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只要功夫深,没有挖不倒的墙角

    “有点意思。”叶峥突然来了兴趣,“这个周南,手法很厉害。”
    “周南算是号清了日本企业的脉,在这个领域不得不说,他是专家中的行家。”莫小柏依然沉浸在回忆当中。
    日系背景的企业,可不仅是形式上人人见面鞠个躬“空你几哇”那么简单。
    “哥,你觉得,日本企业咋样?”莫小柏突然问叶峥道。
    “真不了解,感觉怪怪的,不是一路人。”
    “那,你觉得日本的企业员工,工作稳定还是不稳定?”莫小柏继续问。
    “总感觉日本失业的人挺多,自杀的也不少,我只知道日本漫画和动作片还是挺不错的。”叶峥笑道。
    莫小柏便给叶峥接着讲了下去。
    战后的日本,穷的叮当作响,虽说没钱,但是人们家里、兜里、脑子里还剩下一大堆的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的好思想。个人不容易,企业更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即是缘分,那个时候流行的一句话“一进企业门,一辈子是企业的人。”
    这就是日本极具特点的终身雇佣制度。是松下公司在1928年首创,其创业者、被尊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提出“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 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这样一来,企业可以确保有足够优秀的员工,员工也可以得到固定的保障。松下开创的经营模式被无数企业仿效,这一终身雇佣制度也为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制度将个人与企业紧紧缔结在一起,员工走出校园,被企业选择,只要不严重违反公司制度、没有重大责任事故、自己不主动提交辞呈的情况下,说白了就是自己别作死,这个人也就可以在这个企业工作到退休,就算这人再锤子再棒槌,那也不会被解雇。
    这个制度有好有坏,在战后那阵子,劳动人民心思单纯,企业一心振奋日本经济,这种终身雇佣制产生了一大批牛逼的人才,无论是手工还是研发,企业的尊严就是员工的颜面,特别是恒宇电子这样的超大电子综合制造企业,更是需要工匠精神的不断传承。只是,那时的凝聚力现在很少见了。
    随着人们思维不断活跃,这种铁饭碗一样的制度,也诞生了一大批企业的蛀虫,更多的是平庸碌碌无为且混日子的大龄员工。比如青山机电中国区社长,再比如山口。
    他们毕业之后进入恒宇电子,接受最基本的培训,从最初级的接电话开始,一年一年往上混,从小员工混到主任,又从主任混到系长,再从系长混到科长,首先他们的晋升,并不是通过能力和悟性超越众人获取企业认可,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工作以及年头,熬到一定的阶段自然而然就获得晋升。
    在往上,就很难了,企业的部长和董事级别,对于他们这样混日子的老员工是不可能企及的一个山头。
    上不来,下不去,走不了,最关键的,是挡着新人晋升的道路,怎么办?
    恒宇电子家大业大,全球各地都有分部,于是部长大手一挥,都给我滚出日本,去外国挣几年钱,熬到退休吧,也算公司对得起你们,你们永远都是恒宇的人。
    带着这样的情感来中国挣钱,就不难了解山口老爷子从根上看不上展恒保险了,还真不是他们对中国有什么看法,只是展恒保险在山口眼中,只不过是恒宇电子的一个分公司而已,山口当自己是从恒宇“空降”的高级销售代表,我这个大菩萨来到你们这座破庙,给足了你们面子。
    可是骨感的现实“啪啪”的大嘴巴抽的山口脑仁疼,这个破地方没有一个真正尊重他这个根正苗红的“高级人才”,再看看人家青山电机的社长混的风生水起。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山口老爷子还是青山的社长,都全然不敢跟恒宇电子总部提出质疑。
    普遍的日本人都觉得中国空气不好,很乱,很危险,所以派来中国的都是混的不咋地的。青山社长一开始也这么想,他并不想来中国,可是来到滨山短短没几天就颠覆了大叔的整套价值观,首先公司的补助让他觉得自己挣得很多,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在中国这个公司那是一把手,当他吃完饭发现居然还可以报销,出来进去公车伺候,想想再日本,哪辈子能轮到这种待遇!要不是老婆孩子都在日本,他真就不想回去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差!
