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平辈相交

    “王越一战成名,武馆生意兴隆,身价水涨船高,名号更是从剑侠一路升到剑宗!”


    小胖子耐心听她说完,这便问道:“你和她很熟”


    “谁”女刺客还没从八卦中恢复过来。


    “公孙氏啊。”


    “我却不熟。倒是家父曾为她治过病,也算是世交。”女刺客很有些得意的笑道。


    “那你能不能帮我捎句话”小胖子随口一说。


    “公孙氏曾在剑断处立誓,终身不再言剑!”女刺客铿锵答道。


    “那算了。”果然还是不收徒啊。


    “不过嘛……”见小胖子一脸失望的表情,女刺客话锋一转,“家父与她有救命之恩,所以曾言……”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何所言”


    “他日,家父若有所求,必有所应。”女刺客掷地有声。


    “敢问姐姐,如何才能有求必应”刘备急忙行礼。


    见他举手投足一副小大人模样,还学人作揖,女刺客不禁笑道:“好啦,我这有块信物,你拿去给她。只说是‘钜鹿故人来求’,便可。”


    钜鹿!小胖子眼睛缩了又缩。


    因为作着揖,脸朝下,所以女刺客并没有看见他的表情。这便笑道:“若随了你的心愿,姐姐却不知,你该如何报答我”


    小胖子郑重的昂起头:“他日若为敌,我饶你不死。”


    女刺客一愣,旋即格格笑道:“好好好。好弟弟,饶我三次可好”


    “一言为定。”小胖子亦笑。只不过比起笑起来花枝招展的女刺客,小胖子的笑中多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信物是一个香囊。


    嗅了嗅,还有余香。香味很特别,似乎加了麝香。这种香囊,若不知配方,很难作假。想来定是公孙氏活命所留。


    钜鹿故人,不会是张教主本人吧。


    关于黄巾起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貌似是一场穷苦人民翻身闹革命的正义之举,似乎不少史家也是如此认知的。不然也不会用起义这个偏褒义的词。


    但是,站在中山王裔,汉室宗亲的角度来说,‘黄巾之乱’,根本就是自家的生死大敌!小胖子好死不死,偏偏家有一棵大桑树,还改名叫刘备!从此与黄巾军势不两立。起兵讨贼,那是必然!


    送走女刺客,小胖子思绪万千。


    事不宜迟,明天就去拜师。


    女刺客动不动就在自家茅房出现。不啻于头悬利剑!


    这种被人捏在手里的感觉,小胖子一天都不想多尝!


    从三叔那学来的骑术,小胖子每日不缀。如今已小成。老是劳烦母亲,小胖子自己也过意不去。再加上牛车花钱不说,脚程又慢。哪有一骑绝尘来的爽快。


    对母亲只说是出去遛马,这便套上笼头、马鞍,穿上缰绳,将黄骠马牵了出来。


    黄骠马颇通人性,又与小胖子人马情深,断不会抵触小主人的乘骑。


    虽说乘骑的整个过程,已在驴身上练的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可骑马还是头一遭。


    小胖子年后又蹿高不少。不仔细看,或以为是半大小子。确是个实打实的童子。加上高桥马鞍和三阶软梯,采用后世速度赛骑师们的前蹲式骑乘法,身材矮小或也无妨。


    打定主意,这便深吸一口气,踩着马镫上的三阶软梯,翻身而上。待坐稳,小胖子再深吸一口气。无需扬鞭,缰绳一抖,这便绝尘而去!


    完美!


    古代少有岔路一说。一条大道通南北。小胖子辨过方向,十余里的官路,纵马片刻即到。


    难怪这个时代,马贵若斯!


    见小胖子高头大马,路上行人纷纷侧目。好在礼数周全,也不讨人厌。问清饮马巷所处,这便驱马离去。


    城内不可纵马,这个规矩他还是知道的。


    饮马巷前,有个石槽,很好认。


    笃笃笃!


    将马拴好,小胖子这便敲响了房门。


    许久,并未有人应声。


    正准备再敲,忽听头顶一声轻咳,“牵马来后院。”


    再抬头,窗户紧闭,未见说话之人。


    小胖子摇了摇头,这便牵马向后院走去。推了推,角门已开。把马牵去马厩,添了把草料,便寻路向后堂走去。


    堂中只有一缁衣女盘膝静坐,小胖子踮着脚尖,走上前去:“敢问,公孙先生何在”


    “给我。”缁衣女缓缓睁开双眼,面无表情的伸出手。


    小胖子随即醒悟,遂将香囊双手递了过去。


    “故人可好。”女子闻了闻香囊,这便问道。


    “一切安好。”小胖子一愣,“敢问……”


    “你不是要寻我么”


    “什么!你是剑绝”小胖子脱口而出,“不是说……十年前就已归老的么……”


    “难不成非要老掉牙才可回家”女子缓缓起身,竟有七尺之高(1.65米)!且皮肤白皙、鼻挺唇丰,细细看去,眼珠竟透着丝碧波!


    显然有异族血统。


    “所为何来”女子居高发问。


    “拜师学剑。”小胖子仰头答道。


    “我已立誓不再言剑,如何收徒”


    “那……”小胖子挠了挠头,“可有转圜”


    “如何能转”


    小胖子想了想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道是先入为主。敢问先生,这两誓,哪个在前”


    “剑在囊前。”


    “呃……”小胖子顿时语塞。逻辑很严密啊……


    女子暗忖片刻后,又道:“即是故人,且与我有恩,你我便以平辈而论如何”


    小胖子顿时喜上眉梢,打蛇随棍上:“长姐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学剑无须拜师,且长姐传弟,亦属家事。如此勉强能说通。


    女子似乎也手痒的很,这便折来两根树枝,开始授业。


    “古有赵女,剑法天成。剑如人,剑心如人心。出剑随心所欲,如天马行空,如游龙入海,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身随意动,剑随心动,心剑合一,此乃吾门诀窍。”


    “君子剑。”小胖子似有所悟。


    “哦你可当君子否”女子问道。


    “我随口一说。”小胖子汗颜。


    “贩夫走卒,皆有剑心。若日日苦练,亦有所成。却未必是君子剑。”


    “什么人练出什么剑。”小胖子醒悟。


    “见你手,便知从未握过剑。今天先教几个简单的剑式,学会后再来。”


    剑无非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扫。细细分拆,再经串联,便是剑式。


    传徒,与其说是传招式,不如说是传经验。


    砍人和被砍的经验。


    谓大侠者,经百战,披千创,斩人无数,所得亦无非是经验。五花八门的兵器,人各有异的身高、臂长、气力、速度、弹跳、爆发力、乃至左右手。遇到这些对手,有经验的大侠,不等出剑,就能知晓路数,亦有破解之道。


    逢战必胜,又心怀黎民,谓之侠也。


    至于内功心法,一笑了之了。


    当然,心法内功确是有的。只不过更偏向是诸如调整呼吸或者精神刺激之类,一种缓解疲劳的手段。没有白骨生肌,移江平海的神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