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一次上课

    领万教学资料的苏依依现在坐在办公桌前发呆,她现在的脑子有点乱。
    目前的情况和自己期待的上课不一样啊,新老师应该从初一开始教,毕竟老师和学生熟悉需要一个过程,这样比较好接受。
    现在交给自己的是两个很成熟的班集体,学生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前面这个刚离职的老师教课也挺有经验的。
    就是现在来看,接手这样的班级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万一新老师过不了磨合期,很可能一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那么一点点兼职经验的苏依依对自己还是比较自信的。
    她现在担心的是如何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复习的课。难道就是单纯复习课本旧知识?或是做卷子?
    对着眼前的课本和试卷,翻来翻去好几遍,到底如何复习效果才会最佳呢?苏依依作为新老师,可是不想到时候成绩垫底,被别人鄙视。
    正当苏依依苦恼的时候,语文教研组组长来了,她叫王玉玲,三十多岁的年纪,说话很和气,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情商很高的样子。
    她轻轻拍了拍苏依依的肩膀,笑着说“你是苏老师吧?我来给你说说这要接手的两个班的课的事。可能你刚来,有些地方不太清楚。”
    “太感谢您了,您真是及时雨啊,我刚还在一筹莫展呢。您赶快给我说说怎么上复习课呗?”苏依依感觉碰到了大救星,赶快发问。
    王玉玲组长又笑了笑,扶了扶眼镜,有条不紊地说“复习课其实也不难,带着学生梳理一遍课本重点,做一些有针对性地训练,考前多模拟几次就差不错了。其实,到了最后的学习阶段,主角是学生,老师更多是发挥监督和查漏补缺的作用。”
    “哦,听着也不太难,可是我从哪里着手啊?课本重点我也不太清楚,真怕给学生带偏了。”苏依依是个负责的人,她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也期待自己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确实啊,我们都做过学生,期末复习是很关键的时候,大家都很重视,可是又因为紧张啊,激动啊,或者对于假期的盼望等复杂情绪的交织而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会因为一直复习,缺乏新意而产生疲惫感。
    总之呢,期末复习有点像黎明前的黑暗。黎明是即将到来的长假,黑暗是复习的疲惫感。
    大多数学生平时比较放松,每到期中期末就会格外紧张,压力很大,期望考出一个好成绩,给父母,给老师,给自己一个交代。当然,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在乎,但是我们敢说,任何一个坐在考场里的学生都希望多考一分。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他也会为多考了几分而兴奋。
    王玉玲组长和苏依依交流了教学方法之后就走了,而苏依依开始认真备课起来。她听从王玉玲组长的建议,准备先从课本入手,文言文,古诗词,生字词,默写,常识等。
    晚上,苏依依定了六点的闹钟,六点半的早读,时间应该足够的。
    第二天清晨,闹钟还没响,苏依依已经起床了。人的大脑真是神奇,在有心事的情况下可以比闹钟还管用,平时可是到七点才醒呢。
    准时赶到了教室,学生刚从操场回来,苏依依进班。
    “咦?换老师啦?”苏依依听到学生在窃窃私语。
    “我是大家的新语文老师,我叫苏依依,大家可以叫我苏老师。”苏依依大方地对着全班同学说。
    这时候有学生问,“我们以前的老师呢?”
    苏依依不知道该怎么说,眼前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知道上一个老师身体上的遭遇吗?如果不知道,那自己不能说什么的,不大好。
    于是苏依依解释道“她有事,这段时间不能来了。”
    “哼,还不是被那谁谁给气的!”有学生愤愤不平地说。
    看来学生还是知道一些缘故的,对,毕竟他们都是当事人,只是不知道气人的后果有那么严重。
    苏依依看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点嘈杂,想让学生静下来,进行早读。
    “同学们,安静一下,接下来我们开始今天的语文早读,今天的早读内容是复习第三单元的文言文,最后十分钟听下课下注释和翻译。”
    说完,苏依依督促学生拿出语文课本开始读书。
    大部分学生都照做了,并且开始认真复习起来。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配合,他们说太热了,学校也不开空调(学校控制空调电路,开放有固定时间,早晨不能用),读不下去,然后就一直拿着扇子扇风。
    早读课进行得没有想象中简单顺利,有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但也没有那么糟糕,还是进行下去了。
    下课了,苏依依抱着学生的听写本回办公室,她感到后背有点湿了,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紧张的。整体来说,通过这一次早读课,苏依依大致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风貌,以及哪些学生比较配合,哪些学生可能比较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