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调任文书

    此后大概过了近两个月,金陵倒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情。
    时间久了,那两次小规模战争给人们心中带来的阴霾也就渐渐消散了。金陵逐渐恢复往常,但毕竟快入冬了,倒也没太热闹。
    卢政每日里吃吃喝喝,一晃就入冬了,天也越来越冷。
    后来没过几天,袁府的车马队就到了,把袁世凯送了过来。
    卢政偶尔去瞧瞧这孩子,浓眉大眼儿胖乎乎的,倒也算的一副俊俏模样。若是把凌朝带入卢政的那个世界,这袁世凯确实是长残了呀!太残了!赶巧邵永梅还有些奶水,所以后来袁世凯就由邵永梅带着。
    日子很快啊,转眼就是两个月。袁世凯也两个多月了。
    每次卢政赶去邵永梅住的地方,就能看到卢家仇和袁世凯挤在一个小木床上,你蹬蹬我,我踹踹你的,四只眼睛忽灵灵的眨着,一边吃脚一边看着卢政笑,倒是也挺好玩儿的。
    至于夜军
    听闻袁保庆年轻的时候还跟着他老爹打过几年仗,虽然到现在也是一身怂气,但是还真别说,这家伙招兵买马倒是真有一手。不觉间,夜军的队伍已经由那时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近千人了。
    李空和其他的几十个夜军元老,负责训练新人,捎带脚教他们些日语和英语,还有夜军内的一些规矩。其实倒也没什么规矩,就一点卢将军之令高于一切。卢将军一言,即便是让夜军反凌,那也得反!没人发现,卢政这个当年的小小纨绔,如今在金陵城中混的愈发风生水起了。
    时间就这么一天赶着一天走,金陵这地方,一旦入冬,天寒的不成样子。倒不见得温度有多低,但是寒气就是直往人骨子里钻,任多厚的冬装,硬是不抗冷。
    秦淮边儿上基本看不见人了,整个城中也死气沉沉的。
    这年代里一到冬天,很多人都不出门了,因为大多数的穷苦百姓真的会被冻死。卢政偶然间到河边儿转的时候,每次都能见到几个蜷缩在一起的乞丐。即使他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仍旧逃不过被冻死的厄运。
    整个卢家如今还住在迟府。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到了冬天,赶工的进度就很慢,所以卢谓之就想着在迟府过了冬,等来年开春儿在动工。二是卢政的几次阻拦,他有一种预感,知府的调任文书就要下来了。卢政准备跟着知府到广东去,到时候大概率卢家就会举家搬迁。如今花银子大兴土木实在犯不上,说不定也就最近几天儿,卢家上下说搬家就搬家了。
    这天,卢政一睁眼,看天,又睡到上午了想着,小翠便叽叽喳喳的跑来。
    “少爷少爷就快要过年了,老爷让小翠给少爷做身儿新衣裳”
    卢政哭笑不得,刚入冬不久,怎么就快要过年了呢?
    小翠支起卢政的胳膊,吵着闹着要量卢政。小丫头一年来就盼着过年的那几天儿呢,卢政也不会扫了她的兴,于是就配合着让小翠量自己。
    “你也做套新衣裳。过年嘛,大家伙儿都要图个吉利的。”卢政一边转身,一边回头对小翠说道。
    小翠眼睛忽地一亮,但只有这一瞬,随即便黯淡了下来,突然停止了碎碎念。
    “怎么?咋忽然不说话啦。”
    小翠一撅嘴,“小翠不想说了~”
    卢政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转头冲着门口喊了声,“张顺平!”后者一溜烟儿的就钻进了房间里,“少爷何事啊?”
    “前些日子送来府上的那些布料子,如今还剩下多少了?”
    张顺平皱眉想了想,道“也不剩下多少了。两个老爷,十五位夫人,还有少爷和小姐以及几个小少爷的新衣裳,全是用这些布料子做的。”
    “那就再去买些回来,几丈布而已,花得了几两银子?”
    “倒不是银子的事儿,现在的布料子已经够用了,若是再买还要在囤起来,到明年拿出来用,碎花就过时了”
    “不妨事,多买些过来,给府上的丫鬟下人们一人做一身儿新衣裳。”
    “少爷这怕是不合规矩”
    “哪儿来那么多破规矩?去去去去去”
    “呃”张顺平有余了一会儿,卢政一只手抬起来就准备打,张顺平慌慌张张地就跑出去了。
    小翠依旧不说话,但是脸上的喜悦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量完身子,小翠蹦蹦哒哒地跑远了,口中轻轻的哼着曲儿“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远山现竹林芳草,晨风抚绿了芭蕉”这曲儿是卢政教的,就教了一遍,小翠的脑瓜子也算是好用。
    卢政看着远去的小翠,又看到了树下站着的迟双雅。小翠跑到迟双雅跟前停下了,一阵手舞足蹈,估计是在向迟双雅炫耀新衣裳的事情。
    卢政摇摇头,无奈的笑了笑。
    院中的树早就没了叶子,光秃秃的树干张牙舞爪,不好看。若是明早起来能蒙上一层雪,应该也是一番别样的景致吧。
    正想着,小翠又慌忙地跑了进来。
    “少爷少爷外面有人找你~~”
    “谁啊?”
