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人闲谈

    大梁中都城内的名门之后大都仰慕先古之风,男子簪花也是屡见不鲜。
    当然,朝堂上也有如明家一样寒门入仕的,这些寒门和豪门之间的习俗并不相同,因此明府不像那些豪门一样喜欢蓄养舞姬、歌姬,亲友之间也没有互赠小妾的习惯,所以嫡系一脉人数并不算多。
    午膳时明师道坐主位,左手是长子明景,右手是次子明易。沈氏不爱在儿媳面前立规矩,便叫杨如意和明月一同入座。明月的生母早亡,其他妾室没有子女,故没资格同桌吃饭。
    沈氏亲自给夫君盛了一碗汤,问道“老爷,今年可还是休沐半日?”
    明师道“唔”了一声,反问道“景儿何时回来的?”
    明景正色“回父亲,是清晨回来的,刚才拜见母亲。”
    拜见是拜见了,就是没见到而已。明月心道。
    明师道又道“见你母亲好,这些秃驴的事你不做也罢。”
    明师道是典型的儒家子弟,对道家不太友好,只因先帝沉迷丹药一途妄图长生,后来却偏偏壮年早亡,这才叫如今的太后垂帘,得了权势的好,如今他们这些臣子再想上书太后归权给天子就难得很了。
    至于释家,明月还记得她幼时曾听父亲指着槐树骂秃驴,居庙堂之高哪知道平民百姓的苦楚,若将寺里那些私田给予百姓躬耕才信他的慈悲为怀。当年还写了一道上联给国寺方丈,叫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可见明师道年轻时也是个性情中人。
    明师道刚才那句话是在提点明景不要为一女子而弃家族,族里退一步允明易先成婚已是底线了。明易、杨如意、明月三人都是小辈,不敢插话,只是低着头吃饭,偶或眼神交流。
    明易←。←
    明月?
    明易≧≦!
    明月
    杨如意“咳咳”
    突兀的咳嗽声让桌上一静,明月急忙收回目光。
    沈氏第一个回神,轻轻拍了拍杨如意的后背,道“慢点吃,又不同你抢。”
    桌下收回大长腿的明易望天,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还是晚些再向夫人告罪好了。
    好在明师道并不执着于这事,便顺势换了个话题“今日宫里传来消息,官家女子的选秀定在了十五。”看了眼低头垂目的幼女,道“好了,举筷吧。”
    接着便是“食不言”的规矩,明师道和明家兄弟用完饭一起去了书房,午后许有同僚亲戚来访,沈氏则带着儿媳、幼女回了内宅。
    屋里自有侍女奉上茶盏瓜果,沈氏道“若老爷说的不差,那就是十二日后大选。虽各家早有准备,不会差那些平民女,只是有些东西犯忌讳不好提前,这些时日你只管跟着礼教嬷嬷习礼,余事不必多管。”
    明月道“多谢母亲周全。”
    杨如意看了眼小姑子,若她不想入宫,她们两家联合起来自然有办法叫明月在初选之后落选,随后便能自行婚配。只是明月若是想搏前程,她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方面帮忙了,毕竟家里若是也有支持的秀女,总不好两虎相争。
    沈氏点头道“有句话老爷不好说,我却要告诉你,这次选秀是陛下登基以来的头次大选,太康宫老娘娘定了新的大选规矩,初选当日只有中宫坐镇,秀女十取一二入掖庭,和那些选来的平民女子再学十日规矩,十日之后老娘娘和陛下选优者充入内廷,落选者可留宫为六尚女官或是返回原籍。你可记清楚了?”
    明月仔细听罢,应是,随后问道“母亲可知掖庭内学些什么?”
    沈氏笑道“宫里的事我如何知晓,左不过是规矩品性一类的。初选的衣饰我先替你准备着,凭你的资质想来过中宫那一关不难。”
    婆媳三人又说了会话才各自离去,杨如意半路上挽住明月手臂,低声问道“你怎么真去?”
    明月先是一愣,随后也压低了声音道“父亲毕竟不如那些祖上有余荫的,我被双亲娇养一十六载,总该替父亲周全一二。”
    杨如意一叹“我也是娇养大的女儿。”她看着明月又看看身边的侍女,道“我不如你啊。”
    杨如意明显有些沉闷。
    明月本以为这就是和二嫂间的闲谈,毕竟她入了门便是一家人,没想到傍晚时分次兄明易却来了。当时明月正打算叫子琴领着两个小丫头去拿晚膳,毕竟今夜双亲设了个小宴宴请前来的亲友,就叫她自己拿了饭菜点心吃。
    “妹妹!”明易还未进门已经开口叫妹妹。
    明月放下手中书册去迎兄长,明易一进门就把手中拿的锦盒塞在明月手里,随后自去倒了杯茶喝,喝完松了口气,不等明月发问就开口“这是如意送你的,你看看可有能用的。”
    明月闻言低头打开了盒子,里面竟是满满的珠钗头饰,其间还有一整套的红宝石头面,这套头面明月知道,那是今年过年时的节礼,因明月还未出嫁,当时沈氏便给了杨如意,而杨如意也是十分喜爱,曾说要在今年的中秋佳节时佩戴。
    现在竟然都给了明月!
    明月忙合上锦盒,道“这太贵重了,哥哥还是还给嫂嫂吧。”
    明易摆手“如意送你就是你的了,我要再拿回去她还不得新仇旧恨一起清算?”
    明月想起白天在饭桌上的事忍不住一笑,但还是劝道“不是这个理,说句大话,我若是真能见天颜,位份不高也是戴不了这些的,还是留在家里,往后也好传给小侄女。”
    明易翻了个白眼“用不了再说,到时候让你侍女留门,我过来拿回去。”
    一旁明月的侍女子琴望天,二公子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好说歹说明易还是不拿,又推辞说要帮双亲去接待亲友就匆忙回去了,杨如意不亲自来,恐怕也是因为怕推辞不过明月又拿回去,还是明易这厮脸皮厚。
    明月送走兄长,将锦盒放在案上,在灯下支着下颚出神,有家人如此,可是田璇玑在世时意气风发说的那句“情感经营”?
    虽然半懂不懂,可璇玑阿姐文风多变,这话必是有它的道理的。
    想通此事,明月便叫子琴收好锦盒再去拿饭。感谢的话还是明日去母亲那请安时再给二嫂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