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琅琊诸葛

    大军经过一日的急行军,就来到了即墨县。

    见大军一日只进了一些干粮,赶紧命令大军扎营造饭。

    晚上休息了大概四个时辰后,天刚放亮,又命令大军起程。

    又行军了两日,终于来到了东武郡。

    而关长生的大军就驻扎于此。

    关长生见杨林的大军来了,赶紧上前行礼道“关长生拜见主公。”

    杨林赶紧冲上前,一把托住了他笑着道“大哥,辛苦了,如今琅琊郡的情况如何?”

    关长生摇了摇头道“张伯的大军把琅琊郡搜刮了个遍,不过由于琅琊郡守实行了坚壁清野之策,也没有找到多少粮食,如今正在围城攻打琅琊郡城。”

    “哦,这张伯一共有多少大军?”

    “据探子回报,大概不下于十万人,不过能战之士不超过三万,其余不过是些老弱妇孺罢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杨林心中大定,如果真有十万大军,就他这不到一万人的军队,还真不够看。

    更何况他这九千大军,有一半都是新兵,战力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加上贾云如今制造军械也很是困难,这机新征招的五千士兵,除了有一件兵器外,连一件盔甲都没有。

    现在既然张伯只有不到三万人的军队,他倒也不担心了,他相信,以他这些虎狼之士,区区三万人的黄巾,他还不放在眼中。

    于是对身后的太史慈道“命令军马上扎营休整,明日天亮,军出击,以解琅琊郡之围。”

    “是,主公。”

    太史慈领命后,把手中缰绳一提,转身就去安营扎寨去了。

    这次他之所以如此风风火火的来解琅琊郡之围,只因为他知道,历史上的那位大佬诸葛孔明的老家就是琅琊郡,后来他父亲诸葛圭去世后,才跟着诸葛玄一起去了荆州。

    只是他不知道,此时的孔明还没有出生。

    第二日一早,杨林就点齐了大军,一路急行军到了琅琊郡城外。

    那张伯见状,大惊失色,赶紧掉转阵势。

    杨林根本不给他任何的机会,大手一挥,手下大军快速大吼着冲了过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张伯见不可力敌,赶紧带着残部想要逃走。

    太史慈见状,哪里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只见他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轻响。

    那半里之外的张伯就从马上掉了下来,被后面跟上的马儿给踏于马下,死于非命。

    杨林见状,大叫一声道“三弟,好箭法。”

    太史慈听了,把手中长弓一挥,很是潇洒的样子。

    杨林见张伯已死,而其余的黄巾还在负余顽抗,于是大叫道“张伯已死,降者不杀。”

    他这一叫,手的士兵也心领神会的跟着叫了起来。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

    那些黄巾听了,看了看四周,确已无张伯的帅旗,于是都纷纷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杨林见状,赶紧对太史慈道“三弟,马上命人收缴他们的武器,同时在里面挑选能战之士五千,以扩充我们的军队。”

    太史慈听罢,赶紧领命而去。

    这时,关长生骑着马上前,把张伯的人头一刀切了下来,然后挑起来抓在手中提了回来道“主公。”

    杨林看了看张伯的头颅,然后道“这是三弟的功劳,待我为他请功。”

    这时,城楼上的郡守诸葛玄见城外的黄巾已被打败,很是高兴,马上命人打开城门,亲自出城来迎接杨林等人。

    杨林见状,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紧下慢迎了上去道“草民杨林,拜见郡守大人。”

    诸葛玄听了,赶紧上前把他扶了起来,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呀,没想到杨公子竟是如此年轻,杨太尉真是教子有方呀。”

    杨林听了笑着道“呵呵,郡守大人过奖了,不过家父已经不是太尉了。”

    听他如此一说,诸葛玄脸色一变,然后道“杨公一代人杰,更是当今帝师,地位无人能及,想必皇上也只是气头上的话,过些时日,定会让其官复原职的。

    更何况还有杨公子你在外面为杨公增添光彩,我看呀,杨公官复原职,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放心,我马上回府后,就向皇上上奏此事。”

    杨林听了,有些感激的道“那在下就先行谢过了。”

    诸葛玄听了,哈哈大笑道“杨公子,此事就不要客气了,比起你千里驰援我琅琊来说,此事不过小事尔,走吧,杨公子,我们进城一叙吧?”

    杨林听了,赶紧道“郡守大人请。”

    说罢,两人大笑着向城内走去。

    刚一走进郡守府,就见一少年迎了上来,杨林大喜着上前道“小郎君,你可是诸葛亮?”

    那少年听了,有些不解的道“诸葛亮?我叫诸葛谨。”

    杨林听了,有些尴尬,不过也没有气馁,这诸葛谨好像也是个大佬吧,好像后来在东吴也是混得风生水起。

    于是摸出一块随身的玉佩递了过去道“小小礼物,送给你了。”

    诸葛谨见了,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道“这位将军,小子无功不受?,请恕小子不能接受此物。”

    听他这一说,杨林更显得尴尬,这时身后的诸葛玄见状,哈哈大笑道“谨儿,长者赐,不可辞,你就收下吧。”

    诸葛谨有些不解的道“为什么,他也不过比我长几岁而已,为何却是我的长者?”

    诸葛玄听了,有些生气的道“不得无理,这位公子乃是杨太尉之子杨林是也。”

    诸葛谨没有丝毫的害怕的意思,昂首道“二叔,谨儿不服,难道就因为他是杨太尉之子我就要称之为长者吗?”

    “你,你”

    他这一句话,直把诸葛玄给气得无话可说。

    杨林赶紧笑着道“谨弟,你今年几岁了?”

    诸葛谨得意的道“我今年九岁。”

    “呵呵,九岁呀,杨哥哥呢,今年十六,如果你愿意,以后就叫我一声杨大哥,从此我们兄弟相称,如何?”

    听他这样一说,诸葛谨对他的印象马上好了几分,于是道“这还差不多。”

    杨林这才又把玉佩递了过去道“如今大哥给你送个礼物,你还推辞吗?”

    诸葛谨的眼珠一转,然后笑着道“大哥说给我的礼物,我当然要了,谢谢大哥。”

    说完,从杨林的手中接过玉佩,一脸高兴的走了出去。

    诸葛玄见了,一脸苦笑的道“杨公子,实在是不好意思啊,这是我大哥诸葛圭的孩子,因我大哥一直在泰山郡做差事,所以这孩子就留在了祖宅里,都是我一直在看着他,唉,实在是疏于管教,让你见笑了。”

    杨林听了,笑道“玄叔,此言差矣,在我看来,谨弟聪明伶俐,以后定是位难得的人才。”

    “呵呵,使不得呀,杨公子。”

    “有何使不得,我倒觉得我与谨弟很是合得来,再者您长我十几二十岁,叫您一生叔也属正常。”

    诸葛玄见他坚持,只好道“如此,我就高攀了。”

    说完,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杨公子,里面想必酒宴已好,我们进去把酒言欢吧?”

    杨林赶紧也用同样的手势道“玄叔您先请。”

    说完,两人笑着一起走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