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见故人

    进了郡城,依旧是熟悉的江南风光,水网纵横城郭,垂柳与河水相映成趣。
    “大哥,会稽郡的郡城真漂亮啊。”杨柳道,“咱们去过那么多地方,就只有这里河比路多,桥比车多哩。”
    “这就是江南水乡的特点,坐马车不如坐船快,过的桥比走的路还多。”莫毅微笑道。
    “公子,要不咱们租条船在城里转转吧?”顾盼儿提议。
    莫毅还从没在郡城里坐过船,觉得挺有意思,“行啊,那就包条船。”
    来到一处渡口,莫毅找了条放着炉灶矮案、可以在船上吃饭的船包下。
    给艄公市价三倍的铜钱让他逛遍会稽郡。
    干一天顶三天,艄公自然是乐得见牙不见眼。
    他似乎没听过王垂长老和董婉的威名,拍着胸脯道:“客官们放心,我一定带诸位逛遍郡城每一处角落。”
    莫毅苦笑,“那倒也不比,那些腥臊恶臭的小河沟就不必去了,免得坏了我们的兴致,你只去那些风光好的有意思的地方即刻。”
    艄公笑着说那是自然。
    船儿轻摇,向前缓缓而行,艄公扎着两个小揪揪的女儿如履平地般跑来,掏出一个小木盒子害羞的道:“这是我娘腌制的杨梅,吃了可以缓解晕船的,请你们吃。”
    小女孩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眼睛却又大又圆,颇有灵气,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喜欢。
    “客观见谅,这是我小女儿三丫,今天不知怎的非要跟我出来跑船。”
    “很可爱的小女孩,有她陪你跑船,你爹生意一定会更好的。”顾盼儿笑着取颗杨梅放进嘴里,顿时眼前一亮,招呼道,“真的很好吃啊,酸酸甜甜的,大家也尝尝。”
    众人都拿了一颗,不禁点头称是。
    “是挺好吃的。”
    “大哥,这零嘴儿好特别,我在别处都没吃到过哩。”
    三丫见大家都夸她娘腌的杨梅还吃,高兴地小脸微红。
    船儿在河中缓缓而行,两岸的秀丽风光一览无余。
    不知不觉,莫毅看到了回春药铺,铺子里人来人往,一派忙碌景象。
    呵呵,孙掌柜的药铺生意不错嘛。
    徐石头在人头攒动的大堂看到了孙掌柜的身影,起身挥手道:“孙掌柜,生意兴隆啊!”
    习武之人中气足,声音自然洪亮,孙掌柜先是一愣,随即就看到船上的徐石头,刚要点头致意,忽然瞪大了眼睛。
    跟客人说句抱歉,孙掌柜匆匆出了药铺往河边开不走去。
    艄公很有眼力见儿,手上长杆往水里一插,停了船。
    “莫……莫毅,真是你吗,你还活着?!”孙掌柜的声音激动地微微发颤。
    “孙掌柜,好久不见。”莫毅起身笑道,“我没死,不过后来出去躲了一阵,最近刚回来,您生意挺好的?”
    孙掌柜眼眶红了,隐隐了泪花闪现,觉得实在不得体,忙捏起衣袖擦了擦眼角,“挺好的,挺好的,自从你写了那副对联,我药铺的生意就一直很兴旺。”
    “那敢情好。”莫毅哈哈一笑,“我正带着朋友游览郡城,等回头再找您叙叙旧。”
    “好,我等着。”孙掌柜笑道。
    对这位帮自己写出天下第一副对联的年轻后生,他一直心存感激,也曾不止一次路过扁担寨遗址时下车吊唁,如今忽然发现莫毅还活着,他实在是高兴。
    挥手跟孙掌柜道别后,莫毅给顾盼儿等人讲了自己当年来回春药铺抓药的故事。
    说起那副对联,顾盼儿等人互视一眼,有种被震惊到麻木的见怪不怪。
    “习惯就好,大哥的文采天下无双,一副对联而已,见怪不怪了。”杨柳对头回听这个故事的董婉耸了耸肩,后者已经吃惊的说不出话了。
    文武双全的武夫自然是有的,但要说能在文学方面取得什么创造性突破的,却微乎及微。
    没想到莫毅竟然厉害到这一步。
    也就是说哪怕他不修习武道,也有很大机会成为文坛俊彦,最终步入仕途!
