐,只见元皞在书案前捧着她的字在看,他见她醒来,笑着念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他翻过这一张,又清了清嗓子,眼望着下一张,念道“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诗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忆之跻了鞋走过去,说道“我抄了这样多的词,你怎么只挑这两句念?”
    元皞笑道“其他的与我又无关,有什么好念的。”
    忆之没好气反诘道“你就知道与你有关?”
    元皞轻轻捶案,道“不然还能与谁有关?”
    忆之缄默了半日,说道“我很困惑,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何时开始爱你的,倘若那时,你好人做到底,送我回家,而不是带我去西夏。或许我就不会爱上你。”
    元暤笑道“我冒着毁了多年大计的风险救你,难道就是为了将你救回来,再送到文延博怀里?你别忘了,若论经济务实,他和我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没有什么倘若,没有什么或许,眼下是如何,就是如何。往后想要如何,眼下就得如何。”
    忆之呆了半日,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回西夏?”
    元皞学她答非所问,反问道“他还有来找你吗?”
    忆之道“只见一回。”
    元皞又问“都说了些什么?”
    忆之没好气道“管太多了。”
    元皞道“我就随口问问。”
    忆之只当没听见,过了半日,元皞又道“到底说了些什么?”
    忆之就要走开,元皞只得道“嗳,不问了,不问了。”
    却说她次日晨起时,元暤已经离开,赖着不动的念头像水蛇般游走的绳索,逶迤盘绕在她的四肢,身体,捆了一圈又一圈。
    杏儿开了门进屋,忆之忙用饱满的精神说道“我已经醒了。”她挽起帐幔,漏入天光。
    霎时,礼教,体统,道德统统都回来了,它们从她的面前走过,投以不知羞耻,鄙夷的目光。她觉得脸儿热辣辣地刺痛,仿佛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
    她收到来自崇政殿的召见,她知道只要西夏不灭,元皞不倒,在宋国,再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她看透了丹墀上的那个小男人,并失去了所有热情。
    她慢悠悠而去,即便他扬着雀跃的声音,告诉她吕易简携众臣请旨,睢阳书院升为国子监。也并不能使她死水般岑寂的心起一丝波澜。她懒怠敷衍,问道“皇姐,皇姐,皇姐,皇姐……陛下,您是否真的把我当姐姐过?还是说,至始至终,我都只是,制衡元皞的一枚棋子?”
    铺着地毯的御叽一阶又一阶,将金交椅上的人儿不断拔高,不断推上,他说道“皇姐,朕,有朕的无可奈何。”
    “陛下。”忆之轻声断喝,她的声线柔和且宁静,将她托高,与他平视“比起随风摇摆的陛下,坚定如初的他更值得我去回护吧。也还请陛下体谅。”
    赵臻缄默了半日,问道“皇姐,我失去你了吗?”
    忆之道“是的,陛下。”她顿了一顿,又说道“还请陛下,珍惜那些,并未对你失去热情的人。”
    赵臻站起身,踏着御叽,一步一顿走下丹墀,他脸部的线条圆润,显得十分稚嫩,只是他的口中说的话,早已失去了童真“皇姐,水至清,则无鱼。世事,难就难在并非非黑即白。一言,难尽。”
    忆之笑道“所以,真情,信任,就变得分外难得可贵。”
    二人近在咫尺,却又好似远在天边。
    忆之道“我想我父亲了,有人丧谤他深谙趋吉避凶之道,是太平宰相。我如今才明白,他的大智慧。”
    赵臻道“我也想念临淄公了,无论如何,他都愿意体谅我。”
    忆之答非所问道“陛下,我想在睢阳书院里修建一座小院,按从前晏府清明院的格局。落成之日,我将搬离玉雨轩,去那里居住,直到嫁去西夏。”
    赵臻缄默了半日,应允了下来,又说道“富良弼将送辽皇太弟与公主回国,待他签订合约,归国后,朕会信守承诺,擢升他为枢密副使兼任秘阁学士,殿前内侍官。范忠彦移邓州,知邓州知州。韩玉祁移定州,知任安抚使。至于其他人,还需慢慢处理。”
