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篇第十五章 帝辛东征

    李平安:本道主能拒绝露面吗?
  人家生孩子有啥好看的?
  虽然是老家神话里大名鼎鼎的哪吒,但……这个世界本就是妄日依据神话创造的啊……
  陈塘关上空现在飘着三朵白云。
  最下面的那朵白云上,太乙真人拉着玉鼎、黄龙,在那焦急等待。
  居中的白云上,赵公明、琼霄仙子在那对饮,赵公明还在聊他新收弟子又突破了如何如何。
  最上面的白云,李大志抻着脖子仔细盯着下方,李平安也被他拉过来凑热闹,许久没聚过的父子俩还煮了茶、摆了点心,悠闲自在。
  “怎么样,”李大志得意地道,“你就说你爹之前这事,办的漂亮不漂亮吧?”
  李平安竖了个大拇指,下意识捶打着自己的脖颈。
  李大志纳闷道:“你都合道了,还会脖子疼啊?”
  “忘了不是姬旦分身了,”李平安端茶轻抿,“每天在地牢看书,身体还真挺难受,不过挺清闲。”
  “诶?你咋不自己出来呢?”
  李大志问:
  “姬昌不是已经在朝歌城混开了吗?他还怀疑你给帝辛通风报信?姬昌现在位列三公,与南伯侯和北伯侯朝堂争锋,那叫一个春风得意,短时间应该顾不上西岐城。”
  “我出来作甚?还要去应付人情世故,姬家宗亲。”
  李平安道:
  “而且西岐要打仗了。”
  “打仗?”李大志随口应着。
  “东夷生患,这数年来商人连战皆败,已是动摇商之国本。”
  李平安简单介绍:
  “东夷中多了一些炼气士的影子,应当是阐教或者截教在有意试探。
  “背后谋划者,想用力敲打一下商国,如此才能让大商的版图加速出现裂痕,倒是不错的算计。
  “商国刚派闻仲出征北伐,闻仲之前在朝歌城展露了自身本领,吓到了帝辛也吓到了诸大臣,闻仲被认为是神明在世,他这次远征北部,未尝不是帝辛有意想把支走,免得这位太师突然对他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几位商国大臣商议了一下,暗中对帝辛进策。
  “在商人主力东征之时,必须给西岐城这边制造一点动荡,以免西岐联合西部诸侯,对朝歌城方向发难,商人腹背受敌。
  “西岐的战祸就在此,稍后就会有两个小国与西岐相争,小国背后是北伯侯崇家,崇侯虎对帝辛忠心耿耿。
  “他们的谋略也挺有趣。”
  李大志眨眨眼:“不是……这玩意儿,现在的凡俗都这么多心眼子吗?”
  “智慧无穷,不以修为定。”
  李平安笑着拂袖:
  “姬发这边随时会来找我,我这分身或许能外出活动活动了,在地下困了几年,都快成小白脸了。”
  李大志问:“儿子,你啥时候离开南洲啊?”
  “还要几十年。”
  李平安轻轻啧了声:
  “成为姬旦,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在此之前,我在这個天地间其实是一直有一种错觉,像是在闯关过任务。
  “这次的牢狱之灾,倒是让我受益匪浅。
  “我在地下密室中,每天聆听众生心声,读那些可能没什么意义的竹简,仿佛自己真的成了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浮浮沉沉,心神无比安宁。”
  李大志嘀咕道:“你该不会真的要开始轮回吧?那挺累的啊,可别,去体会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去体会一个人的酸甜苦辣,而且要多无数的因果纠葛,想想就头大,再说了……去凡俗轮回,你得增加多少父亲啊?”
  “爸!”
  李平安仰头长叹:
  “您关注点为啥在这上面啊!
  “不过,轮回体验生灵的喜怒哀乐,这事我还真考虑过。
  “不是本体去轮回,而是等时机成熟,分出几缕元神,去体验不同的生灵之路,借此参悟生之大道与众生大道……这又不算多父亲。”
  “不算吗?”
  李大志刚要再劝几句,下方已是传来了嘈杂的呼喊声。
  一颗肉球如炮弹般冲天而起,刚飞不过十多丈,就被一只金色大网盖回李府后院。
  李靖府上一阵糟乱。
  云上,太乙真人抻着脖子朝下看着,瞧见李靖将那肉球一把捉住,而后举剑就劈,太乙真人道心大震。
  “他干什么!可别给劈坏喽!”
  太乙真人唾沫星子乱飞,刚要从云端跳下,就被玉鼎真人一把摁住。
  “人李靖夫妇得子,你去凑什么热闹!”
  “那可是贫道的宝贝徒弟!”
  黄龙真人抚须笑道:“对人族而言,师徒焉能大过父子?”