    莫毅见董婉看自己的眼神不对,摆了摆手,“别想太多,只是偶尔的灵光一闪而已,要是轮真才实学,我其实没多少。”
    “才不是呢,你的那些诗在鲁国都能把老夫子震得下巴脱臼,怎么可能没真才实学!”杨柳反驳道。
    她可不愿意大哥弱了气势,作为最中心的“小狗腿子”,她必须时时刻刻将大哥捧得高高的。
    “什么,莫少侠还曾在鲁国大显身手吗?”董婉惊了。
    “那是,听我给你念一首哈,抱山美酒夜光杯,哎哟,大哥,我不念就是了。”杨柳刚念了一句,就被莫毅赏了个板栗。
    “董仙子不必想太多,只是写的打油诗而已。”莫毅说着等了小丫头一眼,后者委屈的撅起嘴,心里十分不忿。
    一旁三丫听不懂这些东西,但觉得这些客人各个都给她一种温暖的像冬日阳光般的感觉,只想跟他们多呆一会儿。111&109
    娘亲说坐船的客人有南有北,都是很有意思的人,果然没骗自己。
    船而继续前行,不定时就到了锦绣家具行,看这里面那些有自己亲手设计的现代家具,莫毅不禁感慨万千。
    家具行里,熊拔山正陪王蠡商量事情,余光不经意扫过门外忽然看到个熟悉的面孔,微微一愣。
    “怎么了?”王蠡问,
    “我好像在一条船上看到个熟人。”熊拔山道。
    “哦,熟人,是谁?”
    “有点像……”熊拔山不确定道,“扁担寨的莫毅……”
    “怎么可能。”王蠡摇头,“扁担寨全寨都死了,根本没有人活下来,何况是烈火里耶最痛恨的莫毅。”
    熊拔山还想再看一眼,乌船刚好被街上的行人挡住,消失在河盗拐角。
    他苦笑道:“说的也是,应该是我看错了。”
    王蠡叹道:“唉,有些是既然非做不可,就别后悔,否则只是自寻烦恼,流云宗迟迟不肯表态归顺,主人已经有些急了,我们要尽快想办法解决此事。”
    熊拔山点头,“我再去谈一次,若是简志远那么不识抬举,我便让灵犀宗和聚泽宗除掉他。”
    两人商量出好细节,熊拔山即刻出发去往望曦山。
    王蠡将他送到门口,忽想起了莫毅,幽幽叹了口气。
    “九头郡那样的严重的疫情都被朝廷顺利平息,还捎带着发明出了雪莲清温散,也不知主人是否有那坐龙庭的气运。”
    企图颠覆天下,自然对天下风云了如指掌。
    王蠡知道九头郡的疫病中,一个名叫莫毅的防疫官大放异彩,功劳不输当世医圣张仲恒。
    只是他没有将防疫官莫毅跟扁担寨的莫毅往一起联想,毕竟一个只是懂些经商之道的农家小子,另一个却是神仙般的山上人兼大官,两者相差太大了。
    愁了一会儿,王蠡返回书房。
    ……
    到正午时,莫毅等人在船上吃了顿现钓现煮的船家饭,很有意思。
    上岸前,莫毅给了三丫一枚银大钱作为回礼。
    三丫急忙摆手:“大哥哥,船钱你已经付过了,三丫不能再要你的钱。”
    “这不是船钱,是我们吃杨梅的钱。”莫毅微笑道,“那么好吃的杨梅,我们这辈子都没吃过呢,不付钱可不行。”
    “收着吧,就当是我们预付给你的杨梅钱,回头再碰见我们,你在请我们吃杨梅。”杨柳道。
    “爹……”三丫拿不定主意,转头看向父亲。
    “这……这……”船夫也有些为难。
    他撑了半辈子船,还从没遇见过打赏如此豪气的客人。
    一枚银大钱啊,那代表着盖三间瓦房,大半年不愁吃穿。
    要说他不想收下肯定是假的,但船钱在上船时就已经谈好,高出市价三倍的好价,若是下船后再收这么大一笔赏钱,性子像河水一样清澈的汉子觉得十分不妥。
    “收着吧,一点心意而已。”莫毅微笑着将钱塞进三丫的手里,带着众人登岸离去。
    杨柳忽然想到什么,又折回来道:“三丫,这钱一定给你娘保管,不能给你爹,男人有钱就变化,记住了没?!”
