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直捣盛京

    秦桓鸣与王锦煊一组,开始整活审讯。
    这两个鞑子作为满洲正黄旗军士,是皇太极亲掌的人马,曾经多次随清军大队入关劫掠。
    对他们而言,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看着关内汉民,在八旗军的追逐杀戮下,疯狂逃窜,或是跪地乞饶。
    而现在,自己却成了明军的俘虏,变成待宰的羔羊!
    “说吧,奴酋洪太(皇太极)是否要将洪督押往盛京?还有那盛京周围的防卫,都有八旗哪些人马......”
    问话的是王锦煊,他一口气问了诸多问题,包括通往盛京的几条道路。
    两个幸存的鞑子一惊,对方竟会说满语!莫非是明军中的精锐夜不收?
    俩鞑子互视一眼,粗壮的鞑子头目昂着头,喝骂道:“大清的勇士,是不会向南蛮屈服的!”
    另外一个偏瘦的鞑子也跟着点头,不过没敢叫唤。
    “给脸不要!”
    秦桓鸣冷哼一声,持刀上前一步,一刀砍下那瘦鞑子的右手。
    鲜血狂喷,瘦鞑子放声惨叫,同时心中郁闷:老子又没骂,你们审他,砍我手做什么?
    旁边的鞑子头目一愣, 显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声东击西?”
    徐煌几人都是饶有兴趣地看着,没有出声打搅。
    秦桓鸣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中染血的刀刃, 阴恻恻地道:“还不说?”
    “你们这帮卑贱的南蛮, 敢深入我大清腹地, 找死!”
    鞑子头目破口大骂,张口就是满语的脏话, 言辞倒是丰富。
    秦桓鸣不知道这家伙在说什么,看向王锦煊。
    王锦煊只是选择性的翻译了几句。
    “还敢嘴硬?”
    秦桓鸣手腕青筋暴起,手中长刀横劈而过, 竟将瘦鞑子横砍为两断。
    还是那个没说话的瘦鞑子,嘴硬的鞑子头目仍然屁事没有。
    这一刀下去,力道极其威猛,瘦鞑子竟被一刀腰斩!
    看着自己半截身子,又见体内一团团模糊的东西流出来, 瘦鞑子不似人声的嚎叫起来。
    腰斩是官府处决犯人的大刑之一, 可以说是妥妥的酷刑!
    被腰斩的犯人虽然痛苦万分, 但不会马上死去, 得在地上挣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像鞑子正黄旗这种勇士,身体素质号, 生命力异于常人,更不会轻易死去,承受的痛苦会更加持久, 直到疼死!
    见对方惨状, 操作者秦桓鸣不惊反喜,甚至有一种兴奋感, 他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太棒了!给老子使劲挣扎!”
    他的手段, 看得朱盛鸿几人脸色苍白, 就连徐煌也是眉头一皱, 感觉这家伙有点变态,以前没看出来。
    最受冲击的莫过于那鞑子头目,杀鸡儆猴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眼瞅着身旁血肉模糊, 红的白的一地,鞑子头目呆呆地看着。
    特别是瞄到秦桓鸣的双目,感觉此人如毒蛇般看着自己,阴沉寒冷, 让他觉得毛骨悚然。
    鞑子头目再无之前的勇气, 全身颤抖着, 恐惧地哇哇直叫。
    众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纷纷看向王锦煊。
    王锦煊笑了笑,拍了拍鞑子头目的光头,揪起他的金钱鼠尾辫,叹道:“你这怂货,何必装好汉呢?”
    鞑子头目如同一条狗,当机立断,挣扎爬起,抱着王锦煊的大腿嘶声哀求哭泣,又是叽里咕噜一顿满语。
    “嗯嗯嗯。”
    王锦煊频频点头,用满语道:“知道了知道了,你只要老实交代,会考虑放你一马的。”
    闻言,秦桓鸣拍了拍手,转身靠在土墙上,双手抱臂,冲着那鞑子头目阴冷地笑了笑。
    王锦煊用满语仔仔细细的询问,一边快速记录。
    鞑子头目一一回答,不时瞥向秦桓鸣,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良久后,情报书成,王锦煊将成果递给徐煌:“好了将军,这家伙该如何处置?”
