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东宫有喜

    两年后。
    谢晏和召了杜敏仪和江伊人在跟前说话。
    江伊人为了自己父亲的政治前途,嫁给了自己大舅家的表哥。虽然张家大公子张铭轩才学一般,但他有一位官至宰辅的祖父。
    这外孙女和孙媳毕竟是不一样的。江伊人此举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外祖父宽心,能够安心地将手里的人脉交到自己的父亲手中。
    因为这一桩婚事的缘故,江绍光这个半子极其顺利地从自己的岳父手里接过了岳父的政治财产,已经是张甫明之后心照不宣的者。
    同样,张甫明也开始不遗余力地为江绍光铺路。
    谢晏和喜欢江伊人便是因为她知情识趣,心思玲珑,懂得取舍。
    至于杜敏仪,谢晏和则是看在已经出降的宜昌公主魏萌的面子上。
    宫人端上来肃州进贡来的甜瓜,翠色的瓜瓤切成相同的方块,盛在多彩的琉璃盘里,上面插着丁香叶的银叉子,看起来赏心悦目。
    谢晏和含笑说道:“这是肃州进贡的白玉甜瓜,本宫觉得味道极好。你们二人尝尝看。”
    “多谢皇后娘娘。”杜敏仪和江伊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江伊人吃了一块之后,笑吟吟地赞美道:“皇后娘娘,这甜瓜又脆又甜,果然是极好的。”
    “你既然喜欢,那就带一筐回去,也好给张相尝个鲜。”
    谢晏和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对杜敏仪说道:“敏仪也一样,带回去给裴相尝一尝。”
    杜敏仪一年前嫁给了裴同光的长孙。
    “多谢皇后娘娘赏赐。”杜敏仪连忙谢恩。
    谢晏和极浅地扬了扬唇,柔声道:“不必多礼。本宫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你日后多来几次便知道了。”
    “皇后娘娘和善,这是女眷们的福气。妾身更该知礼才是。”杜敏仪身为礼部尚书的女儿,一言一行跟个标杆也似,就仿佛是照着规矩生出来的。
    对于杜敏仪的奉承,谢晏和一笑而过,她闲聊一般地说道:“最近京城之中有什么趣事?”
    江伊人和杜敏仪飞快地对看了一眼,最后由江伊人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这京城里的趣事还真有一桩。”
    “哦?”谢晏和扬了扬眉。
    江伊人眨了眨眼睛,神情促狭地说道:“是工部侍郎宋旷宋大人家的一桩趣事。”
    闻言,谢晏和眼底的异色一闪而逝。宋旷就是太子妃的父亲,半年前从江南调任到京城,出任工部侍郎一职。
    现在的太子妃宋氏虽然是继室,但父亲却是一个外放的四品官员,说出去总是不够体面。
    也因此,魏昭才会将宋旷调回京城,给了他工部侍郎一职,聊作安抚。
    江伊人见皇后娘娘对自己的这个话题有些兴趣,这才继续说道:“这宋大人的长子宋拾娶的是一位武将的女儿,偏偏他又有些风流的毛病。不知怎么,竟被少夫人得知他在外边安置了一房外室,当天便带着一群粗壮的仆妇杀到外宅,不仅划花了那外室的脸,还将赶过来的宋拾打得满头包。宋拾一开始还嚷嚷着要休妻,最后敌不过少夫人的铁拳,竟是当街下跪……让附近的百姓看了好大的笑话。”
    江伊人那天的马车恰好从此处经过,回想起宋拾的惨状,顿时忍俊不禁。
    想到宋拾那张肿成猪头的脸,她咳嗽般地掩饰了一下。
    谢晏和不悦地皱了皱眉,冷声道:“宋家乃是皇亲国戚,闹出这么大的笑话,可有顾忌太子妃的面子?可有顾忌皇家的面子?这成何体统?!”
    “皇后娘娘说的是。宋家的根基毕竟浅薄了一些。他家的少夫人更是一个不讲究的浑人。日后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笑话来。”
    江伊人长袖善舞,可不是一个会轻易得罪人的性子。此番明目张胆地给宋家上眼药,也是因为宋拾这等浪荡子将主意打到了江伊人的夫君头上。为了讨好她的夫君,宋拾竟然送过来两个绝色美人。
    虽然江伊人的夫君并没有收下,却让江伊人连整个宋家给一起恨上了。
    “毕竟是太子妃的娘家,本宫若是下旨申斥,恐伤了太子妃的颜面。这件事,既然是那宋拾闹出来的,事涉前朝,还是交给陛下来解决。”
    魏昭登基之后,曾颁过明旨:本朝官员一律不得置外室。这宋拾虽然只是一个散官,但也在官员之列。
    朝中偷置外宅的官员不是没有,却都是藏着掖着,还没有像宋家这样闹得人尽皆知的。但宋家既然闹了出来,便该按律处置。
    冯英不必皇后娘娘刻意吩咐,悄没声儿地退下了。
    到了殿外,他吩咐徒弟袁九儿留心着大殿内的动静,惦记着皇后娘娘交代的差事,抬脚往御书房的方向而去。
    皇后娘娘竟然支使着陛下去办事!江伊人和杜敏仪虽然早就知道皇后娘娘隆宠在身,让陛下为她后宫空置,可是亲眼所见之后,依旧觉得十分震撼。
    谢晏和像是没有看到江伊人和杜敏仪目光里的震惊,她转换了话题:“本宫听说宜昌有了身孕,可有害喜?”
