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识破

    假的?罗一苇隐隐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莫非,那个仁德堂的小男孩,真的有给她下套。
    她接着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假的?他今天拿这花过来,手上可是起了红疹的。”
    男人叹了声气,接着解释起来。
    “我看好多孩子趁大人不注意,都老跑过去摘那种花玩,也没见人出过什么事。那他手上的疹子,我也不知道。”
    回味着男人的话语,罗一苇脑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那人说完这些,却没有立马离开,而是突然退后一步,跪在地上,给她磕了一个响头。
    见他举止奇怪,罗一苇刚想阻止,那男人便是带着哭腔,道“店长,您是我大恩人哪,我不敢瞒你,可我实在不忍心。小六他是个老实人,要不是他娘病了,也不会干出这种事。您也再给他一个机会吧!”
    听到男人的话,她没有回答,而是转身离开。
    现在,不是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这背后,必然有更大的阴谋。
    如果是仁德堂的人骗她,这种花有毒,那么他们必然早已知晓了此花的功效。找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他们必然已经开始大量采集此花,准备销售。
    只要去那里打探一下情况,这背后的事情便能一清二楚。
    但她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若是白天贸然前往,反倒打草惊蛇。
    只有趁着夜里,悄悄去仁德堂的备货处查看,才能揭开真相。
    不过,仁德堂的备货处,她并不熟悉。但是,她这里有十个仁德堂来的采药人,必然有些干得久的,了解一点内幕。
    思及此,她又走回了药柜后,见那男人还坚持跪在地上,没有打算起来。
    她看着地上的男人,冷声道“我会放过他,但是日后也不会再用他。”
    听到罗一苇松口,男人顿时泣不成声,捂着脸背过身去,撩起衣服擦眼泪。
    见识到猛男落泪,罗一苇有些尴尬,竟然忘记打断。
    男人也没有一直哭哭啼啼,不久便转过身来,朝她抱拳道“店长,大恩不言谢,我张远从此愿为您做牛做马,随便您差遣。”
    罗一苇轻咳一声,跟他提起了正事。
    “你知道仁德堂新进的药草,都会放在哪里吗?”
    张远一拍脑袋,爽朗地笑了起来。
    “店长,这您可就问对人喽!虽然很多人都以为,仁德堂把药草放到了西北的分店那里,因为地方宽敞。但其实,不少名贵的药材,可都是放在总店呐!”
    总店?确实也有道理。仁德堂在四周有分店,总店位于中心,方便给各店供给库存。
    此外,总店的伙计也是最信得过的,放在总店,确实更加安全。
    但是,她那天去总店后院,却也没有瞧见什么贵重的药草。那么,那些东西都是放在哪里的呢?
    “张远,你知道,这些药草被放在总店什么地方吗?”
    张远不假思索,答道“总店的院子里,那棵大槐树后面的墙上,有一个机关。有一次,快中午了,我去茅房上了个厕所,他们就以为人都走光了,开始搬药草。
    “他们开了机关,我才晓得,原来那墙后面是空的!不过,也不知道这机关怎么设的,我也没敢多待,赶紧麻利地溜了。”
    仁德堂内部居然设置了机关,这一点,让罗一苇彻底警惕了起来。
    这小小的县城,还不知道底下隐藏着多少暗流。
    从张远这里又套了一些信息,却不是很重要。于是,罗一苇让他离开,独自计划着夜晚的行动。
    中午吃饭时,她也是心不在焉,将筷子拿反了,都没反应过来。
    坐在她旁边的司徒清,看见她失神的样子,凑过去轻声提醒。
    “筷子。”
    罗一苇这才回过神,将筷子拿正。
    李氏见她走神的样子,皱了眉头,眉心浮现出一道不浅的皱纹。
    “苇儿,店里有咱们帮忙,你要实在忙不过来,也可以关门休息几天,可别把自己累垮了。”
    自从她大病醒来,李氏就没见她真正休息过多少,在事业上打拼得,比不少男人还卖力。
    知道这是李氏的关怀,罗一苇展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柔声道“娘,我会好好休息的。”
    听到她的保证,李氏却并没有放心,而是盛了满满一碗鸡汤,放到她面前。
    罗一苇乖乖喝完汤,李氏的眉心才舒展开来。
    下午,罗一苇早早关了店,把司徒清拉到屋里,和他商量晚上的行动。
    仁德堂的围墙太高,她还没有到能随便翻过去的地步,必须借助司徒清的轻功。
    关于这点,司徒清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于是,午夜时分,两人换上便行的衣服,便偷偷出了门。
    总店离这边还有不远的距离,但借着司徒清的轻功,却是一路疾行,子时未过便到了店门口。
    两人躲在拐角处,打探情况。
    门口,两个守店的伙计扯着呵欠,脑袋晃悠着,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
    四下无人,店门口的灯笼在晚风中摇荡着,微弱的灯火倒映在光滑的石板上,显得有几分诡异。
    罗一苇悄悄从袖中摸出几根银刺,朝那两个伙计身上掷去。
    仁德堂在这镇上一家独大,伙计们哪里能够想到会有人深夜造访?
    即使是罗一苇的银针已经刺到他们的身体中,两个伙计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在夜色的映衬下,罗一苇和司徒清也并没有浪费时间,两人并肩跳入院中,把两个伙计放到一边。
    诺大的后院中,百年的大槐树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粗壮的树杆,繁茂的枝叶,看上去一副繁荣的景象。
    罗一苇按照张远的话,小心翼翼地走到槐树后的墙上,在墙上摸索着。
    看着罗一苇在墙上漫无目的地摸索,司徒清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浅笑。
    正心急如焚的罗一苇听到司徒清的轻笑,随即转身,瞪了他一眼。
    “你笑什么笑,还不快来帮我?”
    司徒清的脸上依旧带着一丝浅笑,他快步走到罗一苇的身边,握住了罗一苇的手腕。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找机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