  太乙真人顿时满脸无奈。
  下方,李靖看着手中断了的凡兵利剑,再看那个只是凹陷了一点的肉球,一时也有些拉不下脸。
  他是修道之人,更是天庭将领,此刻自是能一眼看出,自己的三子就在肉球之中,外面包裹的不过是一层胎膜。
  因三子在娘胎修行,胎膜也被灵气滋养,宛若法宝一般,十分坚韧。
  李靖心下发狠,在袖中拔出一把仙剑。
  一旁响起了殷夫人的呼喊:
  “夫君!夫君莫要这般!这是咱们的孩子呀!”
  那些被肉球吓了一跳的李府侍卫、仆从,听闻此言纷纷呼喊:
  “总兵不可啊!”
  “总兵!这是仙胎!是仙胎!”
  “总兵切莫这般粗鲁!夫人刚刚生产,莫要刺激到夫人!”
  李靖额头挂满黑线。
  不是,他难道不是在帮忙吗?
  李总兵自有天将风范,此刻一言不发冷着脸,仙剑高高举起、看似迅疾落下,其实力道拿捏十分轻柔,准确砍在了肉球之上。
  噹!
  利器击打金石之声,自李府后院来回荡漾!
  李靖定睛一看,目中多是狐疑。
  这都砍不动?
  肉球内,那个已经三岁模样的小娃娃在不断蹬腿,似是着急出来,他也被这层薄膜困住,在里面开始哇哇大哭。
  殷夫人被几个老侍女摁在床上无法下地,痛心疾首地高呼:
  “夫君!这是咱们孩子啊!它虽然长得奇怪了点,确实像是一颗球,还看不到手脚,但这毕竟是咱们的孩子啊!”
  众兵卫和奴仆跪了一地,高呼:“求总兵仁慈!”
  李靖嘴角抽搐,心底已是起了三分真火,一声大喝,立刻就要拿出看家的仙宝!
  云上,李平安指尖沾了一点茶水,屈指轻弹。
  晴空下起了濛濛细雨,那肉球沾了雨水立刻散发出七彩霞光,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了一只尚未绽放的莲花。
  莲花花瓣微微绽放。
  天地间响起了清雅的仙乐,能见白鹤呈祥之景,一朵朵半透明的祥云自陈塘关上空向外飘散。
  异象是李平安出手所引发,与‘言出法随’相配套的‘祥瑞’。
  现在倒是成了李靖三子的福气。
  李靖、太乙真人、殷夫人,李府内的众多见证者,同时松了口气。
  莲花顷刻绽放,一个玲珑可爱的童子盘坐在莲花正中,两只花瓣飘来化作了肚兜遮住了他的小身子,他好奇地四处打量着,细密的乌黑长发随风飘动。
  童子对李靖张开了两只肉嘟嘟的小手,口中发出了‘呀呀’的声响。
  李靖收起仙剑,俯身将这个小家伙抱在怀中,目光变得无比温和。
  那朵莲花瞬息间凋零,一缕灵气汇入童子体内。
  李靖感慨不已,温声道:“你总算是舍得出世了,你大哥金吒,二哥木吒,以后就喊你叫火吒如何?”
  “呀呀!”童子去摸李靖飘逸的胡子。
  周围传来阵阵欢呼。
  “总兵喜得贵子!”
  “咱们有三公子啦!”
  云上,太乙真人仰头看向天空,目中多是不舍,仿佛是失去了无比珍视的宝物。
  玉鼎真人道:“伱不是都计划好再收徒一次吗?何必如此伤感。”
  太乙真人嘀咕:“贫道后悔了,早知道,我就自己去找个道侣生育子嗣了,师父还是不如爹娘亲啊。”
  黄龙笑道:“哈哈哈哈!现在也来得及啊!”
  “说笑罢了。”
  太乙真人摇头讪笑,随后转身驾云:
  “走了,看的闹心,过两年再来收徒!”
  玉鼎真人道:“不如先定下个师徒的名分,截教可在这看着呢。”
  太乙仔细思忖,沉吟一二,直接驾云朝下方落去,身上的红袍化作了一袭青色道袍,手中端着玉虚宫仙人特有的玉简。
  他突然就正派了起来。
  ……
  暂不提,太乙真人主动现身,与李靖说明来意,言说灵珠子转世之事,顺遂地收下这弟子,言说两年后再登门传道。
  且说李平安还没看完火吒拜师的戏码,本体就遁回了天庭,心神回归姬旦分身。
  没别的,姬发已经来了。
  姬发匆匆找到地洞,在一名老侍卫的带领下,看到了睡在了阴暗地窟中的姬旦。
  比起几年前,姬旦已是长大了许多,看起来虽还是文文弱弱,但已是接近成人模样。
  姬发顿时虎目噙泪。
  他快步向前,将刚刚‘惊醒’的姬旦一把抱住,失声哽咽。
  “老四!你怎么在这啊老四!爹为什么要把你关起来!老四!你不是跟神仙走了吗老四!”
