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篝火之乐

    卫鞅被人叫走后,我独自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一刻也算理解了“避暑”的含义。

    西蜀的夏日总是十分熬人。

    我在慕府的这两年来,因为身子不好气血不顺,手脚心整日都是温热的。这冬日里还好,可一入了夏,整个人都会变得燥热难安起来。可如今我躺在这宽广的草地上闭着眼睛晒太阳,却无丝毫热意,凉风习习吹的我好生舒适。

    突然。一个影子将我的光线遮得严严实实,我挣开眼睛一看,铜铃般的碧蓝眼眸也在好奇的盯着我瞧。我开心的坐起来,发现它的嘴上叼着一根翠绿的碧玉簪子。我摸了摸它头问道:“小白你怎么出来的?”

    小白将嘴里叼着的碧玉簪子放在我面前,转身跑了回去,我捡起簪子回头一看,慕凌天正站在不远处看着我,小白跑过去蹭着他的腿撒娇。

    我心头一喜,举起簪子向他挥手,大声问道:“这是给我的吗?”

    看着慕凌天笑着点头,我连忙掀起衣角,擦了擦小白的口水,然后慎重的戴在自己的头上,站起身来问道:“好看吗?”

    慕凌天走到我身边,仔细的端详了半天,将玉簪从我的发间取下,又重新插在我的发髻上,轻笑道:“好看,若配女装会更好看。”

    我一时激动都忘了自己穿着男装,又梳着高高的髻子,此刻带着碧玉簪子,想必十分怪异。吐了吐舌头,连忙将簪子取了下来,小心翼翼的塞进衣服夹层里,问道:“将军为何要送我玉簪?”

    慕凌天笑道:“我曾答应过你,要在你及笄之年为你亲手带上玉簪。”

    又是我忘掉的那些事,每当慕凌天提起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懊恼不已,为什么我就没有零星的记忆呢,若能想起些该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和慕凌天一起回忆那些过去,而不是像个局外人一般,只能傻傻的站着听他一字一句告诉我。

    我问他:“那为何现在才给我?”

    慕凌天迟疑了片刻,笑道:“因为我不小心把你弄丢了。”

    我看着慕凌天的浓墨色的眼眸,心头猛的一紧,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影,但不过一瞬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我笑道:“没关系,你不是又把我找回来了吗,如今这玉簪还是送给了我,看来我和将军是真的有缘分。”

    慕凌天紧紧的注视着我,这一次他的目光没有了以往的冷漠,而是盛满了温柔的笑意。

    “将军。”卫鞅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看了我一眼,将手中的书信递给慕凌天:“宫里来了信。”

    慕凌天将书信打开,看了一遍后又交给卫鞅:“皇上明日要来射猎,命人去布置营帐,增加巡逻人手。”卫鞅道:“是。”慕凌天补充道:“此事不要张扬,把信烧干净。”卫鞅又应了一声“是”,看着慕凌天并没有别的吩咐,又匆匆忙忙地离开。

    我听的一头雾水,四处张望着看了一圈,发现这一片都是旷阔的草地,哪里有地方可以用来狩猎,便好奇地问道:“皇上为何要来营地狩猎?这儿可连个兔子都看不到。”

    慕凌天道:“营地的西面有一处林子,那里面有很多可以狩猎的猎物,皇上以往也曾来过几次。”

    我恍然大悟,然后又略有不满的问道:“你怎么从未告诉过我?”

    慕凌天一脸嫌弃的看着我,笑道:“我就算告诉你,凭你那骑射功夫进去,还不一定谁是猎物呢。”

    我气的满脸通红,刚想要反驳却又说不出话来,只能气嘟嘟的站在原地。慕凌天嘴角扯了几下,还是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见慕凌天开怀大笑,以往他总是清冷孤傲,心思沉重的样子,在他脸上连笑容都极少见,更何况是像现在这样。这一刻在我眼前的慕凌天,不再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大将军,而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看着他笑的如此开怀,我心头的怒气瞬间烟消云散,与慕凌天双目相对后,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笑,两人的笑声瞬间在草原上荡漾开来。

    小白听不懂我们说的话,也不知道我们两个人为何笑的如此开心,歪着头来回瞧了我和慕凌天两眼,在地上自顾自的打起滚来。

    西蜀现在的皇上是曾经的大皇子,我对他不甚了解,只从月儿那里听过三件关于他的传闻。

    第一件:皇上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也是先皇的嫡长子,有传闻称,因为先帝在世的时候更属意他的同胞兄弟五王爷,所以才不肯设立他为太子。

    第二件:先帝在世时,曾有传闻称皇上不是先帝的血脉,后来先帝下令当街斩杀了几个散播过传闻的人,才堵住了西蜀国的悠悠众口。

    第三件:还有传闻,表面是皇上在打理朝政,实则这西蜀国的大事,都是皇太后权掌控。

    其实不论这些传闻是真是假,不过都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只要能天下太平,国家繁盛,安居乐业,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第二天为了迎接皇上大驾,我早早起床扮成了普通士兵的模样,和其他的士兵一同站在营地外张望。等啊等,等啊等,等到日上三竿都没见半个影子,我又跑到慕凌天的营帐,想问问皇上是不是不来了,结果还没开口,就有人向慕凌天汇报人来了。

