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堂在一片紫竹林中,屋子较大,四处通风,周围有拉上了白帷,保证既能看见人,又能不通风,看来布置此处的人心细如发。
    “贺兄,谢兄。”沈家男子与刚刚到来的两位男子见礼。
    “今日真是奇怪,阳斐兄一向迟到,今日怎么这样早。”谢世子博萧好奇的问着沈大公子阳歆。
    “我看今位置好像多了几个,莫非今日有新的人要来。”贺询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旁边的小厮帮他从书箱里拿毛毡,铺在桌子上
    “正是,”阳歆拍了拍恼怒的阳斐。“今日是我母亲娘家的几位表妹要来。”
    “瞧,她们来了。”沈二公子沈阳羽指着远处。
    几个高矮不一身穿着靓丽的女子款款而来。
    等到走进书堂时,发现有一女子的容貌最为出众,不由得眼睛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正是二房元氏的女儿墨恬,个子虽然不高,但是独有一番温柔小意的味道。这双眼睛好似漩涡一般深深的吸住人。
    “贺兄,贺兄”一旁的谢博萧暗戳贺询,贺询忙又给几位姑娘回礼,才没有过于失态。
    而墨恬的心思好像并不在贺询身上,她偷偷的看着站在一旁的谢博萧,这不是那天还我发簪的人吗?竟然如此有缘。墨恬的开心,嘴角已经是止不住了。
    谢博萧见礼后,便规规矩矩的坐回位置上,对打量他或爱慕他的眼光视而不见。
    染一看着书堂中几名男子,沈大公子年纪最长,遇事稳重,儒雅文人。沈二公子与谢公子年纪相仿,谢公子十分俊郎,是几位公子中最好看的。贺公子衣冠飘飘,像个男神仙。最小的就是沈三公子,与自己也是差不多大。
    “夫子好。”
    “嗯,好,墨家姐妹三人今日刚来,所以没有作业,其他人把昨日布置的作业交一下。”这声音清冷有力。
    “是。”
    染一规矩的坐下,稍抬起头又偷瞄着李夫子。没想到,这位夫子不似老家教书的老先生,竟是一位青年男子,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身着素色麻布衣衫,肤色好似被日光晒过的铜色。怎么和这声音的差距还挺大。
    李智修感觉到一位小姑娘的眼光直勾勾的盯着他。心下一凝,抬眼与她对视起来。
    哎呀,被发现了。染一吓的慌忙低头,这夫子确实严厉,看来以后读书的日子肯定是难熬的了。
    哼,胆子这么小,还盯着人看。李智修面上不动,暗笑一声。翻开手中的书,开始今日上课。
    ………………………………………………………
    “什么,我儿还活着。”
    太平郡王府里谢老爷子谢秀猛的站起来,谢启忙搀扶着。
    “是,当年老夫人生下过两个儿子,十年后那次难产生下的那个孩子其实被人给偷偷抱走了,当时场面混乱,有人偷偷换成了死胎。”
    “我还有个弟弟?”谢府独子谢启按捺不住疑惑。“如今他在何处?”
    谢秀盯着跪在地上汇报的暗卫,眼神中透着紧张。“回大公子,我们已经严加看守,可是当年的那个产婆忽然毙命,线索变断了。”
    谢秀大怒“断了,连个人都看不住。给我找!”
    “是,属下领命。”
    “父亲,不要着急,喝口茶水。先告诉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竟都不知我还有个弟弟。”
    谢秀喝了口茶,愣了楞神,缓缓开口“二十五年前你外公家还没有落寞的时候是太师府,多年无一儿子,老来得女,便是你母亲,后来你母亲嫁给我,生下你。在你十三岁时我将你送回老家与你堂兄弟们一起读书五年,前两年,想着让你定心就没让你回家。你母亲也是你走后半年查出身孕。没想到啊,没想到,,,,若,,,若当初我能立即察觉到产房有异样,你弟弟就不会被人,,,,你母亲也不会气急攻心,就这么去了。我,,,我,,,”
    谢老爷子说到这里已经是老泪纵横,捶胸顿足,谢启也忍不住泪水愤恨道“查,必须查,父亲。怎么着也得把弟弟找着。”
    安抚好父亲,谢启回了房,与夫人商量一番,夫人道“如今你已有三十七,那你的弟弟该有二十三四的模样。时隔多年,这如何去找。”“不管如何,还是要尽力去找,父亲为了此事,日渐憔悴,真是怕他的身体。哎,,拜托夫人多多帮忙了。”“官人放心。”
    ……………………………………………………
    “夫人。”墨三爷立寒坐在妻子身旁轻声安抚“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三爷何需解释此事,这么多年我只有染一一个孩子,怪我不能”刘氏侧过身去,不愿再理丈夫
    墨立寒听妻子疏离的喊自己三爷,先在解释一番,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心中千言万语,却堵在喉咙无法张口。终究是负了她。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刘氏再也无法忍住眼眶中的泪水,趴在案上痛哭。
    李嬷嬷看着小姐如此痛苦,忍不住上前抱住小姐,拍着背。“小姐,姑爷恐怕有心事不愿说出来。”
    “嬷嬷,我晓得,可是他为何不愿与我说。白露也要嫁给他做平妻,父亲若是知晓,定会数落我落了刘家的脸面。如果她嫁进来,生了男孩子,我与染一该如何。”
    “小姐,小姐,这离娶亲还有几日,不如让公子来替你主持公道。”
    “你是说,我大哥哥,对对,我这就给家里去信。”刘氏停止哭泣,招人又梳洗一番,匆匆给家里去信。
    ………………………………………………………
    这信,李嬷嬷使了好些银两,快马加鞭不日送到亳州老家六府的下人手中。
    “老爷,大小姐来信了。”
    此时正是吃饭的时候,“快,快拿来。”一家人放下碗筷,看着主座上的刘老爷兴奋的拆开信件读信,到后面怒气冲冲的把信在地上,“好你个墨府,竟敢轻慢我女儿。”
    “父亲,发生了何事。”一家人疑惑不解。
    大公子从地上拿起信,看了一番,也是气到把眼睛瞪的老大。“父亲,明日我便去汴京。”说完把信递给母亲。
    “嗯,家里多带些人过去。虽然我刘府现在不抵他墨府光耀,好歹我们也是一直都是官府之家。”
    “天杀的墨家老夫人,亏我还把我最疼爱的女儿嫁给她二家儿子。”最是疼爱刘氏的老夫人喝道。
    刘老爷话还没说完,就看着自己暴躁的夫人已经开始张罗着要带着一家老小上京找墨府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