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旧事漫谈

    九州,江南寒山城,碧溪南岸,碧树茶楼。

    茶楼高两层,双扇桐木大门,悬着块牌匾,匾上四字苍劲行草,虽足显书者功力,也掩不住木匾明显已有的不少年岁。落款是“溪南寒山”,未留姓名。

    比起沿街那些被彩绸和大红灯笼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茶坊酒馆,碧树茶楼可算是朴实极了,不过这朴实也并未减去几分热闹。楼中三教九流无奇不有,大厅里一众江湖侠士正高谈阔论,浅褐素纱后的雅座中也有些公子贵妇饮茶诵诗把酒言欢。透过喧嚣吵嚷,能听见珠帘后面覆薄纱的女子轻轻袅袅的琵琶声。

    男子一袭炽烈的大红曲裾,衣上用浓稠墨色绘着流云飞雁的图案,腰间佩一柄金鞘长刀。他脸上已有了些岁月刻下的沧桑印记,算不得翩翩佳公子了,可从他依旧英气勃发的眉眼来看,年少时想必也是貌比潘安的风流人物。他手中攥着青瓷茶盏,没有饮下,只是垂眼凝视着盏中旋转的纤细茶叶和雪白的兰花瓣。

    他怔怔出神的时候,忽有一支紫色玉笛落在他面前桌上,笛尾还带了个玲珑剔透的鸢尾形紫玉佩。他一抬眼,便看见一位白裙红衫约莫碧玉年华的姑娘,一张娇俏桃花面,明眸善睐,正盯着他的面庞。

    “哟,稀客呀,可算是把逢云大侠给等来了。”男子将盏中茶一饮而尽。

    逢云在他对面坐下。“昨日冬临那小子又邀我去饮酒,他那酒量,啧啧啧,不得了。你看我这样子,跟他能比嘛。”

    “两个小孩子成天喝什么酒。”

    “就一点黄酒!”

    “行行行,逢云,今儿个我给你要了壶寒山吹雨。对了,你喝的惯南浔茶的口味么?”

    “说得像秋——天宁夫人没让我尝过似的。当然以前她总给我糖饼,她要是给我茶喝,我喝一口茶就吃一口糖饼,准不会苦!至于冬临,他就不知道,每次都要逞英雄猛灌一口,然后就差点吐出来……”

    逢云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那男子几乎是无可奈何地插上话去:“你怎么也叫她天宁夫人了。她文卿信哪是这么命薄的人,你还说哪天要让她带你去南浔,可别叫这么不吉利。”

    “哎,别说这些了,雁城大哥。”逢云敛下眼眸,目光忽而有些躲闪,“你说的那个说书的杨叔呢?”

    “不就那位嘛。”他们坐在一楼大厅的正中央,雁城伸手指向舞台,逢云望过去,看见弹琵琶的女子在珠帘后面影影绰绰地退下,一位瘦削老者捋着花白的长须,握着一卷书册,缓缓从一侧登台。

    “一个说书人罢了,居然还专门把我叫过来听。”逢云低声抱怨着。一名身着蓝布衫的妇人送上了黑陶壶盛的“寒山吹雨”。逢云道了谢,斟茶入盏。

    “听着罢,文卿信她们未必跟你讲了。”雁城侧过身,朝向说书人的方向。

    逢云抿了一小口寒山吹雨,随即苦得蹙紧了眉。“你给我要一份糖饼,我自然会听。”

    ——

    “那时是个乱世,中原有南门、步、白三家鼎立。此三家之间勾心斗角,却也皆是飞扬跋扈,其中更以南门家四公子南门祈为最。”

    女子淡蓝半臂衫子雪白衬里,白裙自腰处垂下蓝绸带,背着把蓝柄墨玉骨绢伞,一双湛蓝如海的眸子顾盼生辉。男子颜似冠玉,穿一身灼然如烈焰的曲裾,一柄长刀横放于膝上。马车摇摇晃晃,驶过石板桥。

    “这南门祈生的人高马大,一表人才,使得一手潇洒的枪法还智勇双,偏偏欺男霸女,不行善事。不过,就这么个纨绔子弟,却一心青睐步家如花似玉的二小姐。步小姐最受家父宠爱,传闻他曾为她栽下一园中原并不多见的鸢尾花。南门祈与步小姐,便是在那繁盛如紫云的鸢尾花间邂逅,从此便对她情根深种,再难收拾。”

    男子狐疑地左右张望。面前是一幢人声嘈杂的大酒馆,马车汇入街上的车水马龙。已近黄昏,天色渐暗了下来。

    “一次大豫与北狄交战,国君御驾亲征,却被围困于敌阵。南门祈一身赤红战袍,长枪卷起烟尘如云,单枪匹马救出国君,时人对他甚至有‘云中丹衣’之美誉。南门家因此大功受到重赏,却不料祸福相倚,白家凭着与南门家有姻亲,扳倒了步家。”

    女子提着裙角,在碎砖石间轻巧地跳跃。男子骂骂咧咧,稍一不慎便被绊了个趔趄。

    “步家被满门抄斩,依照律法,家中女眷本应罚入青楼,那二小姐却不知所踪,许多人猜她大概是年岁尚小受不了这等羞辱自尽了。可怜南门祈依旧固执认定步小姐还活着,他改红袍为黑衣,再不抛头露面,深居简出,日夜苦等他那心上人。后来就连他自己也死于相思断肠,魂魄仍守在南门府中痴痴等待。”

    转过长满青苔的倾颓石墙,眼前豁然开朗,浓云密布的天际勾勒出远方亭台楼阁的轮廓。

    “直到南门祈不得已而入轮回,仍在忘川前立下生世不忘的重誓。却不想他前半生积恶太多,自此每世皆会遇见命定之人,又都会以红颜薄命孤独终老为结局。多少次朝代更迭,南门府数度更名,南门祈一次次转生,苦守誓言,从未变心。”

    面前是一座宏伟却死寂的庄子。人烟荒芜,草木丛生,甚至连门匾都剥落下来一半,留下来的一半仅剩下斑驳的“山庄”二字。九重高塔巍然孤立于暮色中。

    坊间传闻,有一位墨衣公子立于高塔上,日夜守望。那便是“今世南门祈”。

    “缺的那两个字是‘云归’。云归山庄。”

    女子停在庄门外,轻声对男子说了这山庄的名字。