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前往南境

    朝堂之上。

    高高的龙椅之上坐着大夏的皇帝,整个王朝的统治者。作为多年的上位者,身上自带威严不可侵犯的气势,一双精明的眼睛望着阶下诸多臣子,仿佛能看透人心。

    ”虽然已经击退了南夷,但是南境不可一日无主,必须要有人过去坐镇,各位卿家有什么推荐人选吗?”一片寂静。无人应答。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盘算,此时的南境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南夷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原本镇守的定南军伤亡惨重,兵力薄弱,军务一团乱麻。

    “难道偌大的朝堂,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前往吗?”

    “还是说,你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啊?”

    听到这话,众人都惶恐的跪下,“圣上息怒。”

    ”算了,退朝吧,明日再议。”皇帝拂袖而去。留下一干人等互相瞪眼。

    此时苏府中苏之苒正在给苏之逸喂药。无论外面风雨多大,总有这一方小院是宁静的。

    “哥哥,父亲逝世,南境不可能无主,你猜,陛下会派谁去?”苏之苒一边给苏之逸递蜜饯一边问道。

    “南境是个烫手的山芋,一不小心就会引火上身,得不偿失。圣上心思深沉,说不定心中早有决断。咱们只要静观其变就好。“

    “嗯嗯。哥哥,之前一直在忙着父王的葬礼,我还没来得及问你,南境之役究竟怎么回事,父王与南夷交手多年,对南夷人的打法也很了解,何至于最后战况如此惨烈,八万定南军在南岭几乎军覆没,最后回来的只剩下区区一万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苏之逸神色变了变,盯着自己残废的腿良久,闭着眼回忆半月前的那一场近乎于屠杀的战役。

    半月前南境。定南军兵分两路一队由定南王带队从正面吸引注意力,而另一队由定南王世子带队走一条小路绕到后方包抄,前后夹击。但最后两队人马却分别被攻破,兵力实在悬殊太大,且无城池高地可守,最后几乎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此战我方必有内奸,而且恐怕这人还身居要职,对方对我们的行军路线、行军时间以及兵力状况摸得太清楚了,若不是有人其他泄露计划,七万定南军怎会命丧南岭?”苏之逸眼睛都红了,攥的青筋暴起。只要一想到那些血淋淋的画面,就恨不得将这幕后之人碎尸万段才好。

    苏之苒震惊了,她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定南军的将领大多都是跟随父王征战多年的老将,深得信任,可最后,也偏偏是这些深得信任的人捅了你一刀子,如何能不让人心寒?

    “南岭与吕州相隔不远,为何没有支援?”

    “这正是我要跟你说的,我们当时有向吕州郡守求援,但是他们来的太晚了,所以最后仅只有一万定南军存活下来。皇上已经派了人去查,但是那边给出的回答是当时吕州一半兵力被派去拉练了,还有一半兵力正逢秋收被派去收割庄稼了。”

    “怎么会这么巧,就像是有人在给定南军布局一样,或则说,在给大夏布局。”

    “这件事牵涉甚广,只能慢慢查。切不可打草惊蛇。”

    “嗯嗯。我明白。”

    苏之苒推着苏之逸去小花园里晒太阳,看着哥哥坐在轮椅上单薄的身影,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只能缠绵病榻,明明阳光这么暖,可是她却感觉周遭无比冰冷,父王一生戎马,为国尽忠,为何要落到这样的结局?这是个什么道理?

    第二日朝堂之上。

    “南境之事不可再拖,各位卿家有何想法尽管说。”

    依旧是一片静默。左相上前来跪下:“南境之事复杂,需得派一位有身份的人过去才能压的住,依微臣愚见,五王爷就很合适。”

    “哦?右相怎么看?”皇帝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望着这两只老狐狸,将问题抛了回去。

    “微臣认为,五王爷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五王爷最近忙于盐务一事,已经小有进展,若此时抛下这些,恐怕也没人能够尽快接手。不过,九王爷最近回京了。”

    皇帝笑了笑,“老九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他也该去历练历练了。老九,你可愿意啊?”

    阶下一玄色衣衫男子走出,长身玉立,脸上看不见其他表情,径直恭敬地跪下,声音低沉,“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定不辜负父皇所望。”

    三日后九王爷萧显前往南境,彻查南境一役,不知归期。

    又是同日,盼兮郡主举行了小型的及笄礼,因为丧期仅有几位家族长老参加,开始打理苏家各种事宜。不久后定南王世子承袭王位成为新一任定南王。树倒猢狲散,当年定南王府有多风光,现如今就有多萧条。昔日门庭若市,上门拜访者排起了长队,而如今却无人问津,连当初定南王提携的那些将军也大都不闻不问,世态炎凉,也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