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计较

    自从李雨这货来店里帮忙后的确轻松了不少,虽然生意惨淡的酒馆里经常是两个人坐在吧台打游戏,但好歹也比一个人好些不是,正好李雨那副叽叽喳喳的碎嘴德行,给我的平淡守店时光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今天是表哥出狱的日子,我大早上的跑到李雨他家楼下,夺命连环催的逼他下楼来拿了钥匙,还嘱咐他晚上记得开门做生意,做生意嘛,就要守得起,守得云开见月明嘛。
    我开车到监狱门口的时候惊讶了一下,我在怀疑我是不是记错了位置,是听说过监狱要搬,但好像也不至于这么快吧,为了避免尴尬和乌龙,我打电话问了好几个朋友确定监狱到底搬了没有,接连的确认之后,我依旧心里悬着块石头一般的在对面等着。
    我是一个很讨厌等待的人,因为不确定因素,我不喜欢心里没底的感觉,会慌会忐忑,很讨厌。
    大概下午一点左右,太阳太过于刺眼,我也不明白,怎么都十一月份了,太阳怎么还会这么耀眼,我正打算启动车找个阴凉的地方,正准备调头时看到从门口出来一个人,连忙拉上手刹下车一路跑过去…
    “哥”
    “哎,你来了,我还准备打车的。”
    表哥看起来憔悴了好多,没有了以前的那副生气和精神,更像一个沉稳老练的水手,眼神坚定,笑容平和。
    “早上时候就来了,还以为我等错了地方呢,嘿嘿”
    “哦,我告诉他们,谁也不用来,我想安静的”
    表哥一向是个精明的人,我的随口一说,他都能心明意,我也会好奇,这么精明一个人,怎么就会让自己耗费了这四年呢…
    表哥今年二十七了,他从小就是个不服管教的人,婆婆这边的亲戚人数众多,在老家称得上是有门面的大家族,五个舅舅两个姨妈,二十多个老表,外婆今年96岁,重孙子也有了十多个,满满的人生赢家,而这么多的子孙后代,最让外婆记挂的就是表哥。
    外婆总说,表哥头生反骨,要行正事才能一帆风顺,但年轻人都一样,总会把老人的一些话当做封建迷信,表哥也不例外。
    而表哥在我们这些小一些的弟弟印象中,就像是一部现成的叛逆黑道小说一样,表哥14岁开始不在家里住,16岁的时候就开始到处都能听到谁谁谁又说表哥是他大哥,那个时候,大多数小孩都崇拜这种校外流动人员,而桀骜不驯战绩颇丰的表哥,正是他们这些整天沉浸在《古惑仔》《热血高校》的孩子心中的男神。而到了189岁,摇身一变变成给老板做事的跟前人,车经常换了又换,嫂子也是,车盲的我只认得奔驰宝马奥迪,嫂子也只记得他进去前的那一个。
    我17岁出的学校,也是那时候开始和表哥接触,那年表哥21,我正当年少,他意气风发,好几次在亲戚之间的酒席上见到,简单的交谈,再到后来的多次拼酒。也是这个嫂子,从频繁更换的嫂子到这个经常带出来的都是她的这个嫂子。
    嫂子叫雪姐,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大家都这么叫,我也这么叫,她是在表哥的场子里做经理的,朋友给我说她是妈咪,表哥在里面给老板看场子,我不清楚,我只清楚雪姐是经理,表哥是副总,看起来极其般配的一对,或者说大多数人眼中门当户对的一对。
    雪姐是一个很玩得开的人,酒量好拳风高,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酒量比她好的划拳划不过她,划拳比她厉害的没她酒量好。做夜场的,酒场得意,也就意味着事业蒸蒸日上,更意味着朋友广泛。
    两个朋友广泛的人在一起,两个有名的人在一起,那就是一段更有名的恋情。
    这在大多数盲流子街溜子小混混小太妹随便怎么称呼了,反正就是那类人眼里,就像小龙女和杨过一样的神仙伴侣一样的存在,更是曾经一度在那种圈子里被传为佳话。
    佳话升华的时候大概是我发现雪姐出来不抽烟不喝酒的时候,发现表哥卖了车贷了款首付并装修了房子的时候。
    他们要结婚了。
    没有像所有人眼中那般盛大的排场,也没有人尽皆知的招摇,就是一些他们最好的兄弟闺蜜,在一家小酒楼,表哥喝得烂醉,雪姐和她的一两个闺蜜忙前忙后的照顾和送这群喝高了的醉鬼回家。
    我和表哥他们是最后走的,付了账,打车,扛着表哥到家。
    客厅中央的结婚照很醒目,装修风格很有格调,开放式的厨房,旋转的玻璃楼梯,五室两厅的布局,小阳台那边是大大的落地窗,阳光城一门两户的楼中楼户型,这大概就是他们的所有积蓄甚至背上负债所换来的家。
