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杠杆

    “妈,  你现在不是药厂的正式职工了,还能把厂里的房子买下来?”
    林秀英的声音清晰地从电话里传来“能啊!”
    “我见到厂长的时候,厂长是和我说了两句,  按理说只有厂里的正式职工可以买。”
    “但是具体怎么操作,不都是厂里说了算?厂长说照顾一下咱家。”
    “虽然我现在不是正式职工了,但当初分房的时候我是正式职工,所以还是让咱家买。”
    林秀英很是感激“厂里对咱家一直很照顾,不说买房子的事,还让咱家住了这么多年呢……”
    林清对厂里当然也是感激的,  但是她想不明白,  为什么上辈子厂里对她们家的照顾有五分,  这辈子对她们家的照顾有十分。
    林秀英话音一转,  语气中突然充满笑意“对了,  厂领导还夸你了呢!”
    “说厂里这么多孩子,  你的大学最好的!”
    “说你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大学毕业后前途无量。说暑假的时候见到你就知道你不一般,  厂里这么多孩子,  自己把自己的大学学费赚齐了的,除了你也没谁了!”
    “还有厂里淹了的事,  人人都想不到,只有你提前预料到了,  提醒了多少人啊……”
    “厂长还让我感谢你呐,  他妈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就住一楼,  多亏你提醒老太太才没损失多少钱,  否则他妈那么节省的人,  可得心疼坏了!”
    林清猛然醒悟!
    这辈子变得不同,  因为暴雨、因为炒酸奶、因为她自力更生地赚够了学费、因为她成为了浙大的大学生……
    因为上辈子她们家在厂领导眼中值得五分的照顾,  这辈子值得十分!
    上辈子的五分照顾只是同情,这辈子的十分照顾,是大家都觉得她前途无量!
    旁人夸赞林清的话,林秀英全都想和林清说一遍,从林秀英一点都不打磕绊的话中,林清就知道妈妈把别人夸她的话在心中反复回味了多少遍。
    林秀英笑道“现在整个厂里的人都羡慕死你妈我了!”
    “说我生了你这么有出息的闺女,下半辈子可是要享福了!”
    林清鼻梁突然一酸,想起上辈子她考上大学后也有人对妈妈说过同样的话。
    妈妈也畅想过享福的生活吧?
    然而她上辈子不仅没让妈妈享上她的福,还让妈妈为她操了十几年的心。
    等她终于事业有成后,妈妈已经吃不动也玩不动了。
    林清手指狠狠从脸上抹过,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正常“妈,买房子的一万块,什么时候交?”
    林秀英叹了口气“厂里说半年内交齐。”
    “要不然咱家不买了吧?半年,一万块,钱从哪里来啊?”
    林清斩钉截铁地说“买!必须买!”
    林清对林秀英分析“这样的机会错过了科可就再没有了。”
    “现在外面的商品房什么价了?一千多一平了!”
    “咱家房子六十平只要一万块,折合下来一平才一百六!”
    “价格只有商品房的十分之一!”
    “至于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了,我来解决!”
    半年时间,一万块钱,林清有自信能赚回来!
    林秀英知道女儿有本事,但是她也想不出林清半年怎么能赚一万。
    卖炒酸奶、摆摊是都很赚钱,但是都要从早到晚的辛苦忙碌。暑假里这么干一干还行,如今在大学每天上课学习,哪还有时间赚钱?
    每天可以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顶多有两三个小时,女儿再有本事,也不能一天干两个小时,半年赚出一万块!
    林秀英提高音量“我告诉你啊!你不能逃课!”
    “既然你说买房,一万块钱我们就努力凑一凑,我找你舅你姨家都借点,厂里关系好的人家也都借点!”
    “凑够了我们就买,凑不够那也没办法。要是让我知道你逃课,看我不揍死你!”
    林清笑了,她对林秀英做出保证“放心吧,我不会逃课的。”
    “我肯定在好好学习的前提下再赚钱。”
    “舅舅和小姨家,妈你先不用开口借钱,回头我自己和他们说……”
    买房的钱林清自信能赚够,但是做生意的本钱她想借一借。
    不,不是借钱,而是拉投资!
    林清刚才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已经做出了决定,她等不及自己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赚钱存钱、慢慢扩大规模了……
    她要上高杠杆了!
    之前林清犹豫的先租房搬出宿舍还是先租场地做家教事业的问题,她现在不再有丝毫犹豫。
    当然是先租家教场地!
    住在十二人间的宿舍里虽然很苦,但是她上辈子刚创业时更大的苦都受过!
    或许是大学里的学生都在读诗散步,或许是九十年代没有电话没有邮件,林清的节奏也不知不觉中跟着慢了下来,创业的步伐一直不疾不徐。
    然而她今天猛地意识到时光不等人!
    上辈子她错过了陪伴亲人长大变老的机会,这辈子她不能再错过时代的红利。
    这辈子得到了上辈子没有的机会,但是从厂里买下自己家现在住的房子她就满足了吗?
