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

    林秀英快步走进厨房,拿起一个铁锅一只铜勺,推开窗户,把铜勺往铁锅底上那么一敲。
    咣当当──
    “发大水了!”
    “大水把房子给淹了!”
    “一楼的人家赶紧起来啊!”
    这么一吆喝,林清立刻看到对面一楼二楼的住户纷纷亮起灯。
    她们这一栋和前后两栋楼的低楼层住户,估计全都被吵醒了。
    住得再远的林清和林秀英也来不及管了,只能早点叫醒一家算一家。
    不过她们这三栋楼闹起来,估计用不了多久其他楼也就都被吵醒了。
    尽管林清早有准备,但是等到家里真正被淹的时候,才发现之前所做的准备还远远不够。
    被褥这些肯定是放弃抢救的,衣柜里的衣服除了早些年林秀英买的一件毛领皮衣,其他的也都放弃。
    但是,林清说要把电视机搬到衣柜顶上绑好,被林秀英否定了。
    林秀英说道“不行,电视机绑在衣柜上不稳当。”
    “大衣柜是木头的,水要是真的涨高了,大衣柜未必还能稳稳当当的立住。”
    “这要是衣柜一倒,电视机还不得砸个稀巴烂。”
    林秀英看着已经用塑料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电视机,决定道“搬走!”
    水位上涨的速度很快,林清刚醒过来的时候屋里水泥地上还只有一汪汪的积水。
    等到她和林秀英收拾好要搬走的东西,换好上下分体的雨衣雨裤和雨鞋后,水面高度就已经淹没脚背了。
    眼看就要淹没墙上位置最低的电源插座,林清拉掉家里的电闸,打着手电筒照亮。
    万一发生漏电,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程菲菲身上也是全套的分体儿童雨衣。
    当初林清买回家三套分体的雨衣和雨鞋时,林秀英还骂林清乱花钱,让林清去商店里退掉。
    现在真正用上了,才知道这三套雨衣雨鞋有多重要。
    林清和林秀英手里全都拿满了东西,根本没有手可以打雨伞。而且风这么大,瓢泼大雨都是倾斜的,打伞也根本没用。
    林清只能祈祷电视机被塑料布包裹的足够严密,雨水流不进去。
    外面一片漆黑,路灯微弱的灯光根本照不透浓密的雨帘。
    林清和林秀英两人被豆大的雨点打得眼睛都睁不开。
    路上的水位比家里高多了,都已经到小腿肚中间的位置了。程菲菲人小腿短,积水已经没过了她的膝盖。
    排水系统已经全部瘫痪,平时用来漏水的排水井,此时变得像喷泉一样咕嘟咕嘟往上冒水。
    从下往上冒的猛烈水流把许多井盖都冲跑了。
    一路上,林秀英不停提醒程菲菲“绕开没井盖的排水井!”
    “小心别掉下去!”
    母女三人终于抵达食堂门口时,满脸都是雨水,前额的碎发全都湿透了。
    林秀英有食堂钥匙,打开食堂大门后看到食堂一楼也被淹了,赶紧搬着东西上二楼。
    上到二楼后,林秀英指挥林清“你在食堂里看着你妹妹,慢慢把东西搬上三楼,然后在三楼等我,我去搬下一趟了。”
    林清不放心林秀英一个人淋着雨淌着水来回跑。但是程菲菲才六岁,现在食堂里空无一人,外面一片漆黑,林清也不可能把程菲菲一个人扔在这里。
    林清说道“我去搬东西,你在这里看妹妹。”
    然后不等林秀英反应过来,林清就跑下楼梯、跑出食堂,在暴雨里一路狂奔。
    林秀英吓得从窗户里大喊“你别跑啊!你慢慢走!”
