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叱咤玉唐 第七章初谈仙人,慕白沉思!

    听到二人对仙人的讨论,慕白不禁心向往之,开口问道“爷爷,这世上真有仙人?”
    “有!”
    秦老闻言抚摸着胡须笑道“怎么会没有呢,难道你小子还想成为仙人?”
    “可这仙人要求奇高,能被其看中的万中无一啊!我看白儿你从小便天资聪慧,说不定还有机会一试。”
    慕白惊喜道“真的?”
    此刻秦老转身盯着慕白上下打量着,不禁眉头一皱,开口道“你不会真要去追那虚无缥缈的仙缘吧!我就随口谈到这个事情,我劝你还是早些放弃,对于咱们这些凡人而言,那东西太遥远了!远到不切实际!”
    “爷爷,仙人真能长生不老,无灾无病嘛!”慕白认真的问道。
    “当然了,我还有幸看见过一次,那仙人脚下踩着一道蓝光,从我头顶的天上飞过,想那仙人飞天遁地都能,何况长生不老呢!”
    回答他的却是那个和秦老对话的猎户。
    听那猎户说完,一路上慕白一直沉思,不再言语,秦老爷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无奈的摇头,他怕今日的这些话误了这孩子。
    他曾经也是晓山仙宗的弟子,可叹的是当年他的资质尚可,为人却是太过直率,和门中师兄争闹被废了修为撵出山门,如今若是这孩子执意要去寻仙问道,他恐怕也是拦不住的,相处六年时间,他比谁都清楚慕白这孩子性格坚韧且极为倔犟,决定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记得一年前,他为了刺激慕白好心研读医书,对他说他大师兄只用一日时间就已通背全书,慕白也犟,两天两夜不吃不眠背会《还阳九针》,众师兄劝都劝不住,结果这小子背会后倒头就睡,也不管躺在什么地方。
    至今想来也是咋咋称奇,想那《还阳九针》全篇两万余字,注释七千多字,近三万余字,慕白两日便能熟背,从中抽取任何一篇都能张口道来。
    赶路这五日间除了吃喝休息,背诵医书外,慕白未出一言。
    此刻,除了他自己,没人我知道他想些什么,期间猎户三人谈论间说到此事,要不是秦老爷子解释一番,还当他天生孤僻不善言语呢!
    ……
    晓山山脉坐落在晓山城南一千里处,其山脉连绵三百多里,其中林木极广,而且不乏千年古木,大到十数人才能围抱。若人身处山林深处,其暗不可见日,只有借反射而来光亮前行。
    因晓山高入云天,雨后天晴远远看去,只见云雾,不见山巅,山巅在云雾之上,太阳之下,黎明破晓,总能第一时间看见阳光,因此名曰晓山!这晓山城也是因这山脉而得名。
    见前方有一数十丈左右的悬崖,秦老喊到“张师傅,前面停下,到采药的地方了。”
    想到此间秦老转身看向车上正在读书的慕白道“慕儿,前方已到采药之地,你来说说,为何爷爷选在此地啊?”
    心知秦老爷子要考较自己,慕白不敢有所懈怠,忙下马车,定眼看去,一十数丈断崖屹立面前,其中两面向阳,一面向阴,看到此情景,慕白心中已经了然,也知道老爷子要考教什么。
    便侧身对秦老爷子躬身拜道“我已知爷爷要拷问什么,不知爷爷是说这阴面,还是阳面,是问这涯顶?还是谷底?”
    听闻此言,秦济顿时明白,这题估计难不住他,便笑道“你且说来听听,要是不对,便罚你回去抄写《本草》一遍。”
    “什么?”
    “《本草》一书全是介绍各种药材生长环境,药理药效以及记载一些药方的,全书八十二卷,四百七十万余字,我这一年来也就通读前小半,要是试言不对,可如何受得这么重的惩罚啊!”慕白面露苦色道。
    秦老爷子故作严肃道“知道这医道博学广大,你就该安心学习,可别动其他歪心思”
    “你且试言之,让老夫看看你这一年学的如何!”