    三丫懵懂的点点头。
    “哈哈,真乖。”杨柳掐了一下她的脸蛋,笑着离去。
    望着众人走远,三丫攥着钱转头看向爹爹,“爹,这钱……”
    船夫想了想,觉得腰挂弯刀的小仙子说的不无道理。
    还记得三年前,同样撑船为生的二狗捡了客人遗落的包袱,一下发了横财,从此日日吃喝嫖赌,最后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自己媳妇贤惠、儿女双全,可不能走上二狗的绝路!
    “听那小姐姐的,把这钱给你娘,可千万记得收好,这可是好大一笔钱!”
    三丫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忽然压倒了她稚嫩的肩膀上,紧张的直冒汗,干脆死死撰住那枚漂亮的银钱,一屁股坐在船舱里一动不动。
    “爹,咱们这就回家好不好,我怕一不小心把钱掉河里了。”
    船夫也觉得心里不踏实,虽说城里的水流十分平缓,但有时跟别的船发生磕碰,连人都可能掉进河里,更别提一枚小小的银钱了。
    “行,三丫,你坐到爹脚边来,咱们这就回家。”
    ……
    众人买了礼品,又去东市买了几匹马,一起去往会稽山。
    半道上莫毅忽然想起了宋宝母子,便决定绕一段路去石条村看看。
    古时候的马就相当于后世的劳斯莱斯,众人刚到村口,就惹来一些村民们的围观。
    莫毅不想给宋宝母子招惹是非,问句“老乡,这里是王家村吗?”
    这里不是王家村,村民们自然摇头,众人掉转马头走了。
    行出一里,莫毅看到一座竹子搭的凉亭,便让众人去凉亭稍等,自己施展轻功去往宋宝家。
    位于石条村边缘的宋家,曾经的破败茅屋已经被一栋简陋的青砖瓦房取代,虽然规模没有扩大,但至少不再透风漏雨,这让莫毅很是欣慰。
    再看对面四个泼皮的屋子,四间茅屋中的有两间也已改成青砖瓦房,院子干干净净,日子似乎也过得不错。
    莫毅站在两座篱笆院儿中间的小路,就看到宋家厨房里飘出一阵阵肉香。
    宋宝家已经能顿顿吃肉了吗,这倒是让他十分诧异。
    照理说自己给他的那些东西,卖了盖间瓦房还可以,想顿顿吃肉却是不可能的。
    他不知道,寡妇林南枝早已放弃了纺纱织布的营生,转行开始为丁奔朱棕等人制作浇头、臊子,所以那些肉不是煮给自己吃的,而是拿去卖的。
    自从丁奔四人打定主意去在镇上卖面,如何制作美味的浇头就成了横在他们跟面摊之间的拦路虎。
    他们这才知道,感情卖给客人吃的面,跟做给自己吃的面完全不是一回事,人家的浇头都有独家配方!
    这就难办了,他们所有的家伙事儿都置办齐了,就等着开工挣钱。
    这要是临门一脚踢不响,岂不是要赔吐血。
    正大把掉头发时,林南枝煮肉时散发出的肉香吸引了四人的注意。
    “这香味儿不得了,比城里的面馆还香啊!”
    童虎就像绝望时看到了就醒,立刻跑到宋家院子里喊人,下了宋宝和林南枝一大跳。
    后来童虎好一番解释保证,林南枝才放下心来(主要是看到了他们四人购置的桌椅板凳和煮面用的东西)。
    她留了个心眼,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煮肉的方法,而是将莫毅送的那些肉和秘方当成股本,跟四个泼皮一起开面摊。
    还别说,镇上百姓十分喜爱林南枝香而不腻的浇头,两年间,两家人就挣到了盖瓦房的钱。
    “神仙哥哥!”
    莫毅正犹豫要不要进去看看,忽然听到远处一声喊,转头看去,背着小竹箱的宋宝快步跑了过来。
    “小宝,两年不见,你长高了不好嘛。”莫毅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神仙哥哥,我有好多话想跟您说,我娘也想见见你,快跟我来,”宋宝拉着莫毅的手雀跃着院子里走,“娘,神仙哥哥来了,快出来呀!”
    厨房的门化的打开,一个抱着头巾的妇人走了出来,看到莫毅先是一愣,随即快步上前噗通跪下。
    “小妇人松林氏,谢过恩人的救命之恩。”
    莫毅吓了一跳,急忙道:“小宝,赶紧扶你娘起来,我当年不过是随手帮了你们一把而已,哪算得上救命之恩。”
    谁知宋宝放下竹箱,也学着娘亲的样子给他跪下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