    话音未落,林清的身影就已经在厚重的雨幕中消失不见了。
    林清第二趟把东西搬到食堂的时候,食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看来大家的思维都差不多,第一时间都想到了食堂。
    食堂里人多起来就不怕了,林秀英对程菲菲说道“你自己留在三楼看东西,我和你姐一起回家再搬第三趟。”
    林清环视四周,看到食堂里大多数都是熟面孔,而且留在食堂里的老人小孩比青壮年要多,女人也比男人多。大多数青壮年都忙着像林清和林秀英一样从家里抢救东西。
    都是一个大院里的人,又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林清放心了。
    她给程菲菲搬了一把椅子,放在她们家的大包小包旁边“你就在这里坐着,困了就睡一会儿。”
    在这么多人眼皮底子底下,家家户户又都互相认识,就算程菲菲睡着了也没人敢偷她们家的东西。
    程菲菲摇头“我不睡。”
    程菲菲小小年纪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害怕的,但是她努力忍着不表露出来,她知道不能给妈妈和姐姐添乱。
    林清和林秀英又跑了两趟,终于把该搬的都搬完了。
    主要是林秀英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如果让林清做主,很多东西索性直接不要了买新的。
    林清和林秀英两人用毛巾草草擦干脸上和前额碎发的水。
    雨衣和雨鞋一脱,林清和林秀英两人身上都是干爽的。
    林清一家三口无疑是整个食堂最干爽的三个人。
    很多家庭没有分体雨衣只有雨披,数量也不一定够一人一件,有的全家只有一两件。
    这样的天气穿雨披几乎没用,大风一吹,雨披一飘,腰以下全都湿了。
    还有一些人醒来后太慌乱,连雨披都没顾得上穿,直接冒着大雨搬东西。
    很快,食堂里的人们就注意到了林清一家三口。
    “你们身上怎么都没湿?”
    “你们这准备太充分了吧!”
    紧接着人们就想起来,林清卖炒酸奶时一次又一次提醒大家小心暴雨、小心被淹。
    当初有人信有人不信,不信的人占大多数。
    将信将疑、小心谨慎的人,也只是略微做了一点准备,准备得肯定不如林清家充分。
    现在当初不信的人全都后悔了,当初有点相信的人,是又庆幸又后悔。
    庆幸的是自己还是略微做了一些准备,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后悔的是准备得还是不够,否则还能从家里多抢救点东西出来。
    外面的积水深度涨到齐胸之后,就没什么人敢在路上来回搬东西了,没来得及抢救的东西只能忍痛不要。
    食堂三楼的椅子已经被坐满了。
    周围人们看到林清小心翼翼地抖落塑料布上的水,把里面包着的相册、集邮册等全都拿出来检查,一点都没有沾湿,脸上全都露出羡慕的神色。
    除了林清家里,再也没有另一户人家顾得上抢救相册。
    家里的存折、户口本、金戒指金项链,还有电器这些都抢救不过来呢,谁还顾得上相册?
    人们慌乱之中根本没想起来相册这回事,现在看到林清家的相册才感到心痛遗憾。
    九八年都是胶卷相机,洗出来放在相册里的照片都是独一份的。被水泡坏了,这份珍贵的回忆就再也没有了。
    一时间,食堂里响起许多叹气声。
    损失的相册心疼,损失的财物更心疼。等水退去以后,家里无数东西都要重新买,要花好大一笔钱呢。
    食堂里响起咔哒、咔哒,打燃打火机的声音。
    打火机受潮了打不出火苗,于是声音响了一遍又一遍。
    “行了行了!打不着就别打了,烦死人!”
    人人心情都不好,差一点就吵起来,最终还是被劝住了。
    食堂里安静下来,人们都没什么交谈的兴致,只有时不时响起的叹气声,以及不知道谁发出的抽噎声。
    到了天亮的时间,外面依旧黑黢黢的。
    厂区里的广播响起来,广播员告诉大家排水系统正在抢修,又说了一些安慰和鼓励的话,然后放起了音乐。
    程菲菲年纪小,半夜被叫醒,又奔波又害怕地折腾了半宿,终于熬不住了,在广播音乐中靠在林秀英怀里睡着了。
    林清和林秀英自然是睡不着的。食堂里人多,又热又闷,再加上压抑的心情,让人喘不过气来。
    林秀英忧心道“也不知道水什么时候能退。”
    林清说道“今天就退了。”
    她记得很清楚,家里就被水淹了一天。
    到了中午,人们都饿了,好在守着食堂不至于没吃的。也不管谁是食堂里的大厨了,几个会做饭又热心的人走进后厨,熬了两大锅稠稠的面疙瘩汤。
    此时谁也没心思做复杂的饭菜,面疙瘩汤半个小时就做好了。
    人们自己排队用碗盛,大家都又饿又渴,面疙瘩汤下肚正好。
    林清喝了一碗后又去盛了半碗,林秀英只喝了半碗就喝不下了。
    林清安慰道“没事,我不是赚钱了吗?”
