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种英的安排

    西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安定,各路马贼、部落等等,纷纷都老实了。
    原来抢夺商队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只要把商队拦截住,商队为了避免刀兵,总会拿出一部分钱财来当过路费。
    现在不同了,抢劫商队,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全歼。
    官兵巡逻的密度非常大商路的马贼越来越少,几乎是难以生存。
    这些马贼不得不回归部落,做起了放牧的事情。
    但是各部落的生意也多起来了,中原的许多商队过来了,他们要订购强有力的挽马。
    这里草原宽敞,靠近河流的地区水草丰美,这里生存的马种个头高大,四肢粗壮,是非常优秀的马种。
    中原地区正大力发展畜牧业,晁盖提出了一个畜力化十年计划,也就说,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解决中原地区耕地、拉车问题。
    中原牛、毛驴这些都有,但是数量都不多。
    西北、北方草原拥有大量的马匹,这些马匹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中原地区进行改良。
    因为通过无数次的走访百姓,了解农户。
    农民对养马还是很排斥的,农区,没有草场供应放牧。
    马匹对草料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精心照顾,一般大户人家爱养马,骑着出去有面子。
    《仙木奇缘》
    小户人家,普通农户没那么多的粮食和物资。
    毛驴力气偏小,耕地拉车差把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等人家最喜欢的牲口是骡子。
    骡子虽然跑不快,但是耐力强,最适合耕地拉车。
    为了生产高头大骡子,西夏马就成了优良的母本,故而中原的牲口商人纷纷来到西北的牧场,订购健壮的母马来培育。
    这其中济州十三行办的大型畜牧场就有十几家,年培育毛驴、骡子、驮马能达到三万头。
    天气渐渐的寒冷,凌冽的寒风呼啸。
    渭州城,两万种家军士卒正接受检阅。
    新一代的种家军换了当家人,种英上位了,晁盖给他安排了渭州守将的职务,也算是位高权重。
    种家军原本五万多人,是西北军的精锐所在。
    但是跟着童贯转战全国,精锐已经荡然无存了。
    种家人原本还是心有不甘的,毕竟晁盖只能算是个暴发户,种家经营西北上百年的历史了。
    不过经历了这次攻打西夏的战斗,种英心服口服了,不说那些先进的武器。
    单单说奖励制度,奖励地契、奖励钱财、奖励房子,已经让士卒归心。
    当兵吃粮,图个什么,不就为了过个好日子吗?
    谁给粮吃那就得为谁卖命,士卒归心。
    训练积极性非常的高,尤其是轻骑兵的骑射战术,那训练的是相当精锐。
    重骑兵就更不用说了,汇集了大宋的铁甲连环马,金兵的铁浮屠、西夏的铁鹞子,重骑兵冲锋能力非常的强悍。
    重骑兵主力尚在燕云十六州和金兵对持,但是金兵主力已经完蛋了,灭亡只是迟早的问题。
    所以种英做了个决定,那就是跟随晁盖。
    “兄弟们,今年冬天要过上好日了。西夏缴获了数上万头羊归了咱们,人人都有羊皮袄,人人都有羊肉吃。一个个都给本将打起精神来,好好训练,哪个要是敢胡闹,别怪我皮鞭不认人。”
    “是。”
    士卒伙食、服装、兵器都到了很大的改善,已经做到了人人有皮甲,五成有铁甲。
    西北军,现在已经算不上西北军了,因为在他们的西北,也就是西夏原来的地方,重兵十五万。
    渭州府重新任命了知府等各级文官,都是晁盖的嫡系。
    同样,渭州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修官道、开采石头。
    缺衣少食物的百姓通过劳动换取生活必须的粮食、咸菜、衣服。
    一处工地上,数百名百姓干了一上午的活,终于熬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香喷喷的高粱米粥好了,还端来了几大盆咸菜。
    咸盐算不得什么宝贝,但是人离开了盐不行,不吃盐没力气,精神状态也差。
    “今天还有点新鲜玩意给大家吃,这可是海鲜,有的人可能不能吃,都少吃点。”
    队正搬出来一大盆海鲜,的确是海鲜,厚厚的海带片,用足了咸盐和辣椒。
    渭州距离大海甚远,中等以上的百姓吃的起海带,大部分人都没见过,也不敢多吃,每人吃上一点点。
    “都好好干啊,这两天天气越来越冷了,官府从济州给大家运输的棉袄应该快到了。”
    “棉袄是什么袄?比皮袄暖和吗?”
    “当然比皮袄暖和,棉袄做的更加的合身。前段时间你们不是穿秋衣秋裤了吗,跟那个一个料子的,但是比那个厚十倍。”
    “什么,比秋衣秋裤厚十倍,那肯定不冷了。”
    第二天上午,天气有些冷了。
    马帮的驼铃响起,安通镖局二百多辆马车抵达渭州城了,运输来了全部是救济用的棉袄。
    这棉袄偏大号,身材矮小点的穿上大棉袄到膝盖了。
    “暖和,暖和,真暖和。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太好了,太好了。”
    不仅仅发放的有粮食和衣服,还有农具。
    质量良好的铁锹、锄头,也被当做奖励,发放给了施工的百姓。
    工地干活只是短暂的,更长的时间他用于土地耕种和管理。
    至于不能干活的老弱病残,晁盖也花了血本了,把从西夏缴获来的东西,大都花费在了贫困百姓身上,对待百姓上那是没说的。
    大营,晁盖、吴用和种英在那详谈。
    也没什么掖着藏着的,晁盖盯着种英笑呵呵的:“种英,西北经历了这次大战,出现了难得的大发展,随着土豆、玉米、南瓜的推广,势必迎来一次人口喷发。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地方治安问题,一定要确保不出大乱子。”
    “大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兵强马壮,对付的是外敌。对待百姓要友好,友善,打心眼的感激,把队伍植根于百姓之中,希望你能明白咱们的苦心。”
    种英还真不明白,在他看来晁盖对待百姓太好了,不敲诈百姓,不奴役百姓,哪里有钱养兵?单单靠百分之十的农税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