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败退

    右北平郡,无终
    此地是位于右北平西部与渔阳东部边境所接壤之地。
    由于境内未有山谷险阻,江河贯穿,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地区,却是极为适合骑士纵横。
    在短短的两日功夫不到,数千众乌丸突骑便跨越长达数百里的距离,奔袭渔阳。
    骑士的战力强大与否,其间原因跟地形有极大的关联。
    如若境内多山,多河流险阻,骑士毫无施展的余力,那任由这支骑兵战力在如何强盛,那又有何用呢?
    此战,乌丸人亦是应该感谢平谷一带的地形,宽阔平坦,极为适合骑士的纵横、发挥。
    平谷
    突骑其速快若闪电,直驱前进,一路驰骋着,目标直指赵云所部。
    随着乌丸人逐渐逼近,赵云也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备战迎敌,阻截叛军。
    一时间,双方相互集结兵力,在郊外展开激战。
    这一刻,在赵云的亲自压阵下,连日来接连战胜的汉军士卒同样厚积薄发,军心高涨。
    虽说以步抗骑,在冷兵器战斗中,步卒天然便处于逆势。
    可赵云却根据后世战阵经验,自发结阵,以车阵在前阻拦。
    依靠车轮之力抵消战马那强悍无匹的冲击力!
    正是有此充分准备,外加军士抱着视死如归的士气。
    短时间内,与乌丸人的战斗却是陷入僵持之际,谁也奈何不了谁。
    时间徐徐相过,正当战争杀得难分难解之时,异变忽生!
    无终前来的方向,乌丸突骑身后,却是一阵战蹄声响起,尘烟缭绕。
    如此动静,很显然,又有一支骑士军团加入战场。
    时长混迹在军伍间,赵云又焉能听不出周遭动向?
    “诸位将士,时刻注意,乌丸身后有情况,随时准备撤退。”
    陡然间,赵云身胯白马之上,举枪凌厉的高吼着。
    瞬息的功夫,众军卒循声,不约而同的都向所说方向望去。
    忽然,那震撼人心的战蹄声已然越来越近,动静也极为响侧。
    下一秒,时刻负责打探四周局势的张大牛,骤马狂奔而来,急切道“校尉,不好了!”
    “乌丸叛军有援军前来支援,向正在其身后所过。”
    “约莫距离此地也就是数里的距离。”
    话音落下,数语却是震撼着军士们,让人不由自主地便放弃抵挡的信念。
    张大牛无尽的禀告语气却犹如一柄响音般,寇璇在众军卒心头。
    忽然,阴云变色,战场局势可谓千变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汉军现今的局势已然不利。
    闻言,从旁的赵泉缓缓站出,轻声道“阿云,敌援军以至。”
    “我军实力较弱,是时候该先行撤离,不能在继续激战下去。”
    话音落下,田豫,张四等众皆附议赵泉的意见,向后撤离。
    “全军,听吾令,各就各位,依旧向后撤离!”
    “骑士们,随本校尉一起,在其阻截叛军,争取让步卒将士们安然返回。”
    思怍良久,赵云却是并未被战场的局势给冲昏头脑,依然保持着清醒。
    知晓己方乃步卒,就算是要撤出,也不能一窝蜂,军纪散漫的撤离。
    不然,以乌丸全副武装的突骑,在后强行碾压而上,那汉军很容易从撤退变为真正的大溃败。
    正是联想于此,赵云却才亲自断后,领军中仅有的百余骑士,在后阻击着。
    由于军情紧急,赵泉亦未在耽搁,立即以田豫,张四等众徐徐安排军士,向后撤离。
    车阵散去,百余汉军骑士,那强悍的兵锋,雄骏异常的战蹄,轰然屹立于此!
    赵云当先在前,身系白袍,手持银枪,胯下夜照玉神驹,眼神极为凌厉,面色刚毅的斜望着正疾驰冲击而来的叛军。
    “兹,兹!”
    一连数枪相过,赵云身胯白马,银枪在手,驰骋在阵中,可谓是无人可敌!
    银枪招式所过,必将所伴随的是腥风血雨,无力抵挡的乌丸人只得做了枪下亡魂。
    正所谓将乃兵之魂!
    赵云都如此神勇,麾下百余骑士也纷纷深受感染,厮杀悍不畏死,血战频发着。
    虽只有百余骑,规模极弱,可现阶段在受鼓舞下,战力亦于强悍。
    竟然牢牢的拖住了三千之众的乌丸骑士,毫不退却。
    各军卒也纷纷有着为国捐躯,抱着必死之心的心态厮杀着。
    抵挡良久,估算着时机以至,赵云当即不在恋战,高吼着“将士们,我等目标以达成。”
    “接下来,跟随着吾,杀出一条血路,撤退!”
    在次的一番鼓舞,百余汉军骑士深受鼓舞,跟随其后。
    短短片刻之息,竟然杀出重围,向南而去!
    “乌鞘王,这支汉骑的战力太过强悍,我等儿郎留之不住矣!”
    “最为关键的还是,汉将武道高超,一杆长枪使得出神入化。”
    “长枪连连抖动,我方儿郎无不丧命,无力而倒!”
    随着汉军全线突围,乌丸悍将却是纵马狂奔而至,向乌鞘王如实汇报着真实情况。
    闻言,乌鞘王却未有恼怒,反而升起一丝玩味之色,喃喃说着“哦?”
    “武道高强,可有本王强?”
    眼见乌鞘王嫉妒心如此强烈,对赵云所发挥而出的神勇却是视而不见,反而有着浓浓的比试渴望。
    “当然!”
    “虽说这员汉将武艺的确高,可又能如何比过乌鞘王的神威?”
    “大王可是丘力居大人帐下心腹大将,武艺自然不逊。”
    “那汉军将领又岂是对手?”
    很明显,乌丸诸众也知晓其心性,也是对其好一番吹捧,博其好感。
    下一刻,还不等乌鞘王反应,先前奔行前来所谓的‘援军’便以长驱而来。
    “乌鞘王,我军后方援军所到,当先主将言,他与大王乃是旧相识,还请相见一绪。”
    闻言,乌鞘王徐徐道“有请!”
    时间片刻转眼而过,随后狂奔而至的将领徐徐站出。
    “国兴?”
    “乌鞘王?”
    忽然间,二人相见,却都面色疑虑,却都在紧紧思索着。
    前来支援的将领正是徐荣,其麾下军士乃是二百余众骑士。
    旧知相见,却也有交谈不完的话题,二人也轻轻攀谈而起。
    毕竟,徐荣乃是辽东襄平人氏,乌鞘王所在部落也屹立于辽东郡内。
    以前,时长打交道,双方关系受益匪浅,话语间无不彰显着亲密。
    唯有徐荣在心底暗暗冷笑着,不过却是一闪而逝,无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