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孝心

    “不过,在事发三天前,安定侯府设在宣府镇的一处香烛铺子,给出事的寺庙送过一批香烛。”
    顾重阳的唇角扬起一个略带讥讽的弧度,“做的这么粗糙,应该是大胡氏背着安定侯府所为。”
    “不论这事是大胡氏,是安定侯府所为,还是被栽赃嫁祸,最好得安到他们家头上,你到了宣府镇,先把罪名给他们坐实了。”
    说完袁明珠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不能坐实。”
    “我们若是对这件事太关注,直接剑指安定侯府,可能有人反而会觉得是我们做的,是我们在陷害安定侯府。”
    顾重阳也赞同她的观点。
    “这事就不需要一个结果,没有真像,或者说找不到真像,才是正常的,”袁明珠说“就是有真相,这个真像也不该由我们查清楚。”
    宣府镇离京城千里遥远,他们该什么都不知道才是对的。
    消息传回来,也是事发数日之后由兵部的快马传回来,等他再一路舟车劳顿过去,一来一回,有点线索也都抹干净了。
    吃过现代网络无数大瓜的袁明珠对此更有经验。
    有些真像,挖掘出来不会比让它埋到地底更能让吃瓜群众的八卦之心涌动。
    扑朔迷离的八卦才更吸引人。
    网络福尔摩斯所引导的舆论,会扒开所有细枝末节,推理出的结果比真正的真像更像真像也更有说服力。
    袁明珠后面的话顾重阳有点不太理解,不过不该自己去追查这一观点他也赞同。
    “嗯,我知道了,到了当地,我会敦促当地官员找出真凶。”
    袁明珠“至于找不找得到,找到的是不是真凶并不重要,大家觉得谁是真凶才重要。”
    这样一说,顾重阳就理解了。
    有这些事打岔,又有袁明珠的安慰,顾重阳心情变好了。
    两个人说了一会顾重阳到了宣府镇该如何应对,袁明珠问“皇上怎么想要让你去宣府镇?”
    一开始她就有这种疑惑了,只是那会顾重阳情绪低落,她没好问。
    在她看来,顾重阳太年轻了,资历太浅。
    用现在的俗语说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好容易遇到一个她不懂的事情,顾重阳有点得意地笑了。
    但也未拿乔太久,给她解释道“顾舟手下的兵马,大部分都是祖父昔日的旧部。”
    见她依旧睁大眼睛看着他,刮了一下她的琼鼻,凑近她的耳朵低声道“这些兵马姓顾。”
    “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人心总有向背。”
    热乎乎的气息吹着袁明珠的耳洞,让她的脸也热起来。
    不自在的把头扭开些。
    顾重阳也察觉了,唇角勾起的弧度更大了些。
    也只勾起一瞬又落下,怕太得意忘形了惹恼了他媳妇。
    又道“我过去并不会领兵,暂时大概也不会有实职,等新任总兵上任,我就回来了。”
    他只是一个象征,过去只是为了安定军心,不会待太久。
    袁明珠懂了。
    就像那些儿皇帝,哪怕只是个懵懂小儿,有人坐在最高的位置上,底下就暂时不敢起纷争,不会生乱。
    戏谑道“我知道了,就是个小傀儡。”
    惹得顾重阳立起眼睛吓唬她。
    她赶紧改口道“主心骨,你是主心骨,有你在就跟定海神针一样,军心大定。”
    马屁拍的不要太顺溜。
    揣着两只小胖爪子作揖求饶,笑得不要太谄媚。
    小脸鼓着,眉眼弯弯。
    顾重阳觉得一颗心都萌化了。
    他本来就不是真生气,就是真生气,看着这样的袁明珠什么气也该到消散了。
    捏着她的包子脸,“你呀!”
    外院,乌骓拿着北地刚到的信敲响了曲自鸾的房门。
    觉得曲先生真是未卜先知,一早就知道会有信来。
    这封信不是走的普通邮驿,快了许多,但是也比兵部的消息晚了大半天。
    拆开信封,看了内容。
    曲自鸾并没有自己会未卜先知的自得,但是,也没有听闻噩耗的慌乱。
    反而有种尘埃落定的踏实。
    问侯在一旁的乌骓“世子呢?”
    “世子午后回来的,回来以后就去了内院。”
    曲自鸾被这个回答给哽了一下,不过也理解。
    小夫妻嘛,又是自己最得意的人,小别胜新婚。
    不过兹事体大,还是得做棒打鸳鸯的那根大棒。
    吩咐道“让人去问问世子可有空?”
    曲先生是这个朝代的土著,知道顾侯爷出事,世子必然会被安排去稳定军心,他在这个当口离开京城,京里的事该预先做好安排。
    等候顾重阳回复的时候,黄久茗过来了。
    黄久茗也是收到宣府镇传来的消息,前来寻曲先生商议对策。
    黄久茗的消息来源于沈姨娘。
    “曲先生听说了吗?侯爷病倒了。”
    对于黄久茗这么快就得到消息,曲自鸾也没有十分诧异,毕竟他是沈姨娘荐来的。
    曲自鸾“刚刚收到宣府镇来的信。”
    刚刚二字被他咬得很清晰,让黄久茗噎了一下。
    知道自己心急了些。
    面色讪讪地,却装作没有听出曲自鸾语气中的其它意味,“曲先生知道了就好,知道了就好。”
    他倒是想从言语上压倒曲自鸾,但这关口,他不敢逞口舌之快。
    小不忍则乱大谋。
    坐在一旁,跟曲自鸾一起等着世子的回复。
    有些后悔当日不该进京了。
    后院里,顾重阳正在跟袁明珠解说朝中各方势力之间的厉害关系。
    安阳侯府没有宗族,在京里也没有太多故旧,没有掣肘的同时也没有倚仗。
    他离京以后,府里的事务都得靠袁明珠去打理。
    “事出仓促,新任总兵还没有任命,我不在京里,那些想要出任新总兵的人有些可能要来走你的门路。”
    袁明珠“我知道,你放心吧,我会小心应对的,实在应付不了我就去找曲先生商量,再不行还有大公主呢。”
    她不会硬撑着,毕竟她还小,就是去求助外力,也没人笑话她。
    听她这么说,顾重阳捏了捏她的鼻子。
    他就是关心则乱,放她一个人在京里,怎么都难放心。
    袁明珠把他作乱的手拍掉,“我你就别担心了,朝廷的任命还能听我一个内宅妇人的意见不成?谁还能立逼着我表态啊?
    倒是你自己,路上注意安全,多带些人手,吃食什么的都不要经外人的手,主院那边可还窝着火呢!”
    在府里,惟志院上下都被他们把持得铁桶一般,大胡氏的手伸不进来,路上可不好防备。
    “我会注意的,”顾重阳慎重的应着。
    想起府里的隐患,说“樊婆子和春芳院的人还没来及料理,你自己在家就先别动他们了,等我回来处置。”
    袁明珠知道他是怕她一人在家,万一内忧外患一起爆发她应付不了。
    不欲让他在外面还对家里牵肠挂肚的,应得十分爽快,“我等着你回来处置,不是必要我不动他们。”
    正说着,外头通传,“曲先生求见。”
    顾重阳心知是宣府镇的消息到了。
    这件事本来就在他的谋划之中,变数只是触发顾舟发病的事情变了,事发提前了一些。
    所有事他都成竹在胸,没有慌乱的必要。
    他本来打算明天再跟幕僚们议一议此事,就要拒绝。
    袁明珠忙拦着,“请曲先生到这里议事吧,正好让我也见见他。”
    这么晚了求见,说明曲先生认为这件事事关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