    我急着出去看热闹,却被慕凌天拦了下来,他用手轻点我的额头道:“千万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冲动冒头。”我点了点头,安分的跟在慕凌天和卫鞅身后走出去,站在其他将士的旁边。

    报信的人可真准,我站在营地门口等了没一会,十几辆马车声势浩大的到达了营地。为首的玄色马车最为华贵显眼,里面自然坐的是皇上和已经变成皇后的子雅公主。后面的马车中依次坐着二王爷,三王爷,五王爷,公主乌孙玉璃,公主乌孙婉,将军萧琰和他的妹妹萧青。

    看到这么多的人和马车,我不禁为慕凌天捏了一把汗,这样的阵势从皇宫一路走来,很难不张扬出去吧。三王爷难不成会卜卦吗?我才清静了两日,就又撞上了他。而且早知道不止皇上一个人来,我就不凑这份热闹,安安静静的躲起来同小白一起玩。

    皇上刚下马车,所有人齐刷刷跪下行礼。西蜀国重武轻文,所以将士们的跪法又与在宫里时有些不同,我连忙学身旁其他人的样子跪下。皇上下马车后,其余人也陆续跟着下了马车。

    慕凌天走到皇上面前行礼,皇上笑道:“大家都起身吧。”所有人又迅速起身站好。

    子雅皇后走到皇上身边轻轻挽住皇上,盈盈一笑道:“原来这就是闻名天下的慕家将。”

    慕凌天向子雅皇后行揖,回道:“皇后娘娘过誉。”

    之后慕凌天又与皇上陆陆续续说了些话,才领着皇上进营帐。我看人群涌着走过来,连忙心虚的低下头,今日随皇上来的人中有一半的人都见过我,实在不得不防。因为怕被人认出,看着皇上一行人都跟着慕凌天进了大营帐后,又连忙跑着钻回了自己的营帐内。

    不知在营帐内待了多长时间,外面突然响起阵阵马蹄声与喝彩声,我忍不住好奇心走出营帐,闻声躲在一个没人的角落里向远处张望。

    萧青上着赤色贴身短袍,下身穿着利于骑马的戎裤,再配上赤色长革靴,挥起马鞭,骑在奔腾的白色骏马上,一如既往的傲气凌人。在她的身旁的是穿着墨青色短袍的卫鞅,也同她一样,骑在一匹奔腾的白色骏马上。

    看着旁边站着的看官们,纷纷向两人助威喝彩。我才明白,原来是萧青正在同卫鞅比试骑术。

    其实,我十分佩服西蜀国的女子,她们虽然不是人人都骑马善武,但她们的骨子里都有着不输男儿的坚毅勇敢。进可上阵杀敌,退可绣花为妇。

    眼看快到终点,萧青手中的马鞭不断落在马身上,身下的白马收到感应,加快奔腾起来,很快就超过了卫鞅。而在一旁的卫鞅,被萧青超越,却依旧不急不躁,平稳的骑着马。

    我正专心致志紧张的看比试,一只手从身后伸出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紧盯着卫鞅,不耐烦的将手从肩膀上推开道:“有什么事快说。”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红鸢,难怪这两日我找不到你,原来你躲到这啦!”

    我听着这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不敢回身,只能僵直身子,粗着嗓子说道:“什么红鸢,你认错人了。”话说完,刚想偷摸溜走,就被三王爷拽住了衣领。

    三王爷从身后绕到我面前,一脸笑意:“红鸢,你想去哪啊?”

    我刚触及他的眼睛,就连忙低下头道:“三王爷你认错人了,我真的不认识什么红鸢。”然后不等他说话,绕过他匆匆跑开。还没跑几步就听到三王爷高声喊道:“红鸢,你还没告诉我,你住在哪个营帐啊!”

    钻回营帐后,我满脸的疑惑,这三王爷究竟是怎么发现我的?不论我走到哪里,穿成什么样子他都能找到我,难不成他真的会卜卦算命不成?想到这里,我心头涌过一丝寒意。因为三王爷这无处不在的本事,我再也不敢出去冒险,只能安分的躲在营帐里,期待了一夜的狩猎热闹,终究是没能看到。

    天快黑时,我鼓足了勇气,又偷偷溜出营帐。此时,营地里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篝火,摆放好了桌椅板凳,酒茶点心。皇上一行人也已狩猎完毕,所有人说说笑笑,策马而归。每个人身边跟着的随从手中,都拿着一大堆的猎物。我仔细看了看,发现皇上身边跟着的两个护卫手中拿着的猎物最多。心中有些敬佩,转而一想,也许大家都是为了护着皇上的面子,才手下留情也说不定。

    那些猎物经过一番处理之后,被穿在木棍上,架在篝火中烤制,我闻着从篝火中飘出的肉香,摸着自己早已饿扁了的肚子,恨不得立即冲上去吃上几口。但也只能擦了擦口水,站在旁边继续看热闹。