    无奈,慕白指着崖壁说道“《本草》有言断崖者,多为珍品所处之地也,若有涯,阳者少水份而多光亮,阳面以及涯顶所产之药多为阳元草等…其味微苦,有增耐力,抗疲劳,强健肾脾之功效。”
    “阴者多水而少光,阴涯与涯底多生岩黄连,石斛草等…岩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之功效,对于明目,肝病有奇效。石斛,有滋阴补肾,生津养胃之功效,所养之患颇多,素有仙草之称,可惜此药对于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成药甚少。”
    “爷爷”
    “一看我说的可还正确?”语罢,慕白得意的看向秦济。
    秦老看着慕白得意的面容冷哼道“你小子别得意,说是让你说对了,可惜不算完整,这涯上药草可还多着呢,这次算你蒙混过关了,你需记得多加研习,下回我还考你。”
    慕白听言躬身撇着嘴道“师傅教训的是,慕白记下了。”
    这爷孙俩人明为爷孙,实则却是师徒。
    一行四人奔走一月有余,一辆马车都快装满了,可谓收获颇丰,而且此次所采皆为珍惜药材,平常在药商那里可不常见。
    也幸亏来了三个武艺高强的猎户,此间山势陡峭,有多云雨,湿气较重,涯间多生青苔,蛇虫鼠蚁甚多,要是普通采药人来这山岭,不是死于蛇虫猛兽,便是跌落峭壁悬崖。
    这也是为何此处珍惜草药数量极多的缘故。
    临行之前秦老爷子却又叫住三个猎户,说是要采一珍惜药材,又行一日后到一密林之前,秦老开口说道“张师傅,你们在此候,我进入看看情况,要是那药还在,我便招呼你们过来,若是不在,我只身回来即可。”
    张师傅面露难色道“这…要是您老有个万一,我们不好回去和您那几个徒弟交代啊!我们还是跟着您吧。”
    “不用!这里地势没那么陡峭,不用烦劳你们了,老朽一人去看看就行,你们且放心,有我在,量那几个小子也不会为难于你们,你们在此看好马车中的药草即可!”
    话都说都这个份上,三人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得安静的守在车旁。
    入林数百米,方见一泉眼,泉眼旁边多生灌木,若不细心去看,还找它不见,而泉眼水上方在一堆石子与黑土混杂的地方长着一株人参,若在不认识货的人看来也只当这是杂草!
    秦老爷子二十年前便已发现此物,在他看来这参估计有百年药龄,本想着留着老来续命之用。而这晓山他十年来上一次,他也不知自己还有几个十年,索性今日将它采了回去。
    所谓人参《本草》医书便有记载人参,味甘,气温、微寒、气味俱轻,可升可降,阳中有阴,无毒。乃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也。能入五脏六腑,无经不到,非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肾也。五脏之中,尤专入肺、入脾。其入心者十之八,入肝者十之五,入肾者十之三耳
    由《本草》所观,人参所养腑脏极为全面,实属百草之圣,药中珍品。
    而挖取人参也是一门技术活,人参的根须最能说明人参的年份,作为采药老手的秦济也花费半个时辰才将这人参完整挖出,此时也顾不得细看人参年份,从怀中取出一精致玉盒,遂将细长的根须盘好放入其中。
    见秦济老爷子出来,四人张目望来,似有询问之意。
    慕白心也好奇,忙问道“爷爷,怎么样?那药采到了吗?”
    秦老闻言摇头叹道“二十年不见,那药已经被人采走了,可惜啊!罢了!不谈这个了。”
    随后看向张猎户三人说道“这次能采到这么多药草全仗三位功劳,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我怀仁药铺找我,只要能办到的老朽决不推托。”
    三人闻言连忙拜谢道“秦老严重了,我三人随您采药数年,一直得您恩惠,该是我们谢您对。”
    “听您这话,以后是不打算来采药了吗?”
    秦老叹道“老了!没以前的心劲了,一路颠簸,老朽这身子也有些酸痛,没以前那么硬朗了,以后怕是也不会再来了!”
    慕白在一侧看向秦老爷子,只见到衣袖边上粘有泥土,老爷子没说什么,慕白也不曾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