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此生无憾

    时间匆匆,舒家因为与三位掌柜的合作,生意越发大了起来,有三位人精一般的掌柜的护着,再加上这几年舒家每次研发了新型香味的香皂、沐浴露以及一些护肤品,和丁县令家里走得也越来越近,连带的在村子里身份也水涨船高。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舒家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朝不保夕吃不饱饭为了生计而四处寻找食物人人避而远之的舒家,反倒是走到哪里都让那些乡亲们点头问好,渐渐的竟是比村长说话还要管用。
    虽然舒家得利,又得了村民的尊重很好,但好处和坏处都是相互依存的。
    很早之前舒小瑜就知道村长是个重视利益的人,所以当村长不满足于舒家送的那些东西,提出想要得到他们做香皂的股份被拒绝时,舒小瑜就让大家做好了离开村子的准备。
    反正舒小安和舒小阳因为考中了秀才,且还是秀才中的魁首,等到来年要到临阳府考举人。
    临阳府其实离绿山村也不远,马车的话只要一天一夜就到了。
    当然,舒家既然和秋家认了干亲,自然也要带着秋婆婆和秋爷爷一同去,正好二老早年在外地,后来逃饥荒来的绿山村,而后便一直在绿山村生活,也没怎么和外界接触,能换个新环境也不用再触景生情。
    这十年舒家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即便在省城买一座大宅子也是可以的。
    舒小瑜想了想,和舒大宇商量着买了一处三进的宅子,其中一座房屋改装成花房,用来制作香皂和肥皂所用。
    也许是因为这些年吃得好睡的好,再也不必为生计而奔波辛苦,秋家二老看起来几乎没怎么苍老,比起同龄人倒是年轻不少。
    对于舒家人举家搬迁的事,村子里的村民都是不舍外加不满,这就导致了对村长颇有微词。
    如果是刚开始舒家有钱了让人眼红,可随着舒家日子越过越好,对村子里的人也越来越照顾,例如将做豆腐的法子传授给他们,收那些用来喂猪的红薯地瓜,还专门请了夫子在村子里开了私塾,村子里的人不用交束修,只自家孩子的午饭还有笔墨纸砚就行。
    可如今舒家搬走了,他们交不起束修,教授孩子的夫子自然也要跟着走,他们的孩子就没书念了。
    本来之前没念书的时候,不少人心里还没什么,但是这些年见到自己的孩子认字,甚至有那么几家的孩子逢年过节还学往年舒家那般在镇上写对联挣了好几百文,更有其中两户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能够考取了童生,让不少人都觉得看到了希望,希望自家孩子能够做官老爷,故而不少人心里对村长渐渐不满起来。
    舒大宇的木匠手艺已经炉火纯青,穆师傅直说若是省城那种繁华城市,舒大宇雕的精致摆件,几十两一件不是问题,若是再精巧一点的,卖到京城那种地方,上百两都不夸张。
    舒小佳与徐掌柜成了很好的朋友,徐掌柜店里绣娘不少,舒小佳有什么绣法不懂的回去向徐掌柜亦或是其店里的绣娘请教,至于厨艺就更别说,但凡舒小瑜想出一个新的菜色,舒家其他人一致要求让她口述,至于做菜的事情就让舒小佳来做。
    虽然舒小佳喜欢做菜,但因为家里的有时候要忙于答应徐掌柜的绣品,故而舒小瑜家里又情了一个厨娘,而舒小佳的小丫鬟也耳濡目染对下厨很是喜欢,平日里家中的饭菜便是她们二人承包了。
    说起舒小安是舒小瑜最意料不到的,舒小安在她眼里是那种有不少小点子小聪明,却又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人。
    舒小瑜觉得不管怎么样学一门手艺很重要,正当她发愁舒小安该学什么的时候,舒小安却跑来说想要学着做生意,当知道做生意也要读书的时候,竟然硬是强迫着自己考了个秀才。
    本来舒小安十六岁考中秀才算是年轻有才了,奈何舒家还有个比他小三岁的舒小阳也考上了秀才,故而不少人羡慕的同时,更是将目光看向舒小阳。
    舒小安对此并没有不开心,反正他读书识字可不是为了考取功名,他对做官可没兴趣,倒是舒小阳自小便励志想要考上状元,且别人要好几遍才能记住的诗词,他却只消看一遍,说是过目不忘都不为过。
    至于舒小瑜
    嗯,也许是之前的苦日子,让舒家人都格外珍惜现在的日子,等到事情都已经上了正轨,便都宠着舒小瑜,就怕她再如之前那般劳累辛苦。
    即便舒小瑜不是舒家最小的,但却无疑是家中的团宠,就连最小的舒小阳也时常拍着胸脯道“四姐,以后我若是考上了状元,一定要给你和二姐挣一个诰命,让别人都羡慕你。”