    忆之未答话。
    赵臻继续道“朕辜负了你,他们没有。看在他们的份上,无论你去往何方,前程如何,且记得,你永远都是宋人。”
    忆之道“忆之当尽全力成长,挣一番好前程,保护我想保护的人。”
    她出了崇政殿,但见苍穹广阔,不觉松了口气,又乘坐轿辇来到秘阁藏书楼,富良弼果然在那等着她,二人隔案对坐,相视一笑。忆之去煎茶,富良弼搭把手,二人如从前般默契配合。
    她将碎茶倒入金法曹中时,富良弼接过手,推动碾轮,直到茶砖碾为粉末。
    他一手托起茶碾,一手拿起棕刷,将碎茶扫进茶磨的磨孔。
    忆之旋转着茶磨,她蓦然道“我爱上他了,即便你觉得我不知廉耻,即便你说出成千上万条不能的理由,我就是爱上他了,我掌控不了自己的心。”
    富良弼盯着旋转的茶磨,说道“我猜到了。”
    他又看着忆之说道“你因为我指责他而愤怒,你还为了这个人同我争执,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忆之陷入缄默,她的手儿不停歇,一圈接着一圈转动着,直到碎茶磨为茶粉。
    富良弼揭开上面那层磨扇,忆之用棕刷将茶粉扫入茶罗,又将茶罗放置在富良弼递来的茶碗上,她将最细的茶粉筛入碗底,不觉垂下了泪来,一滴接着一滴,滴入碗中,茶粉浸了泪,凝结成一块。
    富良弼道“夫子说了,名正言顺,堂堂正正,不是祖宗留下的陋习,是长辈希望晚辈永远沐浴在日光下的美好期盼。在日光下,有迎光的一面,就有背光的一面。一辈子很长,犯了错可以改,受了伤可以治愈。这些苦,我们能熬过去。
    他愿意等你孝满再娶你,又当众回护你,他做的很好。”
    她双目含光,说道“我好惭愧,从前,我不该那样对你,更不该那样对苏缈缈。”
    富良弼苦笑道“我们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不必再提了。让往事,都过去吧。”
    忆之点了点头。
    富良弼绷紧了脸,说道“我们要对付的那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很圆满,这样大一局棋,他却的每一步都十分稳妥……不过,哪怕终其一生,我们也要找出漏洞。”
    忆之双目炯炯,说道“哪怕终其一生,我们也要找出漏洞。”
    他们正对望之际,忽听一声咳嗽,震天动地,二人不妨,皆唬了一跳,余音还在藏书阁里回荡,忆之回望一看,元皞正黑着脸直瞪瞪瞅着她,只听他说道“你起了个大早,见完这一位,又见那一位,消磨了这半日,怎么还没完没了地聊,又哪里来这样多的话?”
    忆之没好气道“良弼哥哥就要去辽国了。”
    元皞道“我也就要回西夏了。”
    富良弼眨着眼,只当什么也没听见,他往身旁的书架上抹了一指,指腹摩挲了摩挲,轻声道“哟,没有灰尘。”他又觉得自己说了句废话,这藏书阁内,每天至少有二三十名宫人从早擦拭到晚。
    元皞道“我饿了。”
    忆之道“那坐下吃杯点茶。”
    元皞说道“我要吃菜叶裹馅儿。”
    忆之只得耐着性子道“一会再去。”
    元皞道“现在就去。”
    忆之缠不过,只得对富良弼讪笑,富良弼点了点头,她才红着脸,慢慢站起身,转过身来,瞪着元皞走了过去。
    元皞满意地笑着,朝富良弼微微点了点头,见他投来抱以善意的鄙夷,也混不在乎。他知道这二人对对方的态度,清澈如明镜一般,也能感受到忆之对自己极力克制下,仍然藏不住的灼热。
    他只是见不得她与别的男人不约而同地展露心灵相通的微笑,这使他有想要抽出大刀的冲动。他与忆之并肩往藏书阁外走,忆之问道“你还有几日要离开?”
    元皞道“宋廷册封我为夏国主,赐予每年岁币七万二千两,绢帛十五万三千匹,贡茶三万斤,承认西夏香油疆土,重新开放榷场……总之该谈的都差不多谈妥,也就再留个两三日吧。”
    忆之沉声不语。
    元皞握了握忆之的手,笑道“怎么,舍不得我走。”
    忆之溜了他一眼,蓦然喉头哽上一股咳意,她轻轻咳了几声,叹道“果然病去如抽丝。”
    元皞又笑道“可见汗出得还不够。”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