    山口的脑子里,他生是恒宇的人,死是恒宇的鬼,恒宇给他安排的地方,哪怕是个粪坑,他也会规规矩矩的把屎吃下去,还得细嚼慢咽的。展恒虽然不是粪坑,可毕竟没人把他当个领导看,甚至都没什么人把他当个同事看。巨大的心里落差和情感压抑,让他看见周南就恨不得往死里虐。
    “原来是这样。”叶峥若有所思的说道。
    山口这个人虽然话不多,但叶峥感觉到他与展恒的其他人来自于两个世界,他内心里永远充斥着一种暴躁和戾气,今天听莫小柏所言,这个病没得治。
    这是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文化差异和体制不同造成的。山口没办法正视自己来到中国以后的职业生涯,水土不服,他不得不把所有的管理欲望都发泄在周南这个他在中国唯一的,也有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一个下属身上。
    “周南也挺可怜的,这两天他又找你了么?”叶峥突然想起了两天前周南的样子。
    “他?”莫小柏有些奇怪叶峥为什么还会问到这个人,“咱们从夜总会出来之后的转天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什么头天喝多了,让我别介意,还说找时间摆酒陪个不是。”
    “哦?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不用了,跟他的交情到此为止。”莫小柏淡淡的说着,“他确实教给我不少东西,但细细想来,都是带着恶意的目的,利用我而已。这个人纯粹心理变态,骗公司骗客户,嘴里没一句实话,我还是离他远点吧。”
    “唉,你说他跟山口也是一对儿孽缘,最后弄得鱼死网破,图个啥呢。”叶峥不禁有些唏嘘。
    “只是为争一些佣金,没什么的,只是这个周南什么都敢做,无法无天了。”莫小柏说道,“哥,我可能了解他多一些,即使是你,也一定要离他远一些。”
    莫小柏继续讲道,日本企业的老板到了中国,都跟放虎归山似的,一个个看见了大千世界,顿觉人生居然还可以如此充实!于是上班高尔夫,下班夜总会,总之以陪客户的名义,在中国做什么都是可以被总公司接受的,总公司的财务还会非常抱歉的说一句。
    “把你们派到远远的中国,让你们为公司辛苦了!我们会尽快协调你们回来的。”
    这话一说出来,那些外派中国的社长老板们更惶恐了。
    “我们付出是应该的,企业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这些苦,还是我们继续吃下去,不要让别人体验我们的痛苦!”
    这些人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吃着公司的好政策,享受着在日本只有一把社长才能享有的专车和报销服务,一天天吃喝玩乐乐不思蜀,另一方面,谁也不敢质疑总公司的决定,任期一旦坐满,那是必须滚回日本没商量。
    这就造成,日本外派高管在为期不就的四年任期内,疯了一样的为自己谋利,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从不吝惜公司的钱财。
    保险也不例外。
    周南的小本子里,详细记录了这些人的特点。通过这些信息,周南梳理出来山口研二详细的拜访轨迹,哪个课长喜欢去夜总会找姑娘,哪个主任爱打高尔夫,哪个部长什么时间滚蛋,新的社长什么时候来,谁跟谁有过节,谁又是谁的同届,简直就是恒宇电子中国区人事宝典。
    周南不仅领得明白这些日本人的圈子文化,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收集他们工作时间出去吃喝玩乐,夜总会搂着姑娘的照片。山口天天防贼似的防着周南,可他没想到的是,周南在外面给他看车,夜总会也好,球场也好,里面的服务生那可都是周南打点过的。
    只要功夫深,没有挖不倒的墙角,只要山口略有松动,莫小柏肯定能够以一个临时身份,及时出现在某个社长身边,把优于山口的方案放在桌面上然后消失,周南会在续保前夕,用一些小小的手段,迫使这些人乖乖就范,就好像他对山口做的事情一样。
    反正是花钱,通过谁买不是买。
    日本在华企业有个特点,保险买的高,但几乎没有什么出险的。所以周南最狂的时候,收了企业的钱,直接放进自己口袋里,再让出个假保单给企业,一年过后,保单作废,大家各自相安无事。
    “我勒个去!”叶峥惊叹道,“这骗保还能反过来这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