    “不知道,但是他要见卢将军。老爷肯定不是什么将军,所以就只有少爷啦~~”
    卢政一笑,跟着小翠出去了。
    堂上站着一个人,是个生人,以前并没有见过。
    卢政刚进去,那人就快步迎了上去,笑道“卢将军卢将军,果然一表人才啊!”
    “说事儿!”卢政直奔主题,客套的话还是免了吧,听着也尴尬。有事说事,没事不来,大家都很忙,虽然此时的卢政能闲出鸟来。
    “呃”那人的笑容定住了,尴尬的笑了笑,随后,这人竟然从厚实的冬装里艰难地摸出来一顶纯绿色的帽子。
    绿帽子?!
    嗯?!
    什么情况?!
    那人看卢政的表情一脸黑线,还不知是为何。他匆忙的说道“卢将军,家中没什么好物件儿,就只有这一定祖传的帽子了,还请卢将军一定收下,一定收下!”
    送人一顶绿帽子,这家伙脑子里有屎吧?
    卢政干笑了两声,随后道“直接说你的事情,用不着拐弯儿抹角的。”卢政进门就大量这人了,穿着朴素,应该是城中的农户,想来是遇到了些什么小问题吧。他的事情在卢政这里算不了什么,不是不能帮。
    那人又道“卢将军千万不要小瞧了这帽子。它可是个宝贝。刚才我来的时候,就是戴着它来的。嘴唇下巴被冻得直打哆嗦,但是头上却热的冒汗。就这帽子,卢将军戴着出去转上一转,定能喜欢上它!”
    “”
    顶个绿帽子到街上转一圈,怕不是脑子有坑哦?
    卢政起身佯装要走,转身道“直接说你的事儿,不然我就走了!”
    那人一怔,随即支支吾吾,好久才把事情说明白。
    听完,卢政气的鼻子冒烟儿。
    为夜军招兵的事情是交给袁保庆去做了,后来卢政就没怎么管过这件事情。起初袁保庆还算兢兢业业,但如今想着加入夜军的人越来越多,袁保庆便动了歪心思。想要加入夜军,那是要给他袁保庆好处的。
    但富家子弟谁会闲着没事儿去充军?
    能来报名的,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想着加入夜军能有口饭吃,幸运了兴许还能就此飞黄腾达,改变家族,这才前来报名的。银子?这些人怎么会有?
    没银子,袁保庆就直接把人给按住了。
    这人是通过千方百计地大厅,才找到了卢政就是夜军的首领。于是他就拿着祖传的绿帽子前来讨好卢政了,想要让他的儿子加入夜军。
    卢政让那人把绿帽子收回去,张顺平正好买布料回来,于是卢政就吩咐他备好马车,直奔袁府。
    到那儿,卢政直接问起了这件事情。
    袁保庆一愣,随后笑着说道“误会误会哪有这等规矩?不会不会的,卢将军还请放心放心袁某人一定秉公办事”
    卢政又啰嗦了袁保庆好半天,随后把他这些日子搜刮的银子收走了,分给了城中的那些乞丐们,这才回去。
    一天就这么没了
    第二天,知府一早就赶来了,带着京中皇帝的亲笔调任书过来的。
    卢政心中大喜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这张纸给盼来了。
    调任文书上简单说了一下京中的情况,确实是发生大事了。
    道光皇帝的病重,想来是距离飞升不远了。更离谱的是,这个凌朝确实和卢政世界里的那个清朝确实不太一样,因为道光帝的儿子全死光了只留下了几个个小孙子,其中包括载淳和载湉。
    换句话说,这里的一切好像都提前了几十年的时间。卢政想了想,若是按照自己前世那个世界来算的话,载淳应该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载湉就是后世的光绪皇帝,也就是说,少了咸丰帝在位的那十几年。
    不过随他去吧,无所谓了。卢政确实无所谓,他才不在乎这些呢。朝廷的事情就由朝廷去解决。他要做的,是解决朝廷。
    文书下来的这天,知府便吩咐了自己的那个女婿——沈葆桢。他让女婿托关系在广东给自己建府,捎带脚也把卢府给定下来了。虽然现在他们仍在金陵,但广东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到人过去的时候,基本就可以直接住了。
    这知府,想得到是还挺周到
    事情全部妥当,就等着前往广东了。迟双雅和小翠基本没出过金陵,一听要到广东去,高兴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一连几天过去,两人的黑眼圈大的像是两只大熊猫。
    这天正午,卢政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知府突然过来了,后面跟着几个人,那些人手中拎了两个大箱子。
    卢政一愣,这是干什么来了?
    知府来到卢政身前,脸色无比阴沉。他命人打开那两个大箱子。
    打开的瞬间,箱内之物反射太阳的光芒。
    刺眼!
    这是整整两大箱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