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门口围着的人已被巡城司驱散开来,万事俱备只等钦差道来。
    见张大人和衙门的一众署官由汤四陪着从搭建的台子上走下来,贾会长率着商会众人簇拥上来。
    上前见过礼后,才发现方才拥挤在门口人群都挤在路的两侧,整条街已被巡城司接管。
    巡城司的兵士每个人都甲胄在身,腰间佩剑,十步一岗威风凛凛,黄蓁心里暗道好大的阵势。
    红姑示意我向街道的两侧看去,两侧铺子门口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包括楼上的露台都挤满了人。
    黄蓁觉得她出来的那一瞬间,嘈杂的音浪似乎是静寂了一瞬间。
    “好似有无数道目光在打探她,黄蓁面色未动分毫,但是心里无缘由地有些发慌,
    红姑上前一步环住了我的胳臂,安抚地紧了紧手掌。
    我抬首冲着红姑摇头,小声道没事。
    侧首看见贾会长对我点头示意,我微笑点头回礼。
    看着巡城司快马来回,一趟又一趟告知钦差的位置。
    围观的人群里传来议论声,耳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看着年纪不大呀!这就是献上织布机的黄姑娘吗?
    年纪也太小了些,还没及笄呢?
    父母双亡,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留下这么大的家业,也不知日后会便宜谁?
    可不敢胡说,听说是织女星下凡呢?
    就是,嫂子也留些口德吧!若不是黄姑娘,家里这个年都不知如何过呢?云云
    虽说是无偿献出了纺织用具,可是朝廷的嘉奖令可是实实在在的,最终还是得了实惠的,这可是有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
    凡此种种,不绝于耳,这就是人心倾覆,善恶一线间,以最大的善意颂扬你,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你。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从今日起,在万众曙目下我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从神秘的背后走到了台前。
    从大伙臆想中的黄姑娘变成了眼前的弱质少女,多少人心中的畅想就变成了也不过如此,这就是人心,可善可恶。
    张之初应是听到了此番议论,举目一扫,周围的声音落了下去,红姑气不过,我安抚地对她摇了摇头。
    张之初说道“姑娘可知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无论好与坏,最不可控地就是人心和舌头,
    无论外物如何纷纷扰扰,姑娘只需保持本心就好。”
    黄蓁微笑回道“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小女学不来古先贤的高风亮节,亦不至于唾面自干,
    但有“拾得”前辈金言在前,自会忍他,让他,再过几年且再看他。”
    “张之初听闻我如此说来,爽朗一笑说道姑娘此番妙论,活学活用,即渡人又渡己,有趣之至,
    “拾得”前辈若是泉下有知,定会视姑娘为知己”
    贾会长在旁说道“老朽亦有同感,每次和黄姑娘叙话,都让老朽有茅舍顿开之感,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古人之言诚不欺我。
    “黄蓁听了贾会长之言,俯身说道先生爱重晚辈,不吝夸赞之词,小女虽不敢坦然受之,
    却也要谢过先生对晚辈的拳拳爱护之心。”
    张之初和贾会长相视一笑后,满意地说道后生可畏。
    黄蓁身后的人群里,有一人长身玉立。带着风毛帽子,帽檐前倾,挡着大半脸庞。
    一身墨色常服,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黄蓁和张之初等人的对答,不经意间嘴角微微上翘。
    这是人群中咋然暄沸了起来,有人喊道来了,
    快看,天使来了。
    “黄蓁抬头望去,之见前方明啰开路,清道旗一对,绛引旌一对,红杖一对,仪刀一对,班剑一对,
    戈氅一对,乾氅一对,仪鍠氅一对,打从轿子里下来一位内侍,五十左右,面白无须,声音略显尖细,
    身后跟着些个小内侍捧着圣旨即赏赐。”
    张之初上前见礼道“松江府知府张之初见过钦差董大人,大人舟车劳顿本府一路辛苦,
    连杯茶也未奉上,惭愧至极,府衙内已备好了美酒,待此件事了,我陪大人痛饮一番,给大人道乏。”
    “张之初事先跟黄蓁打过招呼,今日前来传旨的内侍乃是当今官家身边的红人,董宋臣,很受官家信重,
    前朝后宫颇有些势力,据说就是当今丞相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董宋臣捏着嗓子说道“张大人客气,鞍前马后是人臣本分,何来辛苦之说,咱家承了张大人的情,
    既有美酒,怎能辜负,咱家愿陪张大人共赴一醉,
    说着看着我问道想必这位就是黄姑娘了?”
    我上前跪在地上,低头叩首从容说道民女黄蓁叩见钦差大人,愿大人事事顺遂,贵体康健,长乐无极。
    “哎呦,是个灵巧的姑娘,董宋臣捏着嗓子说道那就借黄姑娘吉言,快快请起,跟咱家这里不必多礼,
    松江府地灵人杰,听说在张大人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连闺中女儿都知道忠君爱国,张大人果真不负官家爱重,
    吉时将至,咱家宣过圣旨后再来和各位来叙话。”
    张之初稽首道一早就以准备好妥当,董大人请
    董宋臣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今有松江府治下民女黄蓁,蕙质兰心,身在草莽,心怀天下,
    因体念民生艰难,将自身研制的三锭脚踏纺车,织布机,搅车,弹棉弓等纺织用具悉数无偿献给朝廷。
    让黎民百姓得以温饱,如此等等,赐工部行走令牌一块,再有纺织用具改制事项可直接和工部协商。
    故而赏赐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玉如意一对,佛手瓜一对,紫口铁足瓷器一套,蜀锦四匹,云锦四匹,杭锻四匹,潞绸四匹还有金银头面各四套。
    琳琳种种,待至谢恩完毕,董宋臣着操起篆刻着工部的令牌递到我手里。
    笑着说道“恭喜黄姑娘沐浴天恩,这块令牌当用心经管,可别小瞧了此物的用处,凡我大宋地界,
    姑娘持此令牌,各处行官驿站定会让姑娘宾至如归。”
    黄蓁躬身双手平身接过,恭敬地说道民女谨遵大人教诲,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荷包过去,
    民女一点心意,知道大人不在意这些,可是您身边的大人们,跟着您鞍马劳顿往来奔波,
    还请请大人开恩,让民女请各位大人喝杯热茶。”
    董宋臣听闻爽朗一笑,心领神会地说道“姑娘盛情,咱家替孩儿们谢过姑娘,说着一使眼色,
    身后的小内侍上前接过黄蓁手里的荷包,顺手一捏,知道是银票,心中便有数了。
    董宋臣说道“本该诏姑娘进京面圣,可此时正逢年下,朝廷此时也是多事之秋,边疆又逢战事,官家也是日夜劳神,
    以后有机会时,咱家定会相机促成此事。”
    又寒暄了几句,便在张之初的簇拥下奔着衙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