    不知是否因为狩猎的缘故,皇上看上去心情大好,一直同坐在他身旁的子雅皇后说笑。

    坐在乌孙玉璃身旁的乌孙婉,是二王爷的同胞兄妹,比起皇上的同胞兄妹乌孙玉璃,她少了些娇傲,多了些清雅。她身着松碧色衣裙,眉眼温婉动人,像慕府锦鱼池子里的荷叶,让人觉得亭亭玉立。

    乌孙婉起身道:“前些日子婉儿因伤风寒,没能及时恭贺皇兄与皇嫂之喜,今日想以舞为贺,祝愿皇兄皇嫂良缘永结,一世恩爱。”

    皇上笑道:“好啊,婉儿自小便能歌善舞,今日就为你皇嫂展示一番,让你皇嫂也看看咱们西蜀国舞姿的风采。”

    乌孙婉轻轻一笑,向随身婢女看了一眼,婢女拿着一支玉笛匆匆上前,乌孙婉看到笛子面露犹豫,向皇上曲膝行礼道:“皇兄,婉儿今日出行匆忙,只随身携带玉笛一支,不知在座各位可有善笛之人愿为婉儿奏乐?”

    皇上思索了一刻,像是想到了什么,指着萧琰笑道:“萧将军,寡人记得你笛子吹的甚好!”

    萧琰起身作揖:“臣对笛子略懂一二,若公主不嫌弃,臣愿意为公主奏乐。”

    乌孙婉款款玉步,走到萧琰面前嫣然一笑,将手中的玉笛递给他,说道:“那就有劳萧将军了。”萧琰接过玉笛时抬头,同乌孙婉双目对视,两人相视一笑后,乌孙婉又站回到皇上面前。

    周围一片寂静,笛声轻扬而起在空中荡漾开来,乌孙婉身随笛音而动,手如莲花般开合,身姿轻盈柔美,翩然若仙,正如天上正悬挂着一轮明月,在这黯淡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令人目不转睛,如痴如醉。就在此时,笛音骤然急转,像是风雨前的一道雷电划过空中。乌孙婉左手广袖遮面,右手转腕而上,眉目间多了几分英毅,舞步变得灵快利落。随着笛声越来越快,西蜀女子的坚毅勇敢飒爽英姿,被她展现的淋漓尽致。她微微仰首,衣袖飘飘,足尖轻点间不断旋转,最终随着笛音渐落而停下。

    篝火旁坐着赏舞的人都意犹未尽,纷纷鼓掌喝彩。皇上大喜,向坐在身旁的子雅皇后问道:“皇后,你看婉儿这一舞如何?”

    子雅皇后长袖遮面笑了笑,温柔的看着皇上,回道:“若是与妾身相比,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皇上高声笑道:“好啊!婉儿这一舞跳的甚好,寡人有赏!”

    乌孙婉微整衣衫,行礼道:“若没有萧将军奏乐,婉儿这一舞怕是难成,婉儿不敢独揽赏赐。”

    皇上笑道:“婉儿这舞跳的好,萧将军笛子也吹的好,那就都赏!都赏!”

    乌孙婉与萧琰同时行礼:“谢皇上/兄。”

    舞姿助兴之后,肉也烤的外焦里嫩,等营地伙夫切片装盘后,大家都相互敬酒,纷纷低头吃了起来,一片和乐融融的景象。

    我看着熟透留汁的烤肉,不断的咽口水,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也实在忍受不住这个场面,只好顺着有灯火的地方,摸着空空如也的肚子小心翼翼地走回了自己的营帐。

    “姑娘去哪了?”

    刚掀起营帐,就闻到香喷喷的烤肉味,我抬头一看,卫鞅手中拿着三四串较大的烤肉,正在营帐里找我。

    看到烤肉的我眼睛一亮,擦了擦口水,飘到卫鞅面前,期待地看着他问道:“这个能给我吃吗?”

    卫鞅将烤肉递给我,笑道:“这个本就是将军命我给姑娘拿来的。”

    我接过烤肉开心的笑道:“替我谢谢将军!”然后立马咬了一口,新鲜的烤肉,肉质细嫩,肉汁鲜美可口,这一口下去,酱汁在嘴中迸发出来,本就饿急了的我,立即被这个烤肉所迷住,三下五下就消灭掉一串。

    卫鞅站在旁边,看着我笑道:“没想到姑娘这么饿,别着急,不够还有。”

    我顾着吃肉没时间说话,一边吃一边点了点头,吃到一半忽然想起小白,看着手中的肉串犹豫了片刻,又递给卫鞅两串说:“小白一定喜欢吃这个,你快给它拿去,让它也尝一尝。”

    卫鞅将我的手又推了回来。笑道:“姑娘还是自己吃吧。小白喜吃生食,每日都有专人为它狩猎。

    我将嘴中的肉咽下去,看着手中的烤肉,摇了摇头感叹:”难怪小白喜欢待在营地,如今这世道,还真是人不如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