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说到这里后,老妇人满眼的眼泪,似是对那段往事还不忍回忆,但话却被引了开来,看向清尘,说道:

    “道长既然看出我眉中含忧,可有办法给我化解一二?”

    “老人家莫急,积善之人,必有福报的。”

    说道这里,清尘反手间,一道灵符出现在了手中,递给老妇人道:

    “老人家,叨扰半日,无以回曾,就送您一道机缘吧。你可将此符放到门匾之后,记住此地只能是宅,不可更改,切记,切记。”

    老妇人不明所以,刚想开口询问,却见眼前空空,早已经没有了那道人的身影,愣神得看了一下手中的符录,突然大喜起来,慌忙起身喊道:

    “香儿快来……”

    很快柳香就出来了,看到婆婆那惊喜的样子,忙走过去扶了一下,正想问发生了什么,为何如此的慌张。却只听得婆婆指着刚才清尘坐过的石櫈说道:

    “刚才坐在那里的道人肯定是个仙人,他送给为娘一道符后,转眼便消失不见了。这不是神仙还能是谁?”

    柳香也听得惊诧,忙四处找寻了起来,她还想着是不是婆婆看花了眼,那道人只是暂时离开了而矣,但找遍了周遭,也没见人影。心中便更加信了婆婆的话。扶着婆婆站在那里,两人都惊喜得说不出话来,相互对望着。

    正在此时,谢打猎回来了,在山中跑了一天,也仅是打了一只野兔,虽然少,但再配点野菜,也够一家人吃一天的了。刚到门口,看到母亲和妻子站在那里,好似发生了什么事情,忙走过去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老妇人一见儿子回来,忙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完此事后,谢也是神情严肃,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可思议。又忙问道:

    “你们可记得那道长的长像?”

    听到这里,两人却犹豫了起来,开始谁也没想到这游方道士竟是个仙人,谁也没有特别注意道长的相貌,现在让他们具体说出仙人长什么样子,却一时也描述不出来了。两人都急得在那原地打转,努力回想着刚才的一切。

    谢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忙说道:

    “那道人是不是脸如润玉,星目剑眉?”

    这时候谢老太太才回过神来道:

    “我虽然记不得他的脸型,但大体也就是你说的那样的,怎么儿竟知道此人?”

    这时谢也回过神来了,肯定是这仙人看到自己在山中行为,感念自己有侧隐之心,这才到家中,想给自己一场福报,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想自己本是一个穷苦之家,又逢世上大乱,这好年景,自己是从小就不记得有过。他不知道为何如此,清平盛世时,自家也没感受到好,乱世之中,更是祸事不断,但好在自己家虽然苦累,但时刻保持一份仁慈之心,平时也是尽自己所能帮助乡邻,虽然是猎户,但从不胡乱杀生。每日所猎,也仅是够糊口而矣。

    谢于是将自己在山中所遇之事和家母及妻子说了一遍,几人这才心中叹息一声,又感觉生活有了希望。

    第二天,谢从山中砍下一棵粗壮树木来,用了两天的时间,做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宅匾,又请村里的教书先生,写下“谢宅”二字,挂在了自家毛屋之外,又行吉时三香,把那附录放在一个木匣子里,磕头焚香后,放在那牌匾之后。从此以后,这家人每天都活在希望里,觉得生活又重新有了盼头。

    过不多久,果不然,谢老婆柳氏又怀了身孕,十月怀胎后,生下一大胖儿子。而谢也由于打猎时救了一个落难的官员,而被招进了衙门。待到谢的儿子长大后,又考进了当时的朝延,日子是越过越好。

    果不其然,过得第三代时,有下面子孙提出要大修祖宅,改建谢府,想着光耀门楣,当时已经老病在床的谢知道后,气得好一阵喘息。

    他不顾身体已尽灯枯,招集家族人员,严厉训诫了他们一翻,并把“不得更改谢宅牌匾迁址他处”做为谢家的祖训,永世不得更改。也不允许谢家人私自占有别处宅地,另建宅府。

    但当时虽然有人听从,但也有年轻不辈们私下不服。心道老爷子是不是老糊涂了,现在儿孙都远在外在做官的做官,做生意的做生意,为何不能在外面另立宅院,并且这都几代人了,还总拿老黄历压他们,现在连黄帝都换了几个了,又有谁会在意那些祖上传下来的,不知道真假的训戒。

    果不然,等谢一去世,家族里立马就炸开了锅,明里暗里就开始斗了起来。最后也就谢老板一家留在了祖宅里,继续守着这里的宅院,当初的小山村,现在也变成了现在的镇子。说也奇怪,自从家族里分开了后,这谢家正苗就越来越弱,其他几个在外面本来做得好好的,也是因为各种原因都衰落不堪,但也无面目回乡认祖了。

    不久后,这谢家主位就远离了朝堂,隐在这小镇上,守着些薄产渡日了。好在他们安分守已,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唯一到谢老板这里,找很多人算过后,他本该命里无子可安稳渡日,他却要逆天而行,把自己亲生女儿送走,以求换得一子,最终不但没有儿子,连自己的女儿也差点出事,送出去的那个更是杳无音讯,最终,谢老板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