    杜敏仪迅速回过神,她神情微敛,恭敬地说道:“回禀皇后娘娘,妾身前日刚回府探望过长嫂,公主殿下身体康健,胃口也十分好,并无害喜的症状。”
    “那就好。”谢晏和对宜昌公主一向都是淡淡的,如今问上这一句,也是出于嫡母之责。
    她转头朝着鸳鸯吩咐道:“去取两匣上等的血燕,让人送到公主府。”
    “妾身替公主殿下谢过皇后娘娘的赏赐。”当年端敏公主想要毁掉皇后娘娘的清白,这桩秘闻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杜敏仪恰巧就是其中一个。
    因此,杜敏仪谢恩之后,很是识趣地微垂下眉眼,并未再多嘴。
    就在这时,珍珠从大殿外走进来,附耳在谢晏和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闻言,谢晏和眸光一闪,淡淡道:“宣。”
    紧接着,便见太子妃身边伺候的宫人徐氏走进大殿,一脸喜气洋洋的神情,跪地行礼道:“奴婢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奴婢奉太子殿下之命来给皇后娘娘报喜:今日江太医照例到东宫给太子妃请平安脉,诊出太子妃娘娘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
    谢晏和唇角一翘,立刻说道:“果然是天大的喜事。传本宫的旨意:从今日起:东宫上下人等,一概发放双倍的月例,直到太子妃顺利生产。尔等可要用心伺候!”
    闻言,徐氏满面喜色地说道:“奴婢谢过皇后娘娘的赏赐!奴婢谨遵皇后娘娘吩咐。”
    谢晏和微微颔首:“太子妃身边不能少了人服侍,本宫就不留你了。尔等用心当差,小皇孙诞下之后,陛下和本宫皆有厚赏。”
    徐氏千恩万谢地退下了。
    江伊人和杜敏仪这个时候才插上话。
    两个人同时说道:“恭喜皇后娘娘,贺喜皇后娘娘。”
    尽管中宫和东宫的关系一向微妙,但毕竟没有摆到台面上。江伊人和杜敏仪不管心里面是怎么想的,按照规矩,自该跟皇后娘娘道喜。
    谢晏和眉目舒展,一双绝美的桃花眼熠熠生辉,面部的神情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喜悦,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太子妃的亲婆婆。
    只听谢晏和十分宽慰地说道:“太子妃嫁入东宫也快两年了,如今终于有了喜信儿。本宫也能安心等着抱皇孙了。”
    “皇后娘娘宽厚,有您这样的婆婆,是太子妃娘娘天大的福气。”
    江伊人脸上虽然挂着一副为太子妃高兴的神情,心中却暗道太子妃的这个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陛下看在子嗣的面子上,应该是不会重罚宋拾了。江伊人感到十分可惜。
    “你这嘴巴真和抹了蜜一样。”谢晏和跟江伊人、杜敏仪又闲聊了两句,便端了茶。
    等到二人退下之后,谢晏和脸上的喜气顿时散了个干净。
    鸳鸯见状,走到谢晏和身后,体贴地为她捏着肩,柔声道:“太子早就被陛下厌弃,即使太子妃这一胎是男嗣,也不可能撼动您和小主子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谢晏和目光微垂,漫不经心地说道:“一个连男女都不知道的胎儿,还不足以让本宫忌惮。只是太子妃有孕的消息一旦传出去,这人心又要浮动了。”
    鸳鸯闻言微微一笑,轻声道:“张少夫人方才在您面前堂而皇之地给宋拾上眼药,您不妨顺了她的意。”
    “你是说……让陛下重罚宋拾?”
    谢晏和轻轻一笑,摇了摇头:“还是算了。本宫这么做,倒显得气量狭窄了。”
    “娘娘雍容大度,举朝上下就没有不称赞您的。”鸳鸯一副很不认同的口气,“娘娘您就不要自谦了。”
    说完,她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说道:“您这也是敲山震虎。更何况……是那宋拾自己将把柄递到了咱们手上来。”
    谢晏和失笑道:“好话坏话都让你说尽。你呀,什么时候也变得舌灿莲花了。”
    眼见谢晏和动摇了,鸳鸯心中一喜,微笑道:“奴婢这是‘近朱者赤’。能学到娘娘您十分之一的长处,奴婢也就知足了。”
    谢晏和淡笑:“好了,别贫了,去请陛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