  李平安:……
  两个大男人这样,是不是有点过于肉麻了。
  李平安笑道:“二哥莫急,我又没事,在这能安静读书,也是乐得清闲。”
  姬发好一阵才平复情绪,皱眉问:“爹为何非要把你关起来?”
  “可能是怕我给商王通风报信。”
  李平安摇头苦笑:
  “爹临走时应该对你交代过了。
  “可是外敌打过来了?”
  “嗯!”姬发面色凝重地道,“爹只是说,若是遇到无法决断的大事,就来此处,没想到……竟是你在这。”
  “战事与我详细说说。”
  李平安缓声道:
  “我在此处,也是为了学习父亲的一些卜卦之法和推算之法,这几年也算学有所成。
  “我来看看能否与神明沟通一下,让他们保佑咱们旗开得胜。”
  姬发正色道:“见了你,我是完全不担心战事了,这次偷袭我们的是一股联军,大概是三四家小诸侯国的兵马凑一起,还有一支北伯侯暗中派来的精兵,他们不宣而战,似是要抢夺我们的田地……”
  地牢中,姬发详细说着当前遇到麻烦。
  李平安用六十四卦推算,很快就给出了相应的解法。
  ——这点小事,自是难不倒他这个道主。
  这边战戈一起,李平安的众生大道感悟又开始不断提升,他仿佛又找到了当初跟着轩辕黄帝一同征战西洲的感觉。
  两个月后。
  周国击退小国联军,顺势朝东扩张了数百里之地,兵临一方小国城门前。
  姬发遵循四弟姬旦的叮嘱,并未强行攻城,在城外对此地诸侯破口大骂,隶数此诸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这事很快就在商国西部传遍,为周国和姬发提升了许多威望。
  消息传到朝歌城,姬昌面露难色、主动进王宫,请帝辛下旨赦免那几个骚扰周国的小国,并当着北伯侯崇侯虎的面,大骂这几个小国背后有贱人挑衅。
  姬昌骂的是贱人,不是奸人。
  崇侯虎对商国王室忠心耿耿,如今也渐得帝辛器重,自家子弟刚吃了败仗心气儿也不顺,听闻此言如何能忍?
  大王殿中,崇侯虎对姬昌破口大骂,姬昌反唇相讥,两个大诸侯竟直接动手扭打了起来。
  帝辛表情严肃,心底却是暗爽。
  朝内都在传姬昌贤德之名,而今这般模样,与那些市侩之人又有何不同?
  等两个大诸侯闹的衣帽凌乱,帝辛这才出言呵斥,让他们两人回府邸反省。
  这自然是姬昌用的计谋。
  姬昌虽丢了点面子,被人说‘没有气度’,却让西岐之危暂解。
  此时的朝歌城已有些人心惶惶。
  东夷部落作乱的麻烦越来越大,本该镇压东夷部落的东伯侯姜家,一直慢吞吞地调兵遣将,根本舍不得派遣大军。
  王令下发到姜家,姜家就让大军出城,然后不是遭遇狂风骤雨、山崩洪水,就是忽有大雾、异兽迷途。
  总之,姜家有各种各样的合理理由,拖了三年多,就是不出兵讨伐东夷部落。
  东夷联军已在商人疆域撕开了一条通路,连破十数诸侯,劫掠百姓、黎民、奴隶无算。
  东边的几大雄关,要么被东夷避开,要么就是得了王令没有回音儿。
  帝辛终究已是忍无可忍。
  “寡人要亲征东夷!”
  朝中诸大臣已不敢再反对,王室上下在王叔比干的主持下,全力挤出钱银粮草,自各封地调集精锐兵马。
  商国自北、南两个方位调动了两批大军,同时朝东夷部落进发。
  因相隔路途遥远,这场大战大概需十数万头异兽,光这些异兽配套的鞍和车架,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又一个多月后,帝辛的车驾离开朝歌城,带着大股精锐商军,朝东浩浩荡荡而去。
  此战,帝辛不只是要击退东夷,还要镇服东部二百路诸侯,张扬商之威严。
  东部各路诸侯闻风而动。
  他们没有出兵捐粮,反而把自身兵粮都藏了起来,各自带上嫡子嫡孙去路边跪迎商国大王。
  帝辛与东夷之间的‘爱恨纠葛’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李平安隔空注视,看着帝辛那张熟悉的面容、陌生的眼神,也只是一声轻叹。
  斯人已逝。
  又要血流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