    徐煌点点头,接过仔细扫了一眼。
    他又瞥了眼那鞑子头目,双目扫过其脖颈,淡淡道:“砍下脑袋!”
    王锦煊咧嘴一笑,缓缓抽出自己的腰刀。
    那鞑子又惊又惧,用满语狂叫着,他看着徐煌几人,一脸的哀求之色。
    长刀高高扬起, 王锦煊一声低喝, 长刀劈下!
    随着一抹血雨刮过,那鞑子的人头立时滚落在地, 死不瞑目。
    “这脑袋可值钱了, 得小心收着!”
    说着,王锦煊细心地将血淋淋的人头用破布包好,脸上笑容更甚。
    徐煌看了一眼,挥手道:“兄弟们,去盛京!”
    几人将缴获的清兵马匹牵出,其他所有缴获都放于马上,包括十颗血淋淋的鞑子脑袋,也尽数挂上马匹上。
    一行二十人,悄无声息的往盛京放心急行。
    ……
    距离清国都城盛京(沈阳)二十里外。
    一片漫漫数里的松林间,生长着上千棵松树,长势摇曳挺拔,参天敝日,别具特色,如同一道壮丽的景观。
    徐煌一行人根据鞑子的情报,饶了半天路,避开诸多八旗守军方才抵达这里。
    走在前面的徐煌谨慎地打量了一番周边环境,转过身下令道:“停止前进,原地宿营!”
    随着他的口令,全队二十人脚下一软,横七竖八倒在了路旁,山林间响起一片哀嚎声。
    “狗日的你们真能吃,老子的粮袋空了!”
    朱盛鸿躺在一块石头上,抖着空荡荡的袋子叫骂着。
    他饭量大,十天的干粮,八天就吃完了,正在犯愁今天吃什么。
    “亏你他娘的还是个老兵!”
    一旁的叶渊文骂道:“跟过大人在河南打过闯贼,不知道粮食要省着吃吗!”
    “老子哪里来过辽东,又冷又饿的,这是他娘的人来的地方吗,这次深入敌后,带上十天的干粮也不够吃!”
    朱盛鸿说的是实情,宣武营惯于平原作战,对于山地十分陌生,出发前是按照平原作战的习惯携带干粮。
    可进了辽东这才发现,山地的体力消耗巨大,十天的干粮只能支撑八天,二十个人,已经有一半人断粮了。
    而且战马的食量很大,比人吃的还多!
    若想养好一匹战马,起码每天三顿料不能断。
    野外哨探行军,还尽要那种上好的豆料,一匹马一天起码四斤料,八斤草,战马吃的比人还好!
    甚至有时还要用盐水炒面供应,否则马匹掉膘跑不快了,也难以快速解决疲劳。
    吃饱喝足后,还要将战马的马头高高吊起,助其消化,像伺候大爷一样小心伺候着。
    徐煌一行二十人原本带了二十匹战马,加上一路缴获的十余匹,人吃马嚼消耗更多。
    之前有好几匹专门用来驮运各人的口粮与草料,现在基本吃光了。
    徐煌从自己马背上解下一个包袱,扔给朱盛鸿:“拿去给兄弟们分一分。”
    朱盛鸿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个牛肉小饼,顿时口水长流:“大人,你还藏着这宝贝呀!”
    说着,他自己拿起一个,先啃了一口,这才给大家分饼。
    徐煌冲着朱盛鸿的后背叫道:“告诉大家,省着点吃,估计还有半天就能到盛京,待到了鞑子老巢,咱们好好干他一票!”
    “好咧!”那朱盛鸿头也不回。
    有了吃食,队伍里一片欢腾,只等吃饱喝足大闹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