    “家里的东西重新买就行了。”
    林秀英说道“你赚的钱是给你读大学用的。”她供不起女儿上大学,心里已经很内疚了,多亏女儿自己有本事会赚钱。
    现在还要女儿把自己赚的钱拿出来补贴家里,林秀英心里更不是滋味。
    林清说道“没事,花了还能赚,这么点钱我很快就赚回来了。”
    午后暴雨转小,等到傍晚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排水系统的抢修还是有点效果的,天黑之前水位已经退到大腿高。
    心急的人们开始回家。
    林秀英担心晚上雨又变大,家里再淹一次,有点想让一家人在食堂里打地铺。
    林清很笃定发大水淹家只有一回,不会再来第二次,劝林秀英等水位再低一点后搬东西回家。
    林秀英想了想,林清一次次的都说对了,决定听林清的。
    推开家门,家里被淹的一塌糊涂,林秀英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林清安慰道“人都没事就行,而且我们家已经是整个大院家住一楼的人家里损失最小的了。”
    林秀英擦干眼泪,开始干活。
    泡坏了的衣服被褥都扔出家门,然后拿着一盆盆的清水往家具上泼。
    床板漆得不好,泥水都渗进去了,林清一家三口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充作今晚的床。
    林清躺在左边、林秀英躺在右边、程菲菲躺在中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
    第二天厂区里的水全都退了,林清带着妈妈和妹妹去买东西。
    出了厂区后,林秀英先找到投币电话亭,给舅舅家、小姨家都打了一个电话。
    厂区里的电话线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听到舅舅家、小姨家人都没事,也只是东西被淹坏了,林秀英松了一口气。
    “这次清清可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回头我得请清清吃饭!”
    “清清可真是神了,她怎么想到的呢……”
    舅舅和小姨都让林清接电话,林清匆匆说了几句,借口自己赶着和妈妈去买东西才挂掉电话。
    到了商场里,林清花钱的架势着实把林秀英吓了一跳。林清什么都想买贵的,最起码是中上的,林秀英什么都想买最便宜的。最后母女两人只能各退一步。
    几天后,东西买全了,家里也收拾好了。
    林秀英重新回到食堂上班,林清继续卖炒酸奶。
    很多家住一楼的邻居们都来感谢林清,顺便买几份炒酸奶。
    林清的生意有多好,大家有目共睹。
    渐渐的,林清听到有人计算她赚了多少钱。留心的话,这个确实不难算出来。
    “林清赚得可真不少啊!比食堂里哪个外包出去的窗口赚得都多!”
    “林清家里那么困难,给自己赚点大学学费挺好。”
    不过有理解的,就有眼红的,“她家困难什么啊?这次大水淹家就她家损失最少,损失的那点东西她几天赚的钱就能买齐了吧?”
    “昨天老李家为了感谢林清,一口气买了二十份炒酸奶呢。”
    “林清的炒酸奶原料都是从食堂里进的,食堂收购价是什么,就按什么价给她,她一分钱不用多掏。”
    风言风语传到林清耳朵里时,林清立刻意识到,既然她都听到了,那就说明这些酸话已经很有规模了。
    林清对林秀英说道“炒酸奶我不卖了,我提早几天去大学。”
    林秀英舍不得钱“啊?炒酸奶一天赚这么多,你不卖了?”
    林清点头“嗯,我去大学门口,做大学生们的生意。”
    “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