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菩提本无树

    在一处深山中,一个稚童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爹爹,这种地方,怎么还会有个房子呢?”
    打柴人闻讯,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房子,放下背篓,摸了摸小孩的头,拉着他,坐在一处台阶之上,缓缓地说起了一个久远的故事。
    听说在几百年前,天地大变,妖魔横行,而在一处被妖魔占据的深山之中,因为来了一个得道高僧,建了一座寺庙,种了一棵菩提树,镇压了此处的妖魔,且对求助的人们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灵异非常。
    从此,深山孤寂不再,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寺庙之内,香烟不觉,其香气,蔓延数十里。
    说来也怪,据当时人们说,他种在庭院处的菩提树,三年才长九寸。
    而那之后的三年,此树未长一分。当时那僧人,在众人的眼中,已经成了活佛一般的存在,慕名而求的人可谓络绎不绝。
    见他种的那菩提树未长一寸,众多拜佛者都感到特别奇怪,于是,问这个僧人。
    他却说“此树非凡树。”
    “那便是神树咯!”
    这时,有一个稚童思索了片刻,回答道。
    僧人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非也!此乃人也!”
    当时的众人都不信,只是越发地觉得这僧人修为已经深不可测,达到了见万物皆为人之境界。
    所以,这棵菩提,便随着这寺庙与僧人一起,声名大噪,前往参观的人,也随之多了起来。
    就这样一直到了三年之后,在一个夜晚,那棵菩提树忽然大涨,长成了一棵巨大的大树,在僧人的庭院中遮天蔽日,量其身,正应九九归一之数。
    僧人大喜,便经常在这棵菩提树下打坐参禅,诵古往今来的圣贤经典,每每读到精彩的地方,那菩提树似乎也听懂了一样,树枝轻轻晃动,树叶飒飒作响,似乎在喝彩。
    又是数年之后,一日清晨,霞光万丈,天地之间钟声长鸣,灵气剧动,这棵菩提树彻底成型,竟然在众人的眼中化成了一个一婴儿,落地便长,直到长成了一个俊秀青年。
    僧人知道,此次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准备离开,可当他回头,看向那俊俏青年的时候,却发现他虽然长成了青年,心智却懵懂如同稚子一般,心中思量片刻,最终还是于心不忍,于是便又留了下来。
    既然留下,考虑到他化形的时辰的异象,那僧人便给这个青年取了个名字——羲明,并且在日常生活之中给与了他力所能及的关爱照顾,教他言行举止、与世俗天地万物的规矩与规则。
    直到,数十年后,羲明在僧人的教导下,已知世间百态,初尝人情世故,眼中,再不复懵懂,而是充满灵性与智慧。
    在这一刻,僧人倍感欣慰,他知道,时机已到,该是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师父,你真的要走吗!”羲明不舍的问道。
    “天下之大无穷无尽,徒留方寸之地非我所愿也,此事毕,吾已无憾,何不走!”僧人却没有回头,而是赠诗一首。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诵诗声在深山之中回荡,羲明站在庙宇前,仿佛明白了什么。
    夕阳西下,僧人的身影在众人的目光中,由一个垂垂老矣的僧人,随着这僧人的前进,却变得越来越年轻,最后,竟然还长出来了一头乌发,身形逍遥,一步丈,片刻便不见了人影……
    而从那以后,这寺庙,便再也没开过了!
    说到最后,打柴人不由感叹,他看了看几百年仍然没有一丝变化,仍然紧紧关着大门的寺庙,感叹了一声,然后,牵起自家小孩的手,便准备离开。
    “小孩儿?!请问——今夕是何年啊?!”
