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聆听影子的声音,低吟浅唱……

    3月21日-3月22日心情指数:★★★★★★★★

    之前在银川赶火车的经历,让我心有余悸,后来每每我都会提前到火车站。可是这次真的太早了……

    我高估大理古城到大理火车站的距离了,导致我们很早到火车站,无处可待。火车票的时间是23:59,我们大概19点到火车站,时间过早,只好随意进了家饭馆。在沙县小吃点了份吃的,一直待到店家打烊,到了22点,无奈之下我们离开去车站内等候。3个小时待在饭馆,这个场景好熟悉,广州那次我一个人在肯德基待了8个小时。还好这次时间短。

    一晚上的火车,我们到达昆明。火车一路上颠簸,车厢内密闭空间,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失眠。到酒店我们定好闹钟,睡了2个小时。醒来之后继续坐火车去往小学二年级课本的《石林风情》中的石林。

    为什么叫它“石林”?

    石林就是石头像树木一样!高松、紧簇在一起,面积之大!石林地区,奇峰怪石,平地挺起。有的矗立如林,有的峻拔如墙。有的石峰高达三四十米,也有的只有几米。天晴时,石峰呈灰白色,下雨时则变为赫黑色。置身石林,可以得到自然美的享受……

    上小学的时候跟家人看过一部电影《阿诗玛》,当时还看不懂,只记得电影里面的人都不说话只唱歌,至于唱的什么不清楚。去石林之前我再次看了《阿诗玛》,中国大陆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这次是真的看明白了,唱的歌词,阿诗玛和阿黑矢志不渝的爱情。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事迹: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阿诗玛姑娘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她爱上了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他和阿支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撒种,都赢了阿支。热布巴拉恼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只猛虎扑向阿黑,阿黑三箭将猛虎射死,并救出了阿诗玛。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乘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阿诗玛已化身成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千年万载,长留人间。杨丽坤是中国至今无人企及的最漂亮、最美丽的阿诗玛,既无脂粉气,也无乡土气,她的美是永恒的。杨丽坤成为了永远的“金花”、永远的“阿诗玛”。她霎那芳华的美定格在影迷心中,她的金花与阿诗玛成为大理和石林的象征,而她的悲惨遭遇映照出那段残酷的历史,成为一代人心中的记忆……

    第一眼看到石林,奇妙无比,怪石嶙峋,每一块石头都是站似一棵松的的战士。我也在寻找着哪块石头是“阿诗玛”。我好奇它如何形成,石林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Karst”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区名称。形成石林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属于碳酸盐岩。而碳酸盐岩又属于沉积岩,岩石是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水溶解,尤其是当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时,因此石灰岩又被称为可溶性岩石。石林是由众多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构成的,其形成主要是因为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

    无论小石林还是大石林,我们站在底下都好渺小,不管是它的高度还是它的历史价值。当我们看到课本中的图片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石林”两个字最为显眼。旁边有人租“阿诗玛”的服装,我穿着红色的衣服,倩茹选的是绿色的,站在石林前,穿着阿诗玛的衣服,背着小背篓,里面插满“鲜花”,我们是形如阿诗玛,神不如阿诗玛。拍下一张张照片留作纪念。我看到旁边《阿诗玛》的大海报,杨丽坤饰演的阿诗玛,她的眼神中有好多故事,坚定,倔强,不屈服。她是如此的美,没有整容,没化浓妆,美得那么原生态,那么经典。

    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你。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人间。而杨丽坤亦如此,被托上幸运的漫步云端,也被推到摧残悲剧的低谷。

    看着高大的石林,我会想到古装武侠小说,武功高强的侠士比武,在高山之下石林之上,在缝隙中寻找对方的身影,知觉的感触,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对手一击,瞬间将石头堆起攻击对手。石林由一粒粒尘埃,一块块石头形成。站在观景台处俯视看小石林,仰视看大石林,就像一个个山头,里面住着山神和山大王,犹如孙悟空的花果山一样。

    来到这里,我看到了石林,寻找阿诗玛的身影,也在感受着杨丽坤的感受,不朽的神话。倩茹说她父亲叮咛她来昆明一定要去石林,虽然一夜的火车我们很疲老,我们还是再次出发坐火车来到了石林,不言而喻这次真的来值了。数年挤压,藏石万担,投老村家!

    好的景色记在心里,也用照片视频记录。回昆明市区有段距离,我们不得不离开石林,走向大巴车的站台。坐在车上,我庆幸我生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可以追逐梦想!而杨丽坤在拍电影时她是幸运的,至少沧海遗珠的《阿诗玛》不曾被遗忘留下来了,“阿诗玛”的故事记录在历史中了……

    回到酒店,21日晚上是我们在云南待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没有太多的谈话,我的胃不舒服,疲惫困乏,我早早睡着了……

    22日睡到自然醒,要返程只能在昆明市转转。睡饱之后,去寻找我们要吃的美食,我们没有选择云南过桥米线,倩茹则带我去了当地人去吃的碗装米线。到了才知道米线里面可以放丑豆腐,肉丸等等,长条状,截面为圆形,色洁白,有韧性,于开水中稍煮后捞出,放入肉汤中,津津有味,那是我至今吃过最好吃的米线。饭饱后我们去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我在图书室拍了张照片。随后我们到不远处的云南大学,我依然在图书馆门口留念拍照。倩茹跟我开玩笑,说我把之前旅行中在图书馆门口拍的照片部放在网上,就成网红了,标题叫:图书馆前的姑娘。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们要去机场了……

    出租车在酒店停留,我们取了行李,直奔机场,路程虽长感觉却很短,到达机场,过完安检。要说再见了……

    我们在登机处拍照留念,她邀请我去上海玩,我也欢迎她来西安,多年过去我们最终没能再次碰面。离别前的拥抱,随后我们各自去了不同方向的登机口……

    再漫长的故事,也有完结的时候,行驶再慢的列车,也有一个又一个的站台;再亲密无间的旅伴,也有分开的时候。旅途上经历的事情,可能会被我们遗忘;旅途上学到的东西,我们却会将它记在心间。

    之后……

    我还是食言了,云南不是我的最终旅行,但是云南旅行之后却是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长途旅行,2016年之后我还是一个人去了很多地方,都是短途旅行。开心的是2016年9月我带袁晓静去了青海,2018年9月我带父母去了合肥。之前大部分是一个人出去旅行,一直希望带朋友,带父母出去旅行,最后一一都实现了,瞬间觉得自己好厉害,好有成就感,无遗憾!

    旅行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脚步,而我已经无法停下来了……

    游历在大街和楼房,心中是骏马和猎场。天外有天有无常,山外有山有他乡。为所欲为是轻狂,防不胜防是悲伤。行李箱里装不下我,想去的远方,谁还没有辜负几段,昂贵的时光。说要去流浪,留下大人的模样,看岁月剑拔弩张……

    行走……

    顺着光我向前看

    面对在自己对岸

    这世界从一开始

    本没有所谓胜出和投降

    这力量谁找得到

    行走在我的地方

    有时说谎和原谅

    也许都来自它的方向

    逆着风才能飞去的地方在哪

    忘了自己看世界也未必复杂

    难道失败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若然有时找不到倔强

    你不妨跟随我一起唱

    Powertogo喔噢~~

    Powertogo喔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