    六十平的房子,家里三口人,一共只有两个房间。
    她当然要买更大的、更好的、更多的房子!
    这辈子她不仅要趁着妈妈年轻时带她吃带她玩,还要趁着妈妈年轻时就让她住进大房子!
    林清把找家教的消息告诉同学们后,消息顿时像长着翅膀一样飞出去了。
    现在人人都没手机,于是林清让有意愿的同学们来图书馆门口找她。
    她在图书馆门口守株待兔了两天,等到的同学们比她预想中还要多。
    国庆两天假刚过完,林清就把中文系和隔壁几个系有意做家教的同学名单统计出来了。
    图书馆门口的短暂会面,来找林清的同学们都以为只是登记,殊不知其实是林清对每个人的初步面试。
    说话结巴的、不敢直视她的、普通话口音很重的……刷掉。
    衣服邋遢的、头发很油的、身上有异味的……刷掉。
    说话没逻辑没条理的、吹牛吹到天上去的、垂涎的眼神黏在她脸上的……通通刷掉!
    还有一些人品不过关的,这是最严重的问题,林清打听出来后更是毫不犹豫地刷掉。
    住在十二人间的宿舍里,人品问题很难瞒过室友们。林清军训时练合唱时用心记人,就是为了此时能向室友和同班同学打听一番。
    还真让林清打听出来了几个人品有问题的佘香芹二号、佘香芹三号……林清立刻刷掉刷掉!
    通过林清不动声色的初步面试的同学,一共有一百多个。
    林清通知大家来试课。
    依旧在图书馆门口,林清坐在石阶上,身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年级各个科目的教材都齐全。
    林清双手托腮,状态在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无缝切换,要求试课的同学们对着她讲课。
    这样又刷下去一半,最终剩下五十人。
    林清将这五十名“优秀家教”的信息逐条印刷出来,做成一个三折的师资力量册。
    师资力量册上印着五十个家教的姓名、高考各科分数、擅长的科目、胜任辅导小初高哪个阶段的学生。
    这五十人是林清用心分配过的,男生女生各一半,擅长各个科目、各个年级段的都有。
    宣传册印好之后,林清也不必雇人,直接分给五十名优秀家教。给大家分配好地点,去附近的小初高门口发给家长。
    接下宣传单仔细看的家长们,林清告诉大家要进一步聊一聊,并且收集反馈信息。
    现在的人们还没有经历过信息泄露的痛苦,对找家教有点兴趣的家长们,全都十分爽快地留下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大家周一到周五在附近的学校门口,周末的时候在青少年宫门口发宣传册。
    不过一周时间,林清这里就汇总了几百条信息,还有家长已经在询问大学生家教一对一辅导的时间和地点了。
    至于家教地点,林清已经看好了,就在老杭大教职工小区,杭大新村。
    杭大新村和林清所在的西溪校区仅有一路之隔,出了校门走上几步就到了。
    小区里的建筑不是一批建成的,时间跨度很长,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1
    如今小区已经老旧,但却十分幽静,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极为合适。
    而且杭大新村就像华美制药厂一样,闪闪发亮的时光已经过去,很多昔日的房主都已经搬了出去,现在小区里空置的房子很多。
    林清看上了一栋两层小楼,这是小区里最早建成的一批。两层小楼有点类似于后来的联排别墅,一层两套、上下四套,过去分别给四个教授的家庭住。2
    直到现在,人们依旧称呼为“教授楼”。
    后来小楼的产权发生了变更,三位老教授都搬走了,也没有购买的意向,只有一位老教授家一口气把这栋小楼里的四套房子都买了下来。
    因此这栋小楼都是一个房东,林清想要租下来,只要和一个房东谈。
    至于怎么谈,林清钱不够还想租尽量大的场地,当然是往死里还价!
    在如今普遍年付的情况下,林清开口就是月付!
    “您还可以以房租的形式投资。我们签个合同,把一年的房租总额算作您的投资金额。”
    “本金我们逐月返还给您,一年后一次性给您分红。”
    林清把做好的计划书递到池静的手里,池静是一位面目和善的中年女人。
    小楼的房主一家如今都在国外,池静作为亲戚,帮忙照看代理这栋小楼。
    池静显然第一次碰见这样的情况,她满目茫然地看向林清,林清说的意思……不还是房租月付吗?
    池静翻开计划书只是为了礼貌,她已经在心中想好了婉拒林清的话。
    然而翻开计划书后,她不由自动地被吸引住,逐行逐句地读完了。
    林清一个大学生做的计划书竟然有模有样,不,应该说是十分令人惊艳。
    读完后,池静自己都冒出了投资的念头,她竟然真的觉得这个创业项目能赚钱。
    她双手将计划书递还给林清“房子的事情我做不了主了,我只是帮忙照看。”
    “你可以再等一个星期吗?恰好我侄子一个星期后回国,你可以直接和他谈。”
    池静停顿两秒“顺便问一句,你还接受其他人的投资吗?”
    林清露出一个笑容“当然!”
    “我还有其他的项目,您要比较一下吗?”
    林清像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拿出了第二份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