    一道充满着朝气的声音响起,音色纯净,令听者耳目一新。
    打柴人与小孩都诧异地回过头,朝声源处看去。
    只见一个俊秀的青年,扎着一头秀丽的乌黑长发,也不知是何时,站在了寺庙外的一处栏珊之上,一身道袍样式的白衣,其上,还点缀着几片绿叶,在风中飘扬着。
    而那绿叶,虽然是点缀,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他那奇特的形状——革质,呈三角状卵形。
    “回这位道长,今年已是永兴400年了!”打柴人有些警惕的将小孩儿护在身后,答道。
    “永兴?!”羲明有些诧异,心中的疑惑便脱口而出“我闭关的什么才2055年啊,怎么一出关,世界就变成这样了?”
    “道长有所不知……”
    “等等,你先别急,你刚刚叫我什么?!”
    听到道长二字,羲明也不知为何,心中甚是别扭,于是连忙打断打柴人的话。
    “道长?!”
    “施主,你误会了,我可不是道士,我是和尚!”
    怕打柴人不信,羲明随即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
    “阿弥陀佛!”
    随着这声佛号的响起,刹那间,曦明周身突然有金光四射而出,将他整个身子渲染成了金色,而这金光的四周,更有朵金莲,在这金色的光芒之中,围绕着曦明沉沉浮浮。
    “这是?!”打柴人吃了一惊“功德金身!!!”
    “哟!还想不到!你一个小小打柴的,不仅知道这庙的历史,居然连这个都认识?!”
    “这个,道长有所不知!”打柴人立刻想要解释。
    “那个,请叫我和尚,我真不是道士!”羲明却皱眉,有些责怪的看着这打柴人。
    “圣僧有所不知,我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柴人,但也是曾出去见过世面的!”
    打柴人改了个口,继续道。
    “要知道,就连当初在降龙榜上,排名第一的空明子,也不过才初步修出了功德金身的雏形,却可凭借着这功德金身,在无数妖魔鬼怪的大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杀敌无数,一举成名!”
    说到这里,打柴人有些感叹,他想起了那场大战的惨烈,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意味。
    能修成这功德金身,无疑是对这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这方世界天道的认可,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之子。
    “降龙榜?!”羲明有些疑惑。
    “自世界大变以来,妖魔鬼怪横行,防不胜防,也因此,曾经辉煌灿烂的科技文明,渐渐地在天地大势之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武道与修真,便开始在人间大兴,并占据了主流。”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人族,还是妖魔,都涌现出了无数天才,于是,这人族的降龙榜与妖族的天妖榜便应运而生,其上,记载了人类与妖魔一族前一百的天才人物,而凡入榜之人,都受尽了天地亲赖,修行一日千里。”
    “这么好?就没有约束?!”羲明好奇的插了一句。
    “当然有约束,我已经说了,上榜的,都是天才。而在这乱世之中,但凡有些本事的,谁又会认为自己比他人差呢!”
    “就拿妖族来说吧!一朝启灵,三日化形,一年蜕凡,三年筑基,五年金丹。像这种妖,在天地大变之初,才只能勉勉强强称之为天才,被众多妖族认可!”
    “那金丹之后呢?!”
    “金丹之后,乃元婴,那时候,便已经脱离了凡人的境地,可以凭借着元神之力飞天遁地,或神游太空。”
    羲明点头,继续好奇地问到。
    “那~元婴之后呢?!”
    “好高骛远,可不好,小道长,我今日同你说的,已经是破例了,剩下的,还是你自己去探索比较好!”
    这话一说完,打柴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那孩童,也一并不见了踪影。
    “降龙榜么?!”羲明并没有在意,只是站在庙门前,看着远方,终于有了目标。
    “不过这么一算,镇压度化这块山头上的妖魔鬼怪们,居然用了我整整五百年时间!好在,听那打柴人说,这功德金身极为稀有,应该也能算个意外之喜吧!!”羲明看着在手掌心上沉沉浮浮的三朵功德金莲,心中想到。
    羲明随即收起金身,转念一想那打柴人说起功德金身的厉害之处,心中那掩埋了很深的想法就浮现了出来。
    “也许,是时候,去找一下师傅了!”
    念头一出,羲明便说走就走,他没有停留,也没有留恋,极速的向山下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