    第一楼因为舒家给的一些菜方,早在几年前生意就该过飘香居,飘香居想要效仿第一楼的菜色,奈何第一楼每个月都会上一道新菜,层出不穷的新意,远远的就将飘香居甩在后边,不过三年就将飘香居的平阳镇分店给逼得关了门。
    也是因此,左掌柜和董掌柜都因为业绩突出被调到省城的分店,日后临阳城内的分店汇报就直接交由他们,而他们则是每年上京汇报一次。
    倒是徐掌柜听说他们要去省城兴奋了一会,直说太巧了,实在是这些年舒家每月的花样子,她换上好点的料子每每拿去省城不出三天都能一扫而空,时间长了徐掌柜就干脆在省城开了个分店。
    徐掌柜一开始也没有多么大的野心,只希望能够多赚点,可省城她人生地不熟,那里还有不少的绸缎铺,不管是绣娘还是绸缎比起她铺子里的可要多上不少。
    但却没想到徐掌柜愣是凭着舒小佳和舒小瑜的那些花样子和舒小佳偶尔绣的那些精致屏风摆件,在省城那些绸缎铺子脱颖而出,每每有人去买新出的花样子就会顺带的卖一些料子,故而徐掌柜越挣越多,这么些年早就在省城立了脚跟,打算将镇上这个总店给关了,把重心全部移到省城去。
    这个想法可谓是和舒家不谋而合,舒小瑜还担心以后要跑回镇子,但徐掌柜这一番举措却是省了不少功夫。
    离开的当天,除了村长和田忠两家,村子里的人都来帮着搬家亦或者做点苦力都成,现在的舒家可不比从前,不仅出了两个年纪轻轻的秀才,更是和镇上几个有头有脸的交好,更甚他们还亲眼见到县令的女儿出嫁之前,来舒家小住了几日。
    而且舒家的宅院也建得很大,青砖大瓦房,比之镇上的有钱人家都不遑多让,想他们之前参观舒家的房子还是十年前,现在比之十年前可是要扩大了不少。
    在那些人惋惜、不舍的目光中,舒家到了他们在省城买的新家,是一个五进的宅子,位置位于黄金地段,这个位置千金难求,还是傅文楠知道他们打算搬走的意愿,让卫安送来的地契,本来舒小瑜是不打算接受,毕竟一座宅子价值不菲,但傅文楠只说宅子已经买了,就算她要拒绝好歹也去看上一看,就当是多相看一座宅子了。
    结果看了宅子之后,舒小瑜再不说不要的话,只提出给银子买下来,卫安对此没有拒绝,只是给了个九折的优惠价,希望日后舒家又做出了什么好吃的,傅文楠能够第一个吃到。
    说来这些年本来以为傅文楠离开后就会没有交集,却没想到傅文楠一次又一次的差人来拿香皂和吃食,虽然数量大了一点,但也在可控的范围内,舒小瑜又让舒大宇打听了一番,确认除了和他们合作的酒楼杂货铺外,没有别的地方卖和他们一样的东西,这才放了心。
    好不容易将东西都收拾进了新家,舒小佳便带着厨娘和小丫鬟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色犒劳大家,又做了不少的零嘴让小厮给附近的邻居都送上一点,当作交好的铺垫。
    面对一桌的美味,大家都垂涎欲滴,倒不是家里吃不起,而是家里人本就不多,即便现在有不少余钱,但因为过去苦日子的深刻印象,大家都不是那种浪费之人,故而如非逢年过节,是不会做这么一大桌子菜。
    吃着玉米虾仁,舒小安不由感叹起来“离了村子,日后想要吃到海鲜就只能花钱买了,以前我们都没想到,这种海边随处可见的东西,现在竟然比猪肉还贵。”
    “可不是,不过那些住在海边还有以捕鱼为生的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这都是四妹的功劳。”
    “二姐三哥,你们就不要夸我了,我会骄傲的。”
    舒大宇放下手中的最后一道菜,满是宠溺“二妹说得对,四妹你头脑聪明,我们有今天这么好的生活,说来都是你的功劳,你早就该骄傲了。”
    “大哥说得对,四姐是最棒的!”
    热闹而又和睦的氛围,让几人百感交集,却也更为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待到夜幕降临,众人酒饱饭足的各自回了屋,舒小瑜满足的抚了抚因为吃得太多而有些微凸的小肚子,喟叹一声,他们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好,即便累过辛苦过,但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临睡前,舒小瑜脑中划过一句话好日子已经来了,未来还会远吗?
    (本文完)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田园娇妻毒舌王爷轻轻宠》,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