    表哥曾经坚定的说过,他不会买房,买房干嘛,房子都是资本家的谎言,就算有钱他也只想租房,想住哪儿住哪儿,大不了买个房子,想睡哪条街睡哪条街。
    果然,男人要结婚的时候以前的独狼名言都是谎言,就像资本家的谎言一样不牢靠。
    从表哥家出来的时候,从电梯里出来然后下坡,出小区门口,下楼梯,心里不止一次的后悔不留个跑车师傅的电话,也一路纳闷,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让浪子回头立地成佛。
    世界一切都很奇怪,就像这样一个布局高大上的小区没有保安巡逻,不然我就可以搭他的顺风车,问问我从哪儿下站。
    当然,“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永远都让人觉得极其正确。
    表哥看的场子关了门,自己也受了调查,好不容易脱身回家没几天的表哥,在和黄河“办事”的时候被捕,因为涉嫌聚众斗殴之类的,看守所呆了一年,监狱呆了三年。
    听到消息的时候我是很诧异的,表哥一向狠辣精明,没有他甩不脱的嫌疑,没有他跑不掉的事,怎么偏偏这次就能在这种事上栽了跟头。后来从各方的诉说中综合了共同点,事情大概经过就是
    黄河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被老师请了家长,本来嘛,孩子打闹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两家互相调节各家管住各家的孩子,该医的医,该赔的赔,但是那家家长不依不饶,另一个孩子他爹一上来就一副黑社会的姿态,骂骂咧咧音量加大,黄河何时受过这样的气,再加上看到自家孩子脸上的抓痕,二话没说就上去给了另一个孩子他爹一脚,两人扭打在一起难分难舍,班主任忙着报警,两个孩子忙着哭,外面的孩子忙着看,场面一度混乱。
    后来两人从派出所出来,原本打算各赔各的,那男人不依不饶非要黄河赔两万,黄河说去医院那男人也不去,黄河不给,那男人放了一句“你等着”的话便走了。
    过了半个月,黄河以为这事就这样完了,后来有一天,黄河儿子回家哭哭啼啼,身上小小的圆窟窿还有红色的印子,黄河肯定急啊,但是孩子又说不清,就说是有人把一挂鞭炮栓他书包带子上放,黄河气急败坏的四处找人打听,表哥也到处托人问,问出那几个小混混后才知道这是上次那个孩子他爸搞的事。
    几个男人气血方刚又都是混子出身,黄河更是暴跳如雷,当晚集结了一群人,找到那孩子他爸当晚吃饭的馆子里,让那孩子他爸变成了重伤,也因为这事,主事的十二人全部入狱,无一幸免。
    表哥进去后,雪姐没有收入来源,贷款还不上,后来卖了房子,房子是雪姐的名字,因为表哥说这是给雪姐的彩礼,当初执意要只写雪姐一个人的名字。雪姐卖了房子以后就不见了,或者说是我不知道她去了哪儿,这对神雕侠侣瞬间变成人们口中的所谓“现实”。
    人们总是如此奇怪,对美好的东西不停的怀疑,又转身立马对不好的东西拼命批判,然后留下一句“现实就是如此”的话扬长而去,然后拿出手机上网发上一段渴望美好的文字,遇到美好的东西后却又开始怀疑,周而复始,全然不知他们的意义到底为何,如此可笑。
    “你后悔吗?”
    “要计较就不是兄弟了。”
    我等红灯的时候突然转头问了副驾的表哥一句,表哥靠在副驾平淡的回道。
    我不明白他们的兄弟情义,我身边有无数这类的人,但我依旧不懂他们,他们的情义好像很感人但是又显得悲情,他们也都是满腹正义热血的少年,却又让人觉得无恶不作。
    他们是矛盾的,矛盾的透露出些许悲情。
    车一路开回老家,停在表哥家在农村的自建房门口,门口站满了人,有亲戚,不多,更多的是表哥以前的朋友和兄弟,雪姐不在,不知道为什么不在,但不在也正常,毕竟这几年都不在,但我总觉得她应该在。
    一群人把表哥拉进屋里,我去找地方停车,原以为是人走茶凉,但看到那在屋里的几桌人的时候,我似乎有些明白他们的兄弟情义了。
    那一晚除了那些亲戚早些时候全走了和表哥的父母上楼睡觉去了,其余的大家都喝得烂醉,在这之后,表哥去过黄河家一次,拿了两万块钱。后来又东拼西凑了一些钱,开了一家私房菜馆。
    开业那天雪姐也在,还有一个三岁半的小女孩,后来具表哥说后来雪姐卖了房子还清了两个人之前欠下的所有债务,带着剩下的钱回了遵义她妈妈家,表哥出来联系过她,雪姐带着孩子回来给表哥借了些钱开起了这家菜馆。
    表哥说
    “要计较就不是两口子了。”